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新用户9866joBQ 2021-09-24

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

今天,教育工会组织的教职工合唱比赛如期而至。高级中学的校园里车水马龙,进进出出的老师们川流不息。这次比赛相当的高大上,更有“本地头条”的现场直播哦(后来得知,10000多人静看比赛直播)!

上午8:30,老师们陆陆续续来校化妆。挤挤一堂的阶梯教室里,参加化妆的还有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子——轩。个子不高,长得很是清秀,也不多言语,看到人就腼腆地笑笑。

今天,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钢伴,为我们参加比赛的合唱作现场钢琴伴奏。朋友们,现场伴奏哦!据说,专业的音乐老师,能够敢于承担现场伴奏的也为数不多。小学生当钢伴,他是唯一。老师们亲切地叫他“钢琴王子”。

这样的孩子,怎能不引人关注。一上午的化妆时间,我也有意无意地观察着他:

化妆排队,虽然有老师叽叽喳喳地交流着,他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书。

化妆完毕,虽然有老师三五成群地拍照嬉笑,他静静地在一边看着书。

吃过中饭,虽然桌上放着许多水果,但不见他随意拿取,给他就客气地笑笑,

收下,轻轻说声“谢谢”,然后拿起一本书静静地看着。

这段日子,轩陪伴我们合唱队的老师们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傍晚或夜晚。

记得那是一个很普通又很特殊的日子。说它普通,跟以往训练的日子一样,他弹,我们唱;说它不普通,那是因为第二天,轩要作为学校的其中一个代表,参加市里的英语比赛。两头兼顾,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真是难为他了。他倒非常镇静,有条不紊地做着所有的事。我们练唱的时候,他伴奏;我们休息的时候,他读英语……老师们见了,不忍打扰他,故意多休息一会儿,让他多读一会儿书……

轩,很会管理时间,所以优秀!

听辅导这次英语比赛的其中一位范老师说,钢琴王子轩,因每天要基本保证2小时的练琴,英语听读时间相对较少,这次被抓去给合唱的老师作钢琴伴奏,练习的时间就更少了。

英语比赛前一天,才练了一会儿,轩就被叫去做钢伴了,但只一会儿功夫却见他又回到了英语教室……就这样,轩一会儿音乐室,一会儿英语室,小小的身影在两个室中来回奔波。

你是一有空隙就跑回来练英语的吗?英语老师被感动了。此时,我也才明白:我们训练的间隙,轩为什么会经常失踪一会儿。

舞台经验丰富的轩,语音上却总是有几个问题,纠音纠了好多次,有几个还是老样子。但轩没有气馁,练啊练,不断把自己的录音发过去给范老师纠音,往往一弄就忘记了时间。听轩妈妈讲,那一晚,轩一练就练到了12点。

今天我跟轩聊天,问他练习钢琴坚持了几年,他告诉我——8年,每天练琴,从不间断。这需要何等的决心和毅力啊,我叹服!

轩,认定一件事,咬定青山不放松,所以优秀!

那么小的孩子,能够坚持的背后一定有其家长的原因。

一了解,确实如此!

平时,轩练琴,家长没有指手划脚,远远不以打扰;

近段时间,为老师当钢伴,家长没有怨言,默默接送;

参加英语比赛,不断纠正读音,家长没有怒吼,静静陪伴……

一个普通家庭,能够让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学习钢琴,而且同孩子一直坚持了整整8年。

家长的毅力成就了孩子的坚持!

难道轩的父母不担心练琴影响了学业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一定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不同的解读:

人生的跑道至少有五条。

首先,人生的“跑道”不是唯一的。人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条跑道,但最主要的跑道应该是五条,也就是我们现在叫得很响的——德智体美劳。

作为一名学生,这五条跑道都要花时间跑,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学生都集中在第二条跑道——也就是“智育”这条跑道上。

家长的关注点、社会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智育”这条跑道上,其他的跑道都被忽视了。比如,有的孩子想要自己洗洗衣服,洗洗袜子,家长赶紧接过来说:“你不用管这个,赶紧抓紧时间去做数学题,去背英语单词去。”

于是,孩子们本来应该花在其它跑道上的时间都被花在“智育”这一条跑道上了。

每条“跑道”的起跑线不一样。

德智体美劳这五条跑道,每条跑道都有一个起跑线,但是这五条起跑线的位置其实是不同的。比如我们研究最多的“智育“这条跑道,无论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说,还是从教育教学的规律来说,最佳的起跑线应该是6周岁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设置为6周岁。因为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才开始具备了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

但现实情况是,大家拼命争先,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提前学习拼音、算术、写字等小学才要学的知识。2013年,教育部在小学推行“零起点”教学,严格接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正是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智育跑道“抢跑风”。

相比“智育”这条跑道上大家竞相抢跑的“热闹”景象,另外几条跑道的“起跑线”则要冷寂很多。一方面,研究者对于这些起跑线应该设置在什么位置缺少必要的研究;另一方面,家长们则有意无意地在这条跑道上纷纷延迟起跑。

比如劳动这条跑道,我觉得起跑至少应该在三岁以前,其实一两岁就可以开始了。自己学吃饭,学着整理自己的玩具,学着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等,都算劳动。

但现实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追着喂饭,三岁的时候跟着收拾玩具,五六岁的时候帮忙穿衣服……所以才会有小学生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的新闻。劳动这条跑道,起跑线被向后推迟了好几年。

体育的情况也差不多。对小宝宝来说,哭、翻身、爬行……都是运动。所以,体育的起跑线其实出生之后就开始了。但是这条起跑线同样被忽视,现在很多孩子都缺乏必要的运动,跑步不协调,跳箱跳不过去,甚至爬过去都会摔倒受伤。现在的孩子因为太缺乏运动,身体的平衡感、灵敏度、协调性都大大降低,一动就特别容易摔跤,而且摔跤之后也特别容易受伤。

德育、美育的情况也大同小异。现在非常提倡胎教,很多准妈妈都在身体力行进行胎教。胎教的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和美育,比如听莫扎特的音乐、领略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读一些励志有哲理的书籍等等,说明德育的起跑线在出生前就开始了。但可惜的是,“优生”之后似乎大家却忘记了“优育”过程中德育美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当然也希望培养出的孩子自信、阳光、快乐、有毅力,会审美,有特长……但重中之重还是要学习成绩好。

到底哪条跑道最重要?

虽然大家最关注的跑道是智育,但这五条跑道之中,恰恰智育这条跑道对其它跑道的促进作用是最微弱的。哪怕孩子在智育这条跑道上跑得再快,也很难带动孩子在其他跑道上的表现。反之,在其它四条跑道上跑得快,则会明显促进孩子在智育这条跑道上的表现。

举个例子: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我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得好,所以我就特别乐于助人,跑步速度就特别快、劳动能力就特别强……相反,我们倒会不时听到复旦大学硕士生投毒、高铁上博士霸坐等令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的新闻。

但是,其它跑道对智育跑道的促进作用却是有很多研究和实践证明的:

比如体育。已经有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在运动时会分泌出一种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发育的物质,会直接作用于大脑。此外,运动带来的多巴胺会让人感觉身心愉悦,还能够间接提高学习效率。

再比如劳动。哈佛在一项长达75年的著名研究中发现,那些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人到中年时,他们的失业率、犯罪率,甚至是离婚率,都低于小时候不做家务的孩子。明尼苏达州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那些从小(2-3岁)就开始做家务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些研究成果都不难理解。以整理玩具为例。孩子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需要分类,需要归纳,需要整理,这个过程中不仅小手在动,小脑袋也在动。建立了分类整理的思维模式之后,孩子以后学习知识的时候也会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这对知识的提取非常重要。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我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塞在一个大柜子时,我每次要找衣服就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我按照不同季节,按照上衣、裤子、袜子等不同种类分类摆放,羊绒衫都挂在这里,滑雪衫都挂在那里……这样找衣服就很快。知识提取也是一样,有了归纳整理的习惯,每次要提取相关的信息就很快,表现出来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

还有美育。美育从胎教开始,更应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它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强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可能形象思维能力更强,学习几何等科目时可能会有帮助;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可以更快地理解数学和科学的概念……像爱因斯坦、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屠呦呦等等,这些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都很热爱且擅长音乐。

尤其是德育。我们都知道,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放在“树人”前,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不是其他,就是德行与品格。立德是树人的根基。

以课堂教学为例说道,课堂教学有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人就像栽苹果树,知识能力相当于苹果,过程方法相当于苹果树的干枝,情感态度价值观则相当于我们看不见的土壤下的根。

苹果每个人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都希望苹果长得大,一看情况不对,马上打点药水,苹果就长大了,好看了。但如果根系不够发达,枝干不够茁壮,我们再怎么围着苹果花力气,也只能让苹果面子好看一点,吃起来却味如嚼蜡。

要想让苹果长得好,必须苹果树要枝繁叶茂;要想苹果树繁茂,必须根系发达。所以,教育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为树人的立德根基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水分给树根;提供充足的阳光给枝叶,那么苹果自然而然就长好了。

“五道”并重的意义在于让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与能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不是扼杀个性,而是为个性发展奠定正当而厚实的基础。

轩这么优秀,或许是家长对“五条起跑线”都关注吧!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