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的出版命运|诗歌|王佐良

 置身于宁静 2021-09-23

原标题:诗歌的出版命运

◎楚尘(诗歌出版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有媒体采访或有朋友专门找我谈论诗歌的出版现状,他们的直觉判断是诗歌的时代又来了,尤其是出版,一片繁荣热闹。每逢有这样的机会,我总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分析和观察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是,诗歌出版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既没有繁荣,也没有衰败。只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让诗歌的传播更容易、更快捷了。以“读首诗再睡觉”为首的公众号引起越来越多的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它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推荐语、朗诵,甚至外国诗歌还附原文。“为你读诗”专门邀请明星朗诵,推出诗歌创意产品等,也较受欢迎。

举国上下,各种诗会,各种与诗歌有关的活动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重视文化的主办方或机构越来越多。如由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青海湖国际诗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邀请100位左右的中外诗人参加。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已邀请西川、黄灿然、李亚伟、翟永明、欧阳江河、蓝蓝、谷川俊太郎等中外诗人参加,活动盛况空前,门庭若市。今年下半年,南京先锋书店将与楚尘文化联合策划一个“诗的大会”活动,将邀请众多诗人、诗歌翻译家参加。也许诗歌活动恰好是一个最易组织的形式,它简单明了,抛弃了很多繁琐的形式,又能与读者互动,所以受到欢迎并不令人吃惊。但诗歌活动的繁荣,并不能掩盖诗歌出版的真实现状,诗歌的出版并没有受到出版方的青睐和重点关注,甚至很多出版社的发行部门仍然谈诗色变,因为他们很清楚诗歌发行的真实数据。这就是现实。而且更为现实的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这不是道听途说,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多次调查后的结果。

因为诗歌出版物无人问津,难道就不值得做了吗?我们且不忙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先探究一下与诗歌出版有关的真实面貌。

三十年来的诗歌出版

自1980年以来,除了几套产生过影响的“诗苑诗林”(湖南人民出版社)、“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河北教育出版社)、“年代诗丛”(河北教育出版社)、“蓝星诗库”(人民文学出版社)、“新陆诗丛”(重庆大学出版社,包括外国卷和中国卷)外,其他的诗歌出版物一直是零散的、非系统的,无论是翻译诗歌,还是本土诗歌,规模和数量少得可怜,与我们十三亿人口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再看这些出版物的印数,基本上在五六千册左右。出版者只是赚得了口碑,并没能赢得多少利润。虽然其中的一些版本在淘宝网上卖到了七八百元一册的天价,但求购者并不多见。至于2012年出版的《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发行近十万册,也仅仅是一个特别的个案,并不具普遍性。既不值得参考,也更无法类比于那个年代的汪国真、席慕蓉诗集超级畅销现象。

为什么这些年诗歌出版的格局如此令人尴尬和奇怪呢?若要寻找一些原因,也许有以下几个:一是出版社因为自身经营和经济压力的问题,难以投入于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二是出版社缺乏开拓的魄力和专业的眼光,无法形成一个持续的、长期有效的积累;三是诗歌的翻译历来充满争议,很难取舍,且不时陷入译者难觅的窘境等。

我个人有幸参加了上述部分诗歌出版工作,觉得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譬如,当出版者“谈诗色变”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以精致、上乘的内容和版本来回馈读者。我不能说,精心的策划和艰辛的付出一定有好的回报,甚至赢利,但如果工作仓促、粗糙,后果可想而知。

本土诗歌的出版现状

中国本土一直从不缺少优秀的诗人,尤其是这三十年间。很多场合下有无数读者问我,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相比,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甚至还有人偏激地认为,当代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声音和质疑,我总是报以坚定的回答:当代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相比毫不逊色。在我看来,一批实力派诗人写得越来越好,如北岛、于坚、韩东、西川、吕德安、翟永明、小安、柏桦、刘立杆、杨键、侯马、沈浩波、尹丽川、宇向等;而一批更年轻的诗人更加才华出众,他们毫不功利,仍在前仆后继;他们从未停止过诗歌写作,诗歌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诗歌就是他们呼吸和存在的一部分,很平常也不神秘。他们的存在充分显示了中国诗歌的多元和可能性。

仅以“新陆诗丛·中国卷”(第一辑6种)推出的韩东的《重新做人》、杨黎的《一起吃饭的人》、翟永明的《行间距》、西川的《够一梦》、春树的《春树的诗》、于坚的《彼何人斯》为例,他们的写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们越来越重视内在精神的探索,能够真诚地揭示生命中普遍性的东西;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越来越超群。这六本诗集是六位诗人最新作品的结集,从未被收入任何作品集。而且“新陆诗丛·中国卷”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第二辑新六人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一次最近的、崭新的中国当代诗歌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

当然中国也从来不缺少鱼目混珠的诗人、粗制滥造的诗歌出版物。很多诗人满足于自己出版诗集,自娱自乐,并无大卖的心态。只是版本的品相过于粗糙,诗歌质量不高,无法引起关注罢了。但这恰恰就是中国诗歌的生态。

诗歌翻译的前世今生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一批译家,他们倾注过、投入过、贡献过诗歌的翻译。如卞之琳、戴望舒、查良铮、冯至、徐知免、楚图南、陈敬容、梁宗岱、王道乾、王佐良、袁可嘉、程抱一、郑敏、叶汝琳、罗洛、王央乐、赵振江等译就的经典之作,影响和激荡了一代又一代热爱诗歌的读者。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吟诵。他们之后,又有郭宏安、傅浩、张子清、裘小龙、车槿山、秦海鹰、林克、黄灿然、树才、董强、徐爽、田原、高兴、程佳、陈东飙、舒丹丹等一批热衷诗歌的译家前仆后继,延续着他们心中对诗歌的一往情深和不计得失的劳作。饮水思源,实在应该感念他们。

应该说,诗歌翻译从来就不曾被冷落过。因为出版的缺席,大众读者误以为翻译人才青黄不接。事实上,当下仍有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译家脱颖而出。只是市场清淡,低廉的稿费不能解决生活的温暖,他们只能去做别的工作,业余翻译。

除了有优秀的译家支持之外,有担负的出版者更应该考虑诗歌出版的全方位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变得更加严格、细致,要有一种宁缺毋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力保译本的纯度和含金量。譬如“新陆诗丛·外国卷”(已出版9种,今年还有5种推出),曾得到无数的前辈和朋友帮忙把关和审读,其间辛劳,在此略述。譬如《R.S.托马斯诗选》的翻译工作长达十三年,译者程佳付出的艰辛非常人所想,即使在数次出版无望的时候,她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还专门为此去威尔士的R.S.托马斯故乡生活一年。她的女儿是和这本诗集一起成长的。《法国现代诗抄》的译者徐知免先生,与王道乾先生同窗,健在,93岁高龄的他一直都在认真地修订此部毕生唯一诗歌译著,他的翻译态度和译本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卡瓦菲斯诗集》的译者黄灿然十几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这本诗集的修订,从无数次返回来的修订稿中,可以看出他对每一个字和词,甚至标点,几乎苛求到了极致。原标题:诗歌的出版命运

◎楚尘(诗歌出版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有媒体采访或有朋友专门找我谈论诗歌的出版现状,他们的直觉判断是诗歌的时代又来了,尤其是出版,一片繁荣热闹。每逢有这样的机会,我总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分析和观察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是,诗歌出版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既没有繁荣,也没有衰败。只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让诗歌的传播更容易、更快捷了。以“读首诗再睡觉”为首的公众号引起越来越多的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它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推荐语、朗诵,甚至外国诗歌还附原文。“为你读诗”专门邀请明星朗诵,推出诗歌创意产品等,也较受欢迎。

举国上下,各种诗会,各种与诗歌有关的活动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重视文化的主办方或机构越来越多。如由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青海湖国际诗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邀请100位左右的中外诗人参加。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已邀请西川、黄灿然、李亚伟、翟永明、欧阳江河、蓝蓝、谷川俊太郎等中外诗人参加,活动盛况空前,门庭若市。今年下半年,南京先锋书店将与楚尘文化联合策划一个“诗的大会”活动,将邀请众多诗人、诗歌翻译家参加。也许诗歌活动恰好是一个最易组织的形式,它简单明了,抛弃了很多繁琐的形式,又能与读者互动,所以受到欢迎并不令人吃惊。但诗歌活动的繁荣,并不能掩盖诗歌出版的真实现状,诗歌的出版并没有受到出版方的青睐和重点关注,甚至很多出版社的发行部门仍然谈诗色变,因为他们很清楚诗歌发行的真实数据。这就是现实。而且更为现实的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这不是道听途说,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多次调查后的结果。

因为诗歌出版物无人问津,难道就不值得做了吗?我们且不忙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先探究一下与诗歌出版有关的真实面貌。

三十年来的诗歌出版

自1980年以来,除了几套产生过影响的“诗苑诗林”(湖南人民出版社)、“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河北教育出版社)、“年代诗丛”(河北教育出版社)、“蓝星诗库”(人民文学出版社)、“新陆诗丛”(重庆大学出版社,包括外国卷和中国卷)外,其他的诗歌出版物一直是零散的、非系统的,无论是翻译诗歌,还是本土诗歌,规模和数量少得可怜,与我们十三亿人口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再看这些出版物的印数,基本上在五六千册左右。出版者只是赚得了口碑,并没能赢得多少利润。虽然其中的一些版本在淘宝网上卖到了七八百元一册的天价,但求购者并不多见。至于2012年出版的《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发行近十万册,也仅仅是一个特别的个案,并不具普遍性。既不值得参考,也更无法类比于那个年代的汪国真、席慕蓉诗集超级畅销现象。

为什么这些年诗歌出版的格局如此令人尴尬和奇怪呢?若要寻找一些原因,也许有以下几个:一是出版社因为自身经营和经济压力的问题,难以投入于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二是出版社缺乏开拓的魄力和专业的眼光,无法形成一个持续的、长期有效的积累;三是诗歌的翻译历来充满争议,很难取舍,且不时陷入译者难觅的窘境等。

我个人有幸参加了上述部分诗歌出版工作,觉得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譬如,当出版者“谈诗色变”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以精致、上乘的内容和版本来回馈读者。我不能说,精心的策划和艰辛的付出一定有好的回报,甚至赢利,但如果工作仓促、粗糙,后果可想而知。

本土诗歌的出版现状

中国本土一直从不缺少优秀的诗人,尤其是这三十年间。很多场合下有无数读者问我,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相比,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甚至还有人偏激地认为,当代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声音和质疑,我总是报以坚定的回答:当代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相比毫不逊色。在我看来,一批实力派诗人写得越来越好,如北岛、于坚、韩东、西川、吕德安、翟永明、小安、柏桦、刘立杆、杨键、侯马、沈浩波、尹丽川、宇向等;而一批更年轻的诗人更加才华出众,他们毫不功利,仍在前仆后继;他们从未停止过诗歌写作,诗歌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诗歌就是他们呼吸和存在的一部分,很平常也不神秘。他们的存在充分显示了中国诗歌的多元和可能性。

仅以“新陆诗丛·中国卷”(第一辑6种)推出的韩东的《重新做人》、杨黎的《一起吃饭的人》、翟永明的《行间距》、西川的《够一梦》、春树的《春树的诗》、于坚的《彼何人斯》为例,他们的写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们越来越重视内在精神的探索,能够真诚地揭示生命中普遍性的东西;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越来越超群。这六本诗集是六位诗人最新作品的结集,从未被收入任何作品集。而且“新陆诗丛·中国卷”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第二辑新六人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一次最近的、崭新的中国当代诗歌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

当然中国也从来不缺少鱼目混珠的诗人、粗制滥造的诗歌出版物。很多诗人满足于自己出版诗集,自娱自乐,并无大卖的心态。只是版本的品相过于粗糙,诗歌质量不高,无法引起关注罢了。但这恰恰就是中国诗歌的生态。

诗歌翻译的前世今生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一批译家,他们倾注过、投入过、贡献过诗歌的翻译。如卞之琳、戴望舒、查良铮、冯至、徐知免、楚图南、陈敬容、梁宗岱、王道乾、王佐良、袁可嘉、程抱一、郑敏、叶汝琳、罗洛、王央乐、赵振江等译就的经典之作,影响和激荡了一代又一代热爱诗歌的读者。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吟诵。他们之后,又有郭宏安、傅浩、张子清、裘小龙、车槿山、秦海鹰、林克、黄灿然、树才、董强、徐爽、田原、高兴、程佳、陈东飙、舒丹丹等一批热衷诗歌的译家前仆后继,延续着他们心中对诗歌的一往情深和不计得失的劳作。饮水思源,实在应该感念他们。

应该说,诗歌翻译从来就不曾被冷落过。因为出版的缺席,大众读者误以为翻译人才青黄不接。事实上,当下仍有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译家脱颖而出。只是市场清淡,低廉的稿费不能解决生活的温暖,他们只能去做别的工作,业余翻译。

除了有优秀的译家支持之外,有担负的出版者更应该考虑诗歌出版的全方位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变得更加严格、细致,要有一种宁缺毋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力保译本的纯度和含金量。譬如“新陆诗丛·外国卷”(已出版9种,今年还有5种推出),曾得到无数的前辈和朋友帮忙把关和审读,其间辛劳,在此略述。譬如《R.S.托马斯诗选》的翻译工作长达十三年,译者程佳付出的艰辛非常人所想,即使在数次出版无望的时候,她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还专门为此去威尔士的R.S.托马斯故乡生活一年。她的女儿是和这本诗集一起成长的。《法国现代诗抄》的译者徐知免先生,与王道乾先生同窗,健在,93岁高龄的他一直都在认真地修订此部毕生唯一诗歌译著,他的翻译态度和译本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卡瓦菲斯诗集》的译者黄灿然十几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这本诗集的修订,从无数次返回来的修订稿中,可以看出他对每一个字和词,甚至标点,几乎苛求到了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