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4.14【2017-6-26】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4.14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用防邑作为交换条件,请求鲁君为臧氏立后,虽说不要挟君王,我不相信啊。”

【微言微感】

孔子这个人,历来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对于藏武仲这个人,孔子还是比较欣赏的。有一次,子路问“成人”,孔子首先就提到“成人”品行中要有藏武仲的智。

《战国策》在说到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我们想一想,在大争年代,战乱频繁,齐国如此富庶,当然令人称颂。

谁的功劳?

藏武仲。

他从鲁国逃到齐国,受到齐王重用,于是"重农商,奖耕织",让百姓繁衍生息,所以,齐国很快就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

但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要挟鲁国国君,给自己侄子讨封,这件事不是正大光明。尽管,讨封的文书写得振振有词,写得有理有据有节,但是臣子怎么可以要挟君上呢?

孔子不原谅这种无理行进。为了避免后世人等效仿,所以在义正言辞予以批判——这就是要挟!非忠义之士所为,为君子所不齿。

藏武仲为什么要要挟鲁君呢?

这里面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季武子是三桓之一,在鲁国位高权重,这我们都知道。季武子的长子叫季孙弥,小儿子叫季孙悼。按规矩,立长不立幼,季武子的权位将来应该由长子季孙弥继承。但是,臧武仲知道季武子更喜欢小儿子,想费长立幼,正犹犹豫豫,于是就多管闲事,干预了人家家事,帮助季武子废长立幼。

失去了继承权的季孙弥自然心里不爽,于是求助和自己关系好的孟孙家族。孟孙氏家族也是有权有势的重臣,于是向季武子诬告臧武仲阴谋叛乱。季武子起初并不相信,但臧武仲听到这个讯息后暗中戒备,在出席孟孙氏葬礼时带上了披甲武士。多疑的季武子接到孟孙家人的再次诬告后竟信以为真,愤怒地下令攻打臧武仲。臧氏和他的护卫们寡不敌众,只得奋力冲突逃出鲁国国都曲阜,逃亡到邾国。

防邑是臧氏家族的封邑。臧氏从邾国派遣使者带了大龟给他的异母弟臧贾,让臧贾向鲁国政府请求为臧氏家族“立后”来确保臧氏家族的权利。作为交换条件,臧武仲愿意舍弃防邑,流亡国外。

为着达到这一目的,臧武仲回到防邑,向鲁国政府重申他的条件,请求保有臧氏的宗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如防,使来告曰:'纥非能害也,知不足也。苟守先祀,无废二勋,敢不辟邑!’”

意谓:“我臧纥并不能伤害别人,而是由于智谋不足的缘故。臧纥并不敢为个人请求。如果保存先人的祭祀,不废掉两位先人的勋劳,岂敢不离开防邑?”

防城这个地方距离齐国边境很近,是鲁国的战略要地。现在,藏武仲说:“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放弃封地,否则,我就带着封地投降齐国。

鲁襄公一听,这个不得了。战略要地,怎么可以轻易丢失。于是被迫同意臧武仲的要求,册立了臧武仲的另一个异母弟臧为作为臧氏家族继承人,继承臧氏家族的宗祧。

于是“臧纥致防而奔齐”。

这就是这个官司的前前后后。

按说,藏武仲为自保出逃,为家族计胁迫鲁襄公交换利益,也无可厚非。孔子为什么要发表声明呢?

孔子一贯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子一定要恪守臣道,不该管的事不要管,不该讨要的不能讨要,更不能容忍的是和国君讨价还价。

季武子废长立幼就不合礼仪,容易引起兄弟相残手足相争,你那么聪明的藏武仲不劝阻也就罢了,还没事找事,推波助澜,你这不是制造混乱嘛!

孔子最是反对制造矛盾者,这个世界永远是争着不足,让着有余。一切混乱,都是因为坏了规矩,乱了章法。

这是孔子对藏武仲不愿意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孔子认为,上级给下级的一切都是恩惠,下级可以心存感激接受,不可以贪得无厌伸手要。干好你自己的本分,该给你的领导自然会给,不该给的,“厚颜无耻”地伸手要,这是不合适的。

孔子的这种想法对吗?

孔子是不会主动讨封讨赏的。但是,该封赏不封赏,孔子会有所行动的,“合则留,不合则去。”

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其实直接导火索就是国君该赏祭肉,结果没有赏赐。孔子明白了国君已经不信任他,不需要他了,所以选择了带着弟子出走。

孔子不会主动要赏赐,不会主动去谋当官,谋发财,那是他的尊严。那种赤裸裸的交易,为自己或者子孙谋求福利,对孔子来说是羞耻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