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一通,汗就止!这张治盗汗的方子,我从头到尾仔细说,请你听好

 人老颠东 2021-09-03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我的一个老同事找我,说他遇上一个患者,产后盗汗不已,用一般的清虚热、止汗之品不好使。他问我,咋办才好。

我脱口而出:“注意淤血”。

他听完,一拍大腿,说:“这点破事儿,我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今天早晨,我这个老同事给我发来信息,说他的那个患者,已经好了大半。

我觉得这个事儿挺有意义,所以要唠叨几句。

我先把下面这个故事讲给你。

图片

话说我国的中医临床大家周仲英先生,早年曾经遇上一个患者。这个人,当时才28岁,女子,医案记载姓施。

这个人,在最近的十多天时间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半夜睡觉出汗。浑身上下的衣服,都能湿透。而且,她还感觉自己手脚心发热,身上烘热,嘴里头总是发干,想喝冷饮。

用她的话说,自己忽然之间就来了这么大火,简直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呢?患者求治于中医,就来到了周仲英老师的面前。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涩,舌发紫,有瘀斑,眼眶颜色暗黑。细问得知,患者的月经量偏少,而且其中夹杂紫色血块。虽然不算严重,但有好几次都肉眼可见。

面对这个状态,周师问患者,以前是否接受过手术?

患者这才说,她在差不多半年前,偷偷做过一次人流。但这个事儿,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周师点点头,书方一首,见:

炙鳖甲10克(先煎),生地10克,功劳叶10克,地骨皮10克,白薇12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川芎6克,怀牛膝10克,茺蔚子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图片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4剂以后,盗汗现象消失。又用4剂,该女子月经来潮,排出了很多血块。

从那以后,这个人诸证悉平,身体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

好了,现在,我想和你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记得我以前,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血不通,汗不止”。盗汗,爱出汗,很可能和淤血有关系。

显然,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就属于淤血导致的盗汗。

你看,此人脉细而涩,舌紫,有瘀斑。月经量少而有血块。这些都是妥妥的淤血表现。再加上患者半年前曾经做过人流,淤血的问题更是显而易见了。

淤血阻滞经脉,日久就会生热。虚热内扰,患者就自觉烘热、手足发热,口干喜冷饮。虚热迫津外出,这就形成了盗汗。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患者的问题,方法很简单,就是去活血化瘀。

我们看看当时周师是怎么用药的:

炙鳖甲10克(先煎),生地10克,功劳叶10克,地骨皮10克,白薇12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川芎6克,怀牛膝10克,茺蔚子10克。

这里头,赤芍、牡丹皮、丹参、桃仁、川芎、茺蔚子,这些是专门用于活血化瘀的。

鳖甲、生地,养阴清热。功劳叶、地骨皮、白薇,用于清虚热。

严格说,这里没有一味药,是专职敛汗的。但是,它们配合起来,却能够解除盗汗的根源,这就是“淤血阻滞,久生虚热”。这个病根儿没了,汗就没了。

图片

说起来,这个盗汗现象,还真的是非常多见。

引起盗汗的导火索,一般都是有虚热。而虚热的源头,则多种多样。有的,是肝肾阴虚而生虚热。有的,是因为血瘀阻滞而生虚热。因为淤血来的,你滋补肝肾之阴,用处不大,只能以活血化瘀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因为淤血而导致盗汗的现象,在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身上多见。她们的年龄,往往还不太大。有些人找不到原因,一味滋阴清热,这就导致病情不能彻底改善。

对这类情况,可以说,上文周仲英老师的方子,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体察。生活中,有此类现象的人,不妨去看看中医,看自己是不是有淤血。如果属于瘀血证,不妨借鉴上面的药物组合。我觉得,它应该会给部分人,带来帮助。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