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小柴胡汤

 谷山居士 2021-09-29

图片

少阳二1

伤寒五六日,中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炙, 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栝蒌实涤瘀而清烦。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益气生津,清金而止渴。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芍药泻甲木而清相火,息风燥而止腹痛。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牡蛎软坚而消痞硬。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泻水而去湿,湿去则木达,悸动自安。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桂枝解太阳之表邪。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五味干姜降逆气而止咳

(加五味子敛肺,降逆止咳。加干姜是何意?也降中气之逆吗?少阳本为阳弱之经,应是温中之义。五味子敛肺)

伤寒五六日,又中风邪,此在太阳,即风寒双感,桂麻各半证也。风寒在表,逼遏少阳经气,于是少阳病作。少阳经在太阳、阳明之里,三阴之表。表则二阳,故为半表,里则三阴,故为半里。半表者,居二阳之下,从阳化气而为热,半里者,居三阴之上,从阴化气而为寒。

      人之经气,不郁则不盛,郁则阳盛而生热,阴盛而生寒。经气郁迫,半表之卫,欲发于外,营气束之,不能透发,故闭藏而生表寒,半里之营,欲发于外,而卫气遏之,不能透发,故郁蒸而生里热。盖寒伤营,则营束其卫而生表寒,及其营衰,则寒往而热又来矣。风伤卫,则卫遏其营而生里热,及其卫衰,则热往而寒又来矣。一往一来,胜负不已,此所以往来寒热也。少阳经脉,下胸贯膈,由胃口而循胁肋,病则经气郁遏而克戊土。戊土胀塞,碍胆经降路,经脉壅阻,故胸胁苦满。戊土被贼,困乏堙瘀,故默默不欲饮食。甲木既逆,相火上燔,而戊土升填,君火又无下降之路,是以心烦。胃土上逆,浊气不降,是以喜呕。或相火熏心,而胃未甚逆,是以心烦而不呕。或相火刑肺,是以渴生。或土寒木燥,土木逼迫,是以腹痛。或经气盘塞,而胁下痞硬。或土湿木郁,心下悸动而小便不利。或肺津未耗,而内不作渴。太阳未罢,而身有微热。或胃逆肺阻,而生咳嗽。凡此诸病,总是少阳中郁,表里不和之故。小柴胡汤,柴、芩,清半表而泻甲木,参、甘、枣,温半里而补己土,生姜、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半表之阴虚,则自阳明之经而入于阳明之腑,半里之阳虚,则自太阴之经而入太阴之脏。小柴胡柴芩清泻半表,使不入于阳明,参甘温补半里,使不入于太阴,则邪解于本经,而无入阴入阳之患,是之谓和解表里也。盖木病则传土,所谓病则传其所胜也。《素问》语。少阳与阳明、太阴为邻,防其克土而传阳明,故以柴芩泻半表而清阳明,防其克土而传太阴,故以参甘补半里而温太阴,于是表里双解矣。

1  伤寒五六日,中风,此是有汗出,都是皮毛病,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此是太阳经病,内传少阳,而为少经病,小柴胡汤证。足少阳甲木,化气于手少阳三焦相火,太阳之表寒,闭其少阳之相火,相火内郁,则外蒸皮毛,寒热相争,则寒热往来也。皮毛伤寒之外闭,所以伤寒五六日,相火内郁之外蒸,又言中风也。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此是少阳之相火,外蒸皮毛之表寒也。剩下的就都是症状,不在多解。

2  研究一下小柴胡加减。

一,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少阳相火,上逆不降,必见心烦,而不呕吐者,胃气不逆,所以减半夏之降逆,人参之补中。火气上炎,必刑肺金,加瓜蒌涤痰而清烦。

二,若渴者,相火上刑,肺津枯燥,去半夏之降胃,加人参之益生以生津,而瓜蒌根者,清肺生津,止渴润燥。

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以泻相火之上旺,加芍药行血,升乙木下陷。甲木上逆,必乙木下陷,相火上逆而外泄,则乙木虚陷而克土,则见腹痛。此是相火虚之象。

四,若心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以消痞满。

五,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以泄火,加茯苓以泄湿而升达乙木。此仍是相火虚,变生湿象。

六,若不渴,外有微热者,此是表寒不解,经阳之郁热,去人参之补中,加桂枝以解表,通经解肌,以解表寒之凝涩。

七,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五味干姜降逆气而止咳。

少阳三2

血弱气尽,腠里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之病,缘太阳、阳明之经外感风寒,经气郁勃,逼侵少阳。少阳之经,因于二阳之侵,血弱气尽,腠里开泄。二阳经邪,因而内入,与本经正气,两相搏战,经气郁迫,结滞胁下。少阳之经,自头走足,脉循胁肋,病则经气不降,横塞胁肋,此胸胁苦满,胁下痞硬之故也。正气病则正亦为邪,阴郁而为寒,是为阴邪,阳郁而为热,是为阳邪。邪正分争,休作有时,此往来寒热之故也。分争之久,正气困乏,精神衰倦,静默无言,饮食不思,此默默不欲饮食之故也。脾脏胃腑,以膜相连,一被木邪,则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脾气既陷,则肝气抑遏而克脾土,其痛必在下部,此腹中作痛之故也。胃土既逆,则上脘填塞,君火不降,浊气涌翻,于是心烦而喜呕吐。胃土逆则邪高,脾土陷则痛下,痛下而邪高,此心烦喜呕之故也。是皆小柴胡证,宜以主之。

邪气入内者,正气病而成邪,是即邪气之内传,非必风寒之里入也。

图片

1 伤于外寒,太阳与阳明,二阳经气之郁勃,逼侵少阳。少阳相火之外蒸,即为上条之中风,汗出而火泄,血弱气尽,腠理开泄 ,寒从其类,二阳之经邪内侵,少阳本经之正气,两相搏战,经气郁迫,而不顺降,则结于胁下。少阳之相火,与二阳之经寒,正邪相争,休作有时,则往来寒热。甲木相火外泄,血弱气尽,故乙木虚寒而痛下也。

(原文)分争之久,正气困乏,精神衰倦,静默无言,饮食不思,此默默不欲饮食之故也。脾脏胃腑,以膜相连,一被木邪,则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脾气既陷,则肝气抑遏而克脾土,其痛必在下部,此腹中作痛之故也。胃土既逆,则上脘填塞,君火不降,浊气涌翻,于是心烦而喜呕吐。胃土逆则邪高,脾土陷则痛下,痛下而邪高,此心烦喜呕之故也。是皆小柴胡证,宜以主之。

(重点之理)邪气入内者,正气病而成邪,是即邪气之内传,非必风寒之里入也。

2  外感之邪高,少阳甲木之克土,痛下脾陷而乙木贼克,因于外感病,甲乙二木合贼中土,所以少阳病,有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皆中气之药也。黄芩泻降火以降胃也,柴胡解经气之结滞也,疏木以建中,和解阴阳之义。

论:我的概念里,小柴胡汤是外感病,而实际很多医案,治疗很多内伤杂病都用小柴胡也有神奇的效果。在网上还看到过一句话,行走江湖,就用小柴胡,小柴胡一方,就能治很多疾病,为什么都这么抬高小柴胡汤,但看看小柴胡的配伍,全是中气药,就理解了为什么能治疗很多病了,就是握中气以调升降。而真实的小柴胡汤剂量,半斤是125克,柴胡偏凉,没有寒热往来的少阳证,很少用到。为什么被抬高,就是中气药多,能调和三焦。

3  备注:伤寒五六日,中风开头这句,转载,徐灵胎注解的也很好,很容易懂。

    少阳自受寒邪,阳气衰少,既不能退寒,又不能发热,至五六日,郁热内发,始与寒气相争,而往来寒热,一也;若太阳伤寒,过五六日,阳气始衰,余邪未尽,转属少阳,而往来寒热,二也;风为阳邪,少阳风木,一中于风,使往来寒热,不必五六日而始见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