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儿时琐忆(10) 拐磨 ||章永海

 一犁_书馆 2021-10-03

        在我童年时代,上世纪的40,50年代,大多数农村人家自己种粮自己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加工也都是一家一户自己解决。记得那时候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就是磨——又称石磨。

       那时候,有一种专门给人加工粮食的磨坊,使用的也是石磨,比较大,直径在1.5米到2米不等,一般是用驴拉的,加工好以后,客户按量给加工费。极少数不饲养牲畜的人家也可以用麸皮抵加工费。不过绝大部分人家还是在家自己加工,所以那个时候多数人家都有磨,比磨坊的磨小得多,习惯叫小磨。对应的,人们把磨坊的磨叫大磨。当时我家就有这样的小磨,安放在院前过道的东边(西边是牛屋,中间是走道)。磨安放在磨架上。磨架形似没有桌面的长方形条桌,粗壮,结实。磨架接近中部的地方有四颗粗矮的磨丁,磨的底盘就固定在四颗磨丁上。一般小磨分上下两盘,直径大约50——60公分。下盘墩在磨丁上,是固定的。中间装一固定的木质磨脐,上盘的下面中间有一个圆洞,正好套在下盘的磨脐上,使之可以转动。上盘正面装一F形木质橛子,F形的两个橛子分别固定在磨盘的两边,F形的长头处留一圆洞,供磨担头部的磨嘴子伸下去,以便带动上磨盘围绕下磨盘上的磨脐旋转。上磨盘旋转时靠近拗磨人一侧有一个直径约5——6公分的圆洞,供添加粮食用的,称之为磨眼。另外还有两个主要配件:磨担和磨撑。磨担长约1.5米左右,是一根直径6——7公分尾部分杈的木棍。磨担的头部呈T字形装一磨嘴,可插入上盘磨橛子的小圆洞内。磨担分杈的尾部需装一根刚好供人手握的横木。磨撑是一根1.3米左右(正好到人的胸部稍下一点)直径5——7公分尾部有杈的木棍。使用时磨称的分杈正好杈在磨担尾部的横木上。

       下磨盘的上面和上磨盘的下面分别有纹理互相交错的齿沟,称之为磨牙。将粮食粉碎成面粉或糊状,靠的就是磨牙的搓捻作用。时间长了,磨牙会变得相对平滑,搓捻作用就差了,这时候就需要锻磨。那时候有一种职业就叫石匠,俗称“锻磨的”。肩上背一个搭裢,走乡串户揽活儿。搭裢的前面装着许多大小型号不同的錾子,凿子。搭裢的后面装一把锤子。他的锤子可不一般:锤头的一端有一个牙口,可以装上錾刀,用来敲击磨的齿状沟,将相对平滑的磨齿重新錾得有崚有角。錾刀敲不到的旮旮旯旯,再用凿子细緻地找补一番,基本上就完成了。磨主付了工钱,他就收拾好工具,将搭裢甩上肩,一路喊着“锻磨啦!”,再去寻找下一个主顾。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几乎天天拐磨,多数是拐玉米糊糊或小麦糊糊,农村做稀饭的原料。母亲吃过午饭以后就把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煮稀饭用的玉米或小麦用水泡着,待到傍晚干完农活回来,就招呼我哥哥或嫂子拐玉米或小麦糊糊。有时候我姐姐也能拐。我长到十四、五岁以后,也是经常拐磨的。
       除了几乎天天拐煮稀饭的糊糊外,有时候遇到下雨天干不了农活,妈妈就会招呼家里人拐面粉。有时一拐就是一整天。拐的面粉非是两种: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粉。

       拐磨是一件既用力气也需要技巧的活儿。而且两个人需要配合得很默契。后面的人负责推拉磨担,力气不可以太大,也不能大小。太大了往往造成上磨盘蹦出磨脐,很危险。太小了,当磨担与上磨盘的两个橛子正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会造成上磨盘静止而转动不起来。如果力气掌握得恰到好处,加上前面拗磨人的默契配合,那磨也就转动匀称而使人不太吃力。前面拗磨的人更要有技巧:左手握在磨担上,当磨担与磨的两橛子快要成一直线的时候巧妙地使上一点力即可使磨盘匀称地转动起来。同时,右手握一把勺子,挖上适量粮食,当磨眼正好经过胸前的时候,迅速地将粮食倒进磨眼並退回空勺。快了慢了都不行!

        顺便交待一下,拐磨的时候在磨架下面放一个大圆木盆,俗称拐磨桶。如果拐的是糊糊,结束后将上盘掀起与下盘错开架在磨脐上,用清水将磨盘磨架冲洗干净,再把拐磨桶里的糊糊倒在一个黄陶面盆里,把拐磨桶涮干净翻扣在磨上,工作才算结束。如果拐的是面粉,过一段时间需要把拐磨桶里的粉收集起来,用箩子箩一箩,面粉收起来,麸皮倒进未拐完的粮食里再一起拐。最后,剩下为量不多的麸皮就用作猪饲料了。一些不养家畜的人家,拐麦子时拗磨掌握量少一些,拐出的面粉不用箩,就叫連麸倒面。这种面做出来的饼咬在嘴里别有一番劲道与口味。章侠主席有一篇散文叫《小楷換得麦饼香》,写其用自书小楷与一梨(余萍)換连麸倒麦饼的故事,恢谐而风趣,值得一读,且可尝到连麸倒麦饼的味儿。
点击可看:小楷换得麦饼香
       当时农村里人口特别少的人家还有一种更小的磨,其直径大约30——40公分,上盘只在边上装一根橛子,有一个磨眼。拐磨人一个人操作,左手握橛子,转动磨盘,右手握勺子向磨眼里添粮即可。当时很多生活在河湖上的漁民家庭,由于受狭小空间的限制,一般也多使用这种小磨。
       随着时代的步,石磨早就消失在城乡人们的生活视野里。但是,用石磨拐出来的玉米或小麦糊糊煮出来的稀饭味儿还会隐隐出现在我的齿颊之间,久久地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章永海,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淮安清江浦区人。196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期间曾任教初高中语文数学5年)。1978年起任淮安市永宁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2001年退休。退休后被聘任清河法院行风监督员,永宁小学、清河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5年因身体原因(耳聋)请辞。

期荐读

▼▼▼


【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儿时琐忆(2)农家肥 

儿时琐忆(1)粪窝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