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洗手

 特教梦 2021-08-22

洗手

马艳艳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这次公开课,没有限制课题,我便接着我正在进行的《洗手》一课,准备进行这节课的第二课时,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目标所在。

生活适应课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适应日常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洗手”这一动作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在给特殊学生进行授课时就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把洗手动作进行分解。

生活适应课和劳动技能课其实存在很大的共同点,有时傻傻分不清,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洗手》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就是了解洗手的步骤,学会正确洗手。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将重点放在了实操训练上。而如何将一个简单的洗手步骤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是我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第一遍先我自己进行一遍完整的洗手;第二遍进行分步骤理论讲解,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第三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洗手,一强一弱为一组,可以适当帮扶;第四遍老师(A类学生)与班内C类学生一组,帮助该学生再完整进行一次洗手,最后以洗手儿歌结束本课。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导入、分步骤讲练、小结。但是说起来步骤简单,中间的细节才是整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一节课下来还算顺利,不过也是问题重重。

课后听了老师们的点评,觉得自己一个人关注的点还是太过狭隘。上课时对于学生的正强化需要更加广泛,不仅仅将强化的点局限于学生对于本节目标的实现,学生在课堂上任何良好的、进步的表现都值得被强化,老师都应全面关注到,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而对于学生的强化也可形式多样,可以是代币、积极的语言、善意的微笑等。而在用语言表扬时应注意语言的具体性,是哪一点做得好,老师才表扬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强化,学生下次才会重复该行为。而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明确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知晓问题在哪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对于像本节课洗手这类的实操课,最好可以带学生进入情景中来进行。我仅仅考虑到了公开课的原因而没有放手去做,这样虽然减少了课堂意外情况的发生,却也存在很多场地的局限性。其实老师的课堂是最应该允许“意外”发生的地方,尤其是在特殊学校里,只有在每一次课堂中不断的突破困难,才能为下次的课堂积累经验,减少意外的发生,增强处理意外的能力。如此,才是不断取得进步的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