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国君弟弟的他却靠织草鞋为生,又与一女子非法同居

 枯藤老树1 2021-08-01

我们知道“战国四公子”不但个个手握重权,出手豪阔,还动不动豢养数千食客,从而出现了“鸡鸣狗盗”、“毛遂自荐”这样的佳话。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国君子弟、贵公子。

国君子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哪怕当不上国君,手中也都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国的行政资源、经济资源。

“手握重权”、“家财万贯”、“呼风唤雨”、“前呼后拥”…… 这些普通人奋斗几辈子都未必能达到的目标,公子们一出生就具备了。换句话说,公子们就是那些口含金钥匙出生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他们终其一生都不用奋斗,只管享受就好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一个公子能放下国家编制的身份自食其力,那么他就将很快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变成庶人一个。

庶人是什么概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老百姓”,就是“群众”,就是路人甲,就是行人乙,就是翻遍史册都找不到姓名的人。

庶人是太平洋中的一滴水,庶人是撒哈拉中的一粒沙。庶人翻不起惊涛骇浪,庶人卷不起漫天风沙。因为:

庄重的祭祀——与庶人无关;

优雅的战争——与庶人无关;

美好的礼仪——与庶人无关;

良好的教育——与庶人无关。

总之:礼不下庶人

但是:

繁重的劳役——与庶人有关;

沉重的赋税——与庶人有关;

频繁的天灾——与庶人有关;

严酷的刑罚——与庶人有关。

也就是说,庶人生来就是承受生命之苦难的。

另外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春秋》中出现的众多人物,不是国君就是贵族,至不济就是曾经的贵族,真正的庶人为零。

秉承有教无类理念,打破贵贱等级壁垒的孔子不是不想在《春秋》中记载庶人,而是庶人真的无事可记!这是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考、国考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会如此重,千军万马削尖脑袋也要过独木桥,其原因不就是为了挤进国家编制吃上皇粮,从而脱去“庶人”的身份?不得不说,这种想法都是古人一代一代留给我们的。

所以:

有谁不想一出生就是红二代官二代啊!

又有哪个红二代官二代想自降身份变成平民的啊!

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偏偏就有这样一位公子自愿退出“红二代”群加入了平民群。作为现任国君的亲弟弟,他不但没有在哥哥手下做官,还主动辞去封邑俸䘵,住到乡下织草鞋为生,而且这一织就织了17年,直到鲁宣公17年去世为止。

有《春秋》为证:

(宣公17年)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一句话,12个字,出自惜墨如金的孔子之笔。不难想象,这位 “公弟叔肸”在孔子心中的份量该有多重。

叔肸姓姬,名肸(音西),字叔。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第六任国君鲁文公的儿子,是鲁国第七任国君鲁宣公的亲弟弟。

但就是这么一个标准的国君子弟、红二代,却既非公卿又非大夫,连士都算不上,而且又没有担任任何官职,总之,除了跟国君沾亲带故之外,实足平头百姓一个。按理,他的死孔子根本不用记载,但孔子觉得非常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所以就记了。但如何称呼叔肸却成了一个难题,费尽思量后,孔子最终用“公弟叔肸”来称呼他。按何休(《春秋公羊传》的注者)说法,称他的字“叔”是为了表示对叔肸贤德的肯定。公弟就是“公”的弟弟,“公”通常指诸侯国君,此处为鲁宣公。

问题是,为什么不直接称“叔肸”而一定要在名字前加上“公弟”二字呢?这就好比平头百姓张三死了,墓碑上写的却是“某省省委书记李四的隔壁邻居张三之墓”。孔子这么记法,难道不就是如今官本位的源头?

看来庶人要想留名,就不得不傍上贵族大腿,这个道理是连孔子都无法否认的。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位叔肸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公子哥儿不做,却要去当个平民?

原来这牵涉到一起惊天大案。

鲁国第六任国君鲁文公死了,本该由太子恶(“恶”是太子的名字)继位。但重臣东门襄仲(公子遂)与文公宠妃敬嬴的关系一直不清不楚,二人设下诡计残杀了尚在襁褓中的太子恶,而立了敬嬴所生的公子倭为君,就是鲁宣公。(注:公子遂是鲁庄公的儿子,因居于鲁国都城东门,故称东门襄仲,东门为氏,襄为其谥,仲为其字)

也就是说,鲁国第七任国君鲁宣公是靠弑君上台的,他的身上带着“原罪”。要想洗清这个原罪倒也不难,就是辞职不做,如果实在是群臣拥戴推不掉,那就上台后宣布东门襄仲弑君大罪并诛杀之。可鲁宣公没这么做,反而心安理得当上国君,并继续重用东门襄仲。从此东门一家更加权势熏天。襄仲死后,其子公孙归父继续在鲁国朝廷中担任要职,且深受鲁宣公宠爱。

不过老树一直认为有因必有果,报应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果然鲁宣公一死,“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就立刻以讨伐弑君之罪为名,把东门氏逐出了鲁国政坛,公孙归父不得不逃亡齐国。此为后话不表。

鲁国国内的乱象让身为鲁宣公胞弟、身上流淌着道德良知血液的叔肸感到十分羞耻,万分苦恼。在他看来,哥哥鲁宣公的君主位置来得如此大逆不道,以致于他拥有并且可以支配的一切都带上了罪恶的标记。自己如果接受哥哥封赏成为鲁国大臣,那么就等于承认鲁宣公国君的合法性,也就等于认同弑君,认同作恶,这岂不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吗!而如果不接受哥哥封赏,那么自己与生俱来的这把“金钥匙”就会马上失去,从而彻底变成一个无权无势的庶人。

一番痛苦抉择后,叔肸毅然为自己的前途定下了12字方针:

非暴力,不抵抗;
食其力,不合作。

也就是说,叔肸选择放弃荣华富贵,甘愿成为平民(庶人)。

当初武王克纣,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宁愿不食周粟而活活饿死,这种傻乎乎的行为被庄子着实嘲笑了一番。如今叔肸虽不食公粮,却也并不想把自己饿死,所以他的办法是织草鞋为生。

靠诚实劳动换得的钱财是干净的,没有罪恶的,尽可放心使用!

但话说回来,织的草鞋再多,能卖得了几个钱呢?温饱问题虽然勉强得以解决,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问题怎么办?古时娶个女子进门,所花费的钱财应该绝不比今天少。再说难听点,哪怕叫个应召女郎满足一下生理欲望,这几个草鞋钱也不够鸟用啊!何况叔肸是个十足的正人君子,才不屑去做这种事。

门当户对是谈不上了,没办法,叔肸只好找个同样是庶人、无名无姓的女子非法同居。

为何说他们是非法同居?因为《左传》明确记载:


声伯之母不聘。

声伯是叔肸的儿子,声伯之母也就是这个无名无姓的庶人女子,不聘的意思是未经明媒正娶。

好在这个无名女的肚子还算争气,为叔肸生了个优秀的儿子,也就是上文说到的声伯

“非法同居”对叔肸来说不算什么事,可对鲁宣公的夫人穆姜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事了。鲁宣公和叔肸是亲兄弟,穆姜和无名女就成了天然的妯娌。无名女的卑贱地位加“不聘而娶”的做法让鲁国第一夫人穆姜深感有辱门风,着实恼怒不堪,所以穆姜早就放出狠话:“吾不以妾为姒(我才不认这个妯娌呢)。”言下之意,只要我在位一天,你这个女人就休想进门!

果然,叔肸一去世,穆姜就急不可待把无名女嫁到齐国去了。无名女在那儿又生了一男一女。不久第二任丈夫去世,无名女不幸再次成为寡妇。后来好在富有孝心且已成为鲁国上卿的声伯把母亲和她的两个儿女接回来居住,才使她免去沦落之苦,也算是给九泉之下的叔肸一个最好的告慰。这是故事尾声,却跟本文已无多大关系。

叔肸一生并无精彩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最后17年的人生档案中只有简简单单的六个字:织草鞋,生儿子

不过叔肸17年前的那次艰难抉择却让后世君子动容不已。《论语》记载: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论语》中又说: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有多少人能做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又有多少人能避免身处乱世却“富且贵焉”?叔肸做到了。孔子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对叔肸的最大褒奖和盖棺论定。

最后,老树不得不指出,好人必定会得到好报,叔肸之子声伯(公孙婴齐)就当上了鲁国重臣,活跃在鲁国政治舞台上,且得善终。

原来,身上流淌着贵族血液的人想当个庶人都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