分享

防止权臣篡位是一场接力赛,制度设计是关键,直到宋朝才完成蜕变

 东海寻人 2021-08-25

   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能感觉出来,宋朝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项跨越一千多年历史的官制改革,而且还是一场接力赛,非常有意思。

  官制改革的起点:三公九卿制

  虽然秦始皇被后人骂成暴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设计了很多超越时代的制度,定义了整个封建时代。在他统治下的秦朝所设计的三公九卿制度,更是后世官制的模版,也是起点。对于加强中央皇权,防止权臣篡位这个问题,还得从“三公”这个起点入手。

  三公指的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别管理军事、行政、监察百官(司法),是皇帝之下最高的权力的官职。先说御史大夫,这个是比较憋屈的,其实没什么实权,后世逐渐发展成谏官一类的官职,也兼一部分司法职能,是很难出现权臣的。所以权臣容易出现的地方,其实是在军事跟行政的最高长官太尉与丞相,要限制的也就是兵权跟相权。

  秦始皇设计的三公,规定地位同等,互相之间不统属,其实军事、行政、司法是严格分权的,很接近现代意义的“三权分立”概念。但是后世并没有沿袭这个“三权分立”的精神进行官制改革,很多时候是将这三项权力混在一起的,甚至可以允许兼职,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权臣出现的概率。

  不过后来的统治者还是希望能从制度上进行限制,以防止权臣篡位,于是走了其他的改革路线。

  第一阶段改革:架空三公

  为了架空三公,统治者们想出一个奇葩招数——改名。汉武帝时期太尉改名为大司马,汉哀帝时丞相改为大司徒,光武帝时把三公中的御史大夫改成大司空,之后又改回去三公变成太尉、司徒、司空。当然了,改名肯定起不到作用,关键是要分散兵权跟相权,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所以真正起一点作用的是汉武帝将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的改革,以及设立尚书台分走一部分相权;但是大司马的兵权没有限制,加上前面说的汉朝没走“三权分立”的路线,导致汉武帝驾崩后,出现了第一个掌握行政与兵权的权臣霍光。

  余下的西汉王朝皇帝便没有其他有效改革了,最多就是改名,所以西汉衰弱的中后期,是外戚成为权臣的高发期。因为没有优先限制导致到了西汉末年,第一个篡位权臣出现了,他就是王莽。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是正儿八经的外戚,兼了两个重要的职位大司马与尚书令(尚书台的长官),逐步掌握兵权与行政权而篡位建立新朝。

  光武帝推翻新朝建立东汉之后,鉴于王莽篡位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一是将尚书台的权力扩大,使得司徒的相权逐渐缩小;其二是设立大将军,分走太尉的兵权,逐渐凌驾于太尉之上;加上司空本来没什么实权,于是在东汉的时候三公的权力被逐渐架空了,变成了尚书令与大将军实际掌握行政与兵权,权臣主要从这两个官职中出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三公被架空了,但行政与兵权还是集中到了两个官职上,权臣还是很容易出现,跟秦始皇的设计的“三公九卿”官制相比,进步不大,甚至从可以兼职这个角度来说是退步的,太失败了。

  第二阶段改革之一:三省六部制

  三国时期魏国设置了中书省,尚书台的权力开始转移向中书省,到西晋的时候中书省权力开始增加,这些为日后隋文帝杨坚改革三省六部制埋下了伏笔。

  三省指的是前面说的尚书省与中书省,加上从侍中这个古老职位演化而来的门下省,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相权被隋文帝分散在三省中,具体分工是中书省负责起草制定政令,然后交由门下省负责审核,然后直接或者经过皇帝审批同意下发到尚书省,再由尚书省下达给六部的具体执行部门。所以相权实际分散到了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尚书令手上,至少六个宰相,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分散了相权。

  除非是乱世,不然宰相中是很难出现权臣的,因为这一群宰相互相制约,权力分散,很难统一利益,且容易被皇帝干扰拆散。所以宋朝以后宰相中没有权臣篡位,最大的功劳是隋文帝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从秦朝到隋朝经历了八百多年,才出现了一个稍微像样一点的改革,可见秦始皇、隋文帝之伟大。

  那剩下的就是兵权的问题了,相比宰相通过把控行政篡位,直接掌握兵权难度要小得多,所以限制兵权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一环,这个问题又是谁解决掉的呢?

  第二阶段改革之二:府兵制到募兵制

  秦朝到东汉,兵权从太尉转移到大将军,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之后的曹操一家子、司马懿一家子、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等等权臣还是可以钻空子,但到了隋朝难度就大了一点,因为府兵制兴起了。

  府兵制的兵权分散在“十六卫”军事长官手上,实际是没有大将军的,也就是说兵权分散程度比相权更厉害;而且这“十六卫”军事长官的军队其实是名义上的,战时指挥权是皇帝委派的元帅,兵将之间关系不紧密——所以这“十六卫”的将军造反的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这项制度就绝对完美了吗?当然不是!

  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结合,农民有自己的土地,且有一定资财才能发挥出府兵制的最大优势。可是秦朝之后的每一个朝代都没有解决分封制的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到了每个大一统王朝的中后期就会变得非常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府兵制自然也就瓦解了。

  府兵制瓦解的同时,募兵制便兴起了。这些职业军人很显然更能适应唐朝的军事扩张需求,所以从唐高宗时期到唐玄宗时期募兵制逐渐定型,并且边镇兵权、财政权逐渐独立出去,这就慢慢引发了藩镇问题。从安史之乱开始,这个问题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越来越严重。

  唐朝灭亡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不管是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柴荣都是以藩镇身份取代前朝的,包括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也就是在宋太祖赵匡胤这里,突然刹车了,藩镇问题马上解决了——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历史事件。

       第三阶段改革:彻底解决藩镇问题

  其实杯酒释兵权只是一个标志,宋太祖赵匡胤这它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总结与改革了。

  他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兵权高度分散,征募、训练、调集、指挥作战都是分开,且由中央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兵权的指挥权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中。注意这点跟府兵制是不太一样的,府兵制的地方兵权是地方将领掌握的。

  他所作的第二件事是“文武分权”,但其实又不是。在地方上武官跟文官是分开的,兵权与行政权互不相干;但前面说过地方的军队是受中央统一管理的,这个管理的机构是枢密院,是文官集团把控的。所以实际文官集团领导着武官集团,也就是“重文抑武”国策之来由,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两项改革可谓是毁誉参半,可能无法跟秦始皇、隋文帝相比。虽然限制了武官的兵权,但抑制过头了,文官督军,统帅军队,干着不专业的事情,往往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战败;而文官掌握兵权之后,又容易形成党争,导致军事出现混乱的局面。如此宋朝在军事上变得孱弱,300多年的王朝过得很是憋屈。

  虽然到了明清实际还是士大夫共治天下,稍微平衡了一下文武职能,但总体上武官还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权臣篡位的情况确实再也没有出现了。

  综上所述,宋朝以后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情况,实际是一千多年的官制改革的结果,其中秦始皇提出“三权分立”的思路,但后世没走这个路线;隋文帝设置三省六部制,才完成了相权改革,宰相篡位的情况被杜绝;宋太祖的两项改革,形成“士大夫共治天下”格局,才最终完成兵权改革,杜绝了将领篡位的情况。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接力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