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背诵梳理|2.2.1.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背诵逻辑|助记口诀(4)

 菲利普的视界 2021-08-19

今天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语言习得理论的最后两个理论。

语言功能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文化适应假说)。最后再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点进行对比。

获取最新笔记,后台回复:引论笔记

一、语言功能论

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功能论,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习得语言学会如何表达意思、如何用语言做事,如何交际,因此更重要的是掌握语义体系和语用体系

儿童语言体系首先有意义体系,语言是由意义体系逐渐发展起来的

韩礼德通过对自己儿子习得母语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最初他只使用有限的几个功能,而且一个词只表现一种单一功能。随着他的词汇量增加,表达功能的语言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之间就不再有一对一关系。同一句型结构会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功能。

功能论独到之处是触及到了语言的核心—语言交际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说明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功能理论也影响到了功能法教学流派的形成

该理论着重阐述儿童对语言意义和功能的掌握,而对语言结构的发展则论述不多。

二、社会文化理论(文化适应假说)

1.定义

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2.重要概念

这个理论提出两个重要概念: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这两点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社会距离包含:

  • 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目的语社团都希望第二语言学习者被目的语社会同化;
  •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目的语社团都希望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分享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
  • 对对方的态度积极肯定的
  • 第二语言学习者期望在目的语地区逗留较长时间

心理距离包含:
  • 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

而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者之间,社会距离又起着主导作用

社会、心理距离太大导致洋泾浜化(假说)的产生。在社会与心理距离太大的情况下,学习者语言就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形成洋泾浜化,即使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也不一定能习得目的语。

3.理论缺陷
把文化适应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惟一关键因素,把语言习得过程完全等同于文化适应过程,特别是又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则未必全面。文化适应的过程并没有、实际上也不能解释第二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和运用过程。

三、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异同比较

在陆续更新完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内容之后。我们有必要对比一下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之处。我做成了下表。

共同点: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共同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贯穿习得整个过程。我按照逻辑顺序归类为:条件→内容→过程→结果

他们分别是:
1.主客观条件(条件)
  • 大脑和语言器官健全。
  • 具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2.语法语用(内容)
  • 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习得过程(过程)
  • 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交际能力(结果)
  • 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不同点:
不同点主要总结有五点:习得动力(Motivo),环境和方式(Ambiente),文化因素(Cultura),习得过程(Progreso),主体生理、心理特点(Persona)。为了便于背诵,我将这五点的开头西班牙语首字母组合成:MAC PROs。(MAC PRO是苹果公司的一款电脑)

  • 习得动力(Motivo)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处于其本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说得极端一点,儿童不学会第一语言可能就要饿肚子;而成人已经掌握第一语言了,不存在因为不会语言而导致饿肚子。学习第二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社群。

  • 环境和方式(Ambiente)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父母、家庭和整个社会都是目的语输入。儿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的习得,同时符合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的原则,输入量极大,最终直接形成语言交际能力;而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输入量远远不及儿童自然环境中习得,也很难形成像儿童第一语言那样自然的交际能力。

  • 习得过程(Progreso)
儿童语言习得本身就是建立自身对于世界的概念,形成和发展思维的一个过程;成人已经有了基于第一语言的思维能力,学习第二语言主要是建立新的符号表达系统。

  • 文化因素(Cultura)
儿童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自然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没有专门安排,不一定能够学习目的语文化。

  • 主体生理、心理特点不同(Persona)
第一语言习得主要是指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指的是成人。具体内容在下面章节讨论。

改错误|提建议


可能感兴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背诵梳理|2.1.1语言学|背诵逻辑|助记口诀(3)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背诵梳理|2.1.1语言学|背诵逻辑|助记口诀(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