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工与下工》

 野之老 2021-09-23

类似于现在的职称,古人治病,古代医生,也是有“上工”与“下工”的职称之分的。不过古人“上工”与“下工”的这个区分标准很具体也很明了,就是看其临证是否能够“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也就是医者临证,是否能够正确把握患者的三部九侯之脉象,然后根据脉象正确地制定出诊疗方案来。

关于“上工与下工”具体如何,经文曰:“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此段经文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技术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初起,在患者三部九侯之脉气都调和而未败坏之时,就及时地给予了早期救治,所以称其为“上工”。而至于那些“下工”,则临证往往都是要等疾病已经形成甚或等到疾病进入恶化阶段之后,方才予以治疗。所以说下工治病,要等到病成之后才去施治,此乃因为他们不懂得三部九侯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发展而恶化了的缘故。所以说,医者要明了疾病之所在,就必须从患者三部九侯的脉象中详细诊察,然后知道疾病的变化后才能进行早期治疗。因此,医者掌握了三部九侯,就如同守门人看守门户一样重要;虽然外表尚未见到病情,而医者心里则已经知道疾病的形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