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5.11【2017-8-7】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5.11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miǎn),乐则韶(sháo)舞。放郑声,远侫(nìng人。郑声淫,侫人殆。”

【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与《舞》乐,禁绝郑国的民歌,疏远花言巧语的佞人,郑国的民谣浮靡不正派,侫人危言耸听。”

【微言微感】

颜渊这个同学,是最有悟性,最有操守,能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高材生。

国家如何治理?

重实效,重根基,继承发展,优化组合。

夏历、商历、周历,夏历最是方便农业生产,那就用夏历吧,也叫做阴历,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

天子用车讲究,影响诸侯、大臣风气,车越来越豪华,越来越讲究,又是包金的,又是镶玉,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用商朝的实木结构就行了,古朴坚固,何必在这方面劳民伤财呢?


穿衣服,不仅仅是取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礼节。周时代的服饰,大方美观但是不奢华,量体裁衣,讲究符合身份,文质彬彬,这就是礼了,我们就提倡穿周的礼服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的阵地,我们不占领,就有人占领。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形成风气,风气确定社会发展方向。听《韶》乐,尽善尽美,让人心里充满喜乐和平静;听《武》乐,气势磅礴,让人感觉到力量和震撼;听郑声呢?靡靡之音,缠缠绵绵,让人产生冲动和欲念。有人说,邓丽君之死,是因为她情歌唱得太多,入戏太深,每每唱歌时候,把自己的伤疤给撕裂了,久而久之,抑郁了,最后英年早逝。由此可见,文艺的方针,事关国家大政,不可小觑。

然后就是人事和吏治了。国家治理,当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关键就是看干部了。贤人和能人当政,国家富强昌盛;奸臣和小人当道,好人遭殃,百姓受罪,国家混乱。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为政的关键,就是用好人、能人、贤人,远佞人、恶人、坏人。别把权力交给赵高、董卓之辈。

我走过的学校有七所了。

两所初中:枣林乡中、舞钢市一中;三所小学:枣林乡小、舞钢市二小、舞钢市一小;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双合分校。每到一所学校,首先思考的就是愿景使命和标准流程。

学校去哪里,到哪里,如何才能到那里,这是我必须思考的事情。

在枣林一中,我只是团总支书记、班主任,后来做副校长,我能做的是小范围推行自己的理念:比如班级的“午间半小时”、团总支的《晨曦文学社》、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

在枣林乡小,我21岁,学生400人,教师14人,我主持工作了,就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和作为,立于不败之地。不会管理,不懂教育,先之劳之,居之不倦,一马当先,带领师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横扫对手。

在舞钢市二小,我24岁,学生1200人,教师98人,我开始思索教育的规律,摸索管理的规程,办文学社,推广阅读,实施素质教育。

在舞钢市一小,我已经是全国优质课教师,河南省名师,特级教师,有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模式。所以,写字特色、阅读特色、科技特色、科研特色,让学校无愧于全市最好的小学这一称号。那时候,听着铃声练字,每日一歌,礼仪规范,每日常规已经有模有样了。

在舞钢市一中,这个跨界是全市第一例。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全校“国旗下的诵读”“每日晨诵五分钟”“喊着口号跑操”“歌声嘹亮”“自主自习”“自我管理午休”……已经初见成效。

在北京新教育实验学校和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双合分校,特别是创建双合分校。我觉得自己可以说和孔子所讲的为政不谋而合了。

《学期常规》《每月常规》《周周常规》《每天常规》《作业管理常规》……这不就是孔子说的用“夏历”吗?每天如何度过,有一个基本的流程和标准。载歌载舞开启晨诵,喊着口号集合跑操,一声铃响进入午休,听着古曲开始练字,全体起立午后唱歌……

学校自动化管理,自主管理,其实首先是标准和流程。也就是孔子说的用“夏历”。

孔子讲究用“商朝的车”,用“周朝的服装”,其实就是在提倡节俭实用,和我们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随手关灯”“打印纸双面用”“学校建设不重复建设”……其实是一个道理。

而校服文化和孔子“用周朝的服装”道理是一样的,不穿奇装怪服,每天礼仪镜前看看服饰,看看笑容(今天你微笑了吗),人在衣服马在鞍,人服装穿精神了,整个人就精神了。贵族范,在举手抬足,在穿着打扮。

而唱什么歌,这在学校更是大事一件。军歌嘹亮,所以,战士生龙活虎;夜巴癫狂,所以醉酒吸毒;歌剧凄美,所以观众安静文雅;村庄庙会的歌舞粗俗,所以人也放荡,心也浮躁。学校音乐,应该根据人体兴奋的规律设计,或让人心情愉悦,或让人精神振奋,或让人心平气和,或让人正襟危坐,音乐的讲究,直接关系到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大阅兵的振奋人心,衡水中学跑操的龙马精神,魏书生学校的午间冥想,《放牛班春天》的合唱魅力……这些都是礼乐教育的典范。

而最后的“远佞人”,对教师而言,就是用标准流程规范师德,什么事怎么说,怎么做,怎么评价,如果清清楚楚,师德自然会风清气正。也就是说,师德不是开会开出来的,也不是惩罚罚出来,而是培训练出来的,评价引导出来。“海底捞”的服务员是最讲服务道德的,“海尔”维修的服务是最讲职业道德的,“滴滴”司机永远比黑车司机规矩,空姐永远比地铁服务员服务规范……这一切都是因为工作流程的完善和落实。

“远佞人”,最好的办法是把行为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花言巧语的人和老实巴交的人,一样干多少拿多少,讨好也白讨好,挑事没有市场,那“佞人”自然越来越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