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体悟“内家拳”

 tjboyue 2021-07-29

“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中,特点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就是一搭手对方就倒地了,仿佛有看不见的“高深内功”在作用,作为与“外家拳”区别。其实并没那么神秘,“应手立仆”是借力打力顺势而为,是典型的运动平衡和力学平衡。那么内家拳,“内”在何处?所谓的“内”有多个意思。

一是虽是外在的动作,但从表象上很难观察到

这种外在难以观察到的运动,可谓“内”。如下图洪均生先生演示的缠法,外在看起来是手型的变化,但手臂的自转和松肩沉肘的动作却很难观察到,正是这些动作,协调了身体形成合力,对发劲和化劲起到重要作用。在练拳时,还要合着腰、背、胯、膝形成周身的运动,仅从外形观察是难以判断出这些动作是如何变化的。尤其是练拳时,外在的动作看着好像停住,而内在运动仍在继续,从而让重心更加平稳,力量更加顺遂,动作活泼无滞碍,有利于提升身体的平稳性和协调性,对促进人身健康有着积极意义。正如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何谓金刚捣碓”中讲:“外似停止,而内无间断,此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也”。诸如此类的运动,在太极拳中数不胜数,这与现代搏击术有很大的不同。也有练拳地讲这是“以外引内,以内催外”。

太极拳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体悟“内家拳”

洪均生先生演示顺缠

二是“内在劲”

“内家拳”,最让人感到神秘的就是俗称的“内功”,即内在的功夫。因武术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一俗语,“内功”逐渐被世人解读成“气功”。而实际上,内家拳的核心用“内劲”来描述更为恰当。关于“内劲”,洪均生先生曾在某太极书上批阅:“缠丝劲即内劲”,如下图所示。这个缠丝劲因人变化,从外观上是观察不到的,只能通过“用”来体会到。

太极拳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体悟“内家拳”

洪均生先生手批

下图为洪均生先生与弟子张联恩先生实验双手挒法。从张先生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个挒法体现出来的缠丝劲还是比较大的。从表面看是在按压肘关节,实际上这个挒法的缠丝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直接作用在肘上按压劲,这是个直劲大家都会用;第二部分稍难一点,沿着臂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形成拧毛巾一样分劲,这个分劲被洪均生先生定义为挒劲;第三部分更难,是通过“肘”这个作用点,缠丝劲被施加到了肩、背和胯上,一旦这个劲被作用到了胯上,就会影响步法,重心就会失衡,进退两难。这部分劲非常微妙,会随对方的变化而随时变化,并且角度差一点,效果都会打折扣,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有其它几部分的劲,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以上这几部分劲,合在一起就是立体螺旋的“内在劲”,即“缠丝劲”。这个劲在外观上没有动作体现,被称为“内劲”并不为过,这也是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的关键之处。

太极拳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体悟“内家拳”

洪均生先生与弟子张联恩先生

三是“内在的精神”

太极拳可快可慢,当慢练时,就有足够的时间仔细体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部位、每一处劲等的用法和变化。这个细细体会的过程,也是精神锻炼的过程,身体素质提高了,有了底气,心理素质也会得以提高。

当太极拳练至周身舒泰时,上下合一,则周身会有一种充盈、饱满的力感,这是在太极松的情况下,气血充盈,皮肤神经敏感的一种表现,也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运动相合的表现。正如武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先生讲得“气遍周身不少滞”、“牵动往来气贴脊”。练太极拳,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四是“内在文化”

无论承认与否,太极拳的指导思想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老师讲述拳理拳法就是讲述传统文化,太极拳每一举动皆是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比如养“浩然正气”,取其中即为“中气”;“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为其根”;“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等等,其中的内涵只有身体力行之方能有所悟。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太极积累,可以读一下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读一读民国之前的理法,会让你更明白太极拳内在的传统文化是怎么回事。

总的说来,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并非表面看到的那样,眼见不一定为实。因而练太极拳应从外在的动作,逐步向“内”练,细求于“内”,最终“随意举动,皆成法度”,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体验“言行合一”来提升自身内在的文化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层次和眼界,此乃太极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