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蔬不及野蔬香

 琴伴书侣 2021-08-04
家蔬不及野蔬香
江雁
春渐深。许是怕各色花儿占了主场,许许多多的野菜也着急在风里招摇起来。

如此甚好。生机勃勃本就该是春天的特色,何况,那些看起来绿油油嫩生生的野菜,还可以丰富一下人们的味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天最早上餐桌的野蔬,差不多就是荠菜了。很多人喜欢包荠菜饺子吃,但我对于饺子不怎么太上心,尤其是荠菜和肉拌出的馅儿,总感觉已经失去了食物的原香,实在太邪恶。
我喜欢用荠菜摊煎饼,熬荠菜粥,甚至就是丢少许叶子,煮清水荠菜汤。于是挖一回荠菜,好些天家里都飘着荠菜的清香。
除了荠菜,榆钱和香椿芽的味道也不错。
可惜的是,近些年的乡村统一规划,把不少榆树都规划没了。我的关于榆钱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多年前,榆钱饼那个软糯的口感,真叫人思之若狂。现在偶尔外出,看到过几次榆钱,但不是长在地势险恶求之不得,就是已经老到无法入口。
香椿倒是不少,不过不像从前那样,是属于大家的公共财产。而今,香椿成了农家的经济作物,想吃的话,还得花上不菲的代价。
这个年月,但凡不是懒到无可救药,总不至于花钱吃点香椿也吃不上。然而在我的心里,还是得自己采来的,才最为可口。
榆钱和香椿不能尽兴,我们其实还有的选择。
乡间的沟圩地头,以前多的是被农民们叫做狗奶针的玩意儿,也就是枸杞。
枸杞固然没有像榆树那样,遭受灭顶之灾,但也不复从前的繁茂。所幸我们只是拿它来解馋,而非为了果腹。我们大可以在农村的这片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

不过采摘枸杞的时候,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它既和月见草难辨真伪,又跟牛至如同近亲,一不小心就混淆了。
枸杞芽的最好吃法就是凉拌。把刚采回来的新鲜嫩芽清洗干净,放入煮得滚开的水里烫透,再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放上适量的糖、盐、醋、六月鲜,一道新鲜爽口的小菜便出来了。
我其实更喜欢枸杞芽刚入沸水时的感觉,雾气缭绕,清香扑鼻,真是莫大的享受。
少了农药化肥,野蔬的味道比起在塑料大棚里养尊处优、姿态优雅的蔬菜们,不知好了多少倍。
还有生在河畔的水芹菜、豆瓣菜,田边地头的野蒜、马兰头、打碗花、灰灰菜,等等。野蔬的数量之多,品种之丰,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野蔬,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的甚至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据科学鉴定,荠菜的营养成分堪称完美,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糖,又富含磷、钾、钙、铁、锰等元素。古代的医籍记载,荠菜有止血、降压、明目、健胃、消食的功能。难怪民间又把它称作“血压草”、“净肠草”。
至于枸杞,那更不用说。我最爱给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某人在行路的时候,看到一个满头乌发、身强力壮的男人,正在打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个人实在看不下去,就上前指责那个男人。男人笑着说:我管我自己的孙子,又有什么不可以?这人很惊讶,便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那个男人已经140多岁,而他的孙子之所以受责打,是因为不肯听话每天坚持食用枸杞,以致未老先衰、两眼昏花。枸杞的功效,不言自明。
科学鉴定和故事都是别人的,我不懂真假。但我知道,家蔬确实不及野蔬香。既如此,何妨趁着春光明媚,多多沾花惹草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