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风”与“唐风”,交流是对等的吗?

 亮哥eoim8x8y62 2021-08-22


国际化大都市长安城和世界性帝国盛唐,一直是后世讨论研究多族群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范本,也成为某种讨论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状态的理想乌托邦。

胡人在历史文献和国人的生活习惯中都留下了重要印记,唐代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文学艺术都受到了胡风的影响,这也成为历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胡风与唐风,交流是对等的吗?

文 | 知中

来源 | 知中(ID:ZHICHINA2017)

从胡饼、香料、制糖原料到葡萄酒,从胡姬的穿衣打扮到女性服装的开放时尚,从佛教的传入壮大和建筑风格的变化,到唐诗中无处不在的胡人胡乐及经久不衰的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唐帝国以多民族融合、多文化交流的形象闻名于世。

与此同时,除了东亚文化圈外,在西域各地的考古发现中也能寻找到唐代的影响痕迹。

敦煌经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儒家经典以及汉人的婚俗法律;丝绸、茶叶、药材等特产此时经由中亚商人的传播开始通行全球;铸铁等金属冶炼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的印度。


当时的中国的绘画和纺织技法,则极大地影响了阿拉伯传统细密画的形成;造纸术也是这一时期经由和平的方式传入阿拉伯,而非通过怛罗斯之战被俘的唐代工匠,因为早期学术研究资料不完全,以及故事自带的某种传奇性,「怛罗斯之战推进了造纸术传播」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神话」谣传。

不过,不难发现,有关唐文明对外的传播与影响,在生活习俗方面并不太多。即「唐人胡风」集中来自中亚的西域、波斯、阿拉伯一带,以及传来大乘佛教的印度一带,这些地区的风俗习惯对唐代的社会生活影响极大,但它们本身却并未沐浴太多的「唐风」。


而对应的胡人唐风,则基本集聚于日本、朝鲜、越南、东南亚等东亚文化圈一带,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基本都是唐风,而未对唐产生什么文化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