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肠粘连医案、配方

 潇湘之子玄黄 2021-10-07

肠粘连是一种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是阑尾炎或盆腔手术后并发肠粘连的机会最多。肠粘连的严重程度与每个人对腹膜或肠管浆膜的损伤反应的敏感性有关。有的病人在完全清洁且极细致的手术后可发生广泛的粘连;有的病例在严重的腹膜炎后却可以完全不发生粘连;还有的病例初期有过较多的纤维性软性粘连,不久就能完全吸收;另有一些病例不仅没有被吸收,反而成为持久性的纤维膜样粘连或索带样粘连肠粘连临床较为常见,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膜炎症等损伤肠管所致,以屡发腹痛,时有腹胀或肠型,能进食而无呕叶为典型特征,属中医学“腹痛”、“肠结”范畴。肠粘连病人的症状可因粘连程度和部位而有所不同。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打嗝、大便干燥等,故多从通腑行气,活血化瘀入手治疗。

【临床应用】

宋氏用本方加味治疗肠粘连及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38例。其中一般性肠粘连22例,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16例。处方:小茴香9g,延胡索9g,没药9g,生蒲黄9g,炒五灵脂9,桃仁9g,川芍15g,赤芍15g,当归15g,肉桂6g,芒硝6g,木香6g,大黄(后下)12g,甘草3g。水煎服,每天1剂。若伴有炎症者加金银花、败酱草;疼痛较剧者加生白芍、甘草;大便干结者,重用大黄,加莱菔子;食欲不振者加白术、焦山楂;腹胀满者加厚朴、枳壳、青皮;体虚者去五灵脂,加党参、黄芪。治疗效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1年无复发)23例,好转(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复发次数明显减少)13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2例5

【病案举例】

1.范某,女,25岁。患者于2001年4月初作剖腹产术,术后10余天,感腹胀、腹痛、排便不畅,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经住院保守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出院。但1月之间,腹胀痛等症状反复发作3次,皆用保守治疗而愈。5月15日患者再次发病,邀余诊治。诊见:患者下腹部疼痛,按之痛甚,腹胀满,腹部可见肠型,扪之软,无反跳痛,听诊闻及气过水声。患者时感肠内气体冲窜不宁,时作时止,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舌质稍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诊为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证属血瘀肠膜,腑气不畅。拟少腹逐痕汤加减治疗处方:小茴香9g,延胡索9g,没药9g,生蒲黄9g,炒五灵脂9g,枳壳9g,大黄(后下)9g,炮姜12g,川芍15g,赤芍15g,当归15g,焦山楂15g,肉桂6g,芒硝6g,木香6g,甘草3g水煎服,首日2剂,频频服之,以大便畅、腹痛减为度,以后每天1剂,分2次服。首日服药2剂后,便畅,腹痛大减。继服5剂,诸症悉除,上方减大黄为6g,芒硝3g,继服20余剂,告愈。随访1年无复发

2.周某某,女,26岁,工人,1983年12月15日就诊患者1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某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经常突发脘腹绞痛,经胃肠钡透摄片、诊为肠粘连每因感寒诱发,曾肌肉注射胎盘组织液、糜蛋白酶及多种解痉镇痛药,叠治不效;投理气止痛之剂,偶能缓解,病终未愈。就诊时的症状为:右侧少腹疼痛频作,状如针刺,痛甚恶心呕吐,腹部隆起,可见肠型,肠鸣音增强,右下腹可触及3cm×4cm包块,轻微压痛,固定不移,局部冰冷,施热敷揉按而刺痛趋缓,面白,形寒神疲,四肢厥冷,舌质淡边布瘀点、苔薄,脉沉弦涩。此素体阳气不足,复因手术损伤脉络,致寒瘀互结少腹,邪留肠腑,传导受阻,不通则痛矣治当遵六腑以通为用,投少腹逐瘀汤加减以活血祛瘀,温通散寒。处方:肉桂(焗)6g,小茴香6g,川芎9g,干姜9g当归尾10g,桃仁10g,红花10g,延胡索10,失笑散(包煎)12g,赤芍12g,白芍12g,炙甘草5g,制乳香5g,制没药5g。日1剂,浓煎,早晚各服1次。服药8剂,全身初感烘热,继则微微汗出,手足觉暖,脉来和缓有力,腹痛衰其七八,惟仍形寒畏冷,包块仍可触及病势初减,阴寒尚盛,寒瘀未得尽化。遂酌加附子6g,香附10g,以增其温散之力,守方服至18剂,腹痛、包块消失诸恙告愈,钡透摄片复查未见异常。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3.王某,女,24岁。1996年8月16日就诊4个月前行剖宫产术,术后半个月至今,右下腹部时有刺痛,平素尚可耐受。时或腹痛大作,矢气或大便后,腹痛始缓解。西医按术后肠粘连,予消炎、解痉、通便诸法,终无良效,建议中医治疗。诊见右下腹部压痛不移,无包块,舌暗边有瘀血点,苔白,脉弦。B超示:肠胀气。血常规无异常。

证属少腹瘀血阻络(术后肠粘连)。以少腹逐瘀汤加减:炒灵脂、生蒲黄、桃仁、木香、乌药、槟榔各12g,桂枝10,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各18g,厚朴、炒莱籽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便畅痛止。上方去生大黄,继进6剂巩固疗效。并嘱注意饮食调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行。随访至今无复发

4.李某,男,41岁,干部。1978年5月14日初诊。于1977年9月中旬因患假性肠炎小肠狭窄行手术治疗。术后即腹痛腹泻,日行4~5次。经治疗,痛泻减轻出院。7个月来每于黎明前寅卯之时泻1~2次。泻里急腹痛、痛处不移,多为糊状便,有轻微后重感。便后即觉畅快。大便镜检正常。西医诊断为:肠粘连,肠功能紊乱。曾服四神丸、苓桂术甘汤、桂附之类少效,形体日渐消瘦。查其腹痛拒按,舌质淡红边尖有瘀点、脉弦细涩。综其病因、脉证,乃瘀血晨泻欲疏其流,先凿其源。崇王氏少腹逐瘀汤加味:黄芪15g,白术19g,赤芍9g,红花6g,当归6g,五灵脂9g,蒲黄6g,延胡索6,没药6g,肉桂5g,小茴香9g,干姜6g。服2剂,腹痛稍减,晨泻仍行二诊上方再进4剂,腹痛轻,大便转稠厚。药既中病,不必更方。继续服12剂则大便成形而告愈。3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医林改错》云:“五更天泻三、两次,古人名肾泻,言是肾虚,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之不效,常有三、五年不愈者病不知源,是难事也。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用此方逐总提上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三、五付全痊愈”。本案因瘀血阻滞,血病及气,气血瘀塞,气化不行,传导失常天明之时,因阳气鼓动,故泻前里急腹痛,有紧迫感。运用少腹逐瘀汤血活气和,旋转自若,气机化而水湿行,不止泻而泻止王氏所言其理似玄,然其法可取。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