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通读 第十八章

 人也昔兮 2021-08-31

《道德经》通读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间,老子以“国家”为象,讲有道而治,与无道而治的思想认识。这里的有道而治,指的是无为而治,前一章老子说得很明白:无为而治即“太上下知有之”。有为而治,先是让民亲之誉之,这结果只能是让民畏之,最后,是侮之。

大道废,这里的大道,就是无为而治。谁把这个大道废了?人。什么人?上人,不是下民。上人把大道废了,他怎么做?有为而治。这些上人,想通过自己的有为,实现治。什么是治?管理,统理;安定。有为而治能达到治吗?就是说,能达到管理统理下民吗。能实现天下安定吗?在老子看来,根本不可能;事实上也不能够。

无为而治,是以道而统人。现在把这样的大道废了,完全变成了人治,就是人自己来统理人。先看人治有哪些统理方法。

有仁义。仁义是什么?仁,是善,是爱。人有善心,有爱心。在中国文化里,儒家、道家、佛家都把善心爱心立为人的自性。就是说,在中国文化里,人是本善的。所以,儒家讲立德立言(功,为社会立功)道家讲行道,佛家讲修道成佛,体现的正是对人的自信。人有可让儒、道、佛三家自信的根本性东西吗?这就是人的自性,直接地说,就是人的心性,就是人的自性里的善心爱心。

但人的自性,具有两面性,心性起念,一时善,一时恶,善时为善心善念,恶时为恶心恶念。儒家讲吾日三省吾身,省的就是心性起了什么念,好的念发扬它,不好的念就止息它,佛家更是如此,佛家讲顿悟,悟的也是自性起的念,抑恶扬善。

老子承认人有自性,也承认,人的自性可起善念也会起恶念。但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在这一点上是怎样的思想学说呢?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不让人的自性起念。在老子看来,人的自性起善念,就会起恶念。一当起了恶念,再去提倡善念去抑止恶念,就叫有为而治,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老子认为,仁义,这个善念,启动它,就等于启动了恶念。并且,启动善念去抑止那已经有的恶念,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废了大道之后,有了仁义,这就是人的有为之治,人的有为,不仅是亡羊补牢之行,并且,对道的有意背叛,是根本要不得的。

义,也属于人的自性,具体地说,义指的是,忠、孝、悌、友四个字。这四个字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四种关系,臣民对君王应忠,子女对父母应孝,兄弟姐妹之间应有悌(互敬互爱),人与人应以友相待。有义,就有不义。同时义还是实现仁的第一用。就是说,有义,就有仁。

这样,我们就知道,老子在这里否定的不是仁义,老子否定的是倡导仁义的有为之行,否定的是对人的自性的有为启动。因为,那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不仅不能有善,反而促成了恶生。

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看得太明白了。仁义,算是人的智慧,人发现了人的自性,在人的自性里有善心爱心。用这样的智慧去统理人,管理人,这也是人的智慧。以此推之,人的智慧层出不尽,可人的这些层出不尽的智慧,有着太多的虚伪和不善。想想吧,统理,和管理,是人的智慧,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善的好的,可虚伪难道不是人的智慧吗?比起善的好的统理和管理来,它更是智慧,因为,虚伪能满足人的有为之欲望。

所以,老子说,智慧出,跟着人的虚伪就有了,甚至是,先有了虚伪,才又有了智慧,正如有仁义一样,先有了不仁义,然后再去倡导仁义。

最后,老子从国和家两个层面述说大道废的有为而治之可悲。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先说家,六亲,指父子,夫妻,兄弟,还有别的说法。想想老子说得太有道理了,六亲本来十分和睦,哪需说什么孝慈的话。正是由于子不孝,父不慈,所以,才会提倡孝慈,可这样的有为之治,能达到孝慈吗?

再说国,君昏庸国必乱,这时候,才人有忠臣。如果君明国治,忠臣忠什么?

仁义,智慧,是失道的产物,失道之后,人的任何有为,一,对于昏、乱全都无能为力;二、生大伪,慈大乱。

人类的大伪,不和,不忠,不孝,昏乱,从根本上说,是废大道的结果,是由人的有为而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