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小柴胡汤——胁痛,胆囊炎

 铁毛l 2021-10-13

图片

113胁痛——赵明锐医案

尤某,女,50岁。患周身游走憋痛三年多了,但仍能支持一般家务,唯月经前较重。近一年多来日有发展,两胁部尤其疼的厉害,步履艰难,稍一行动即需家人扶持,咳嗽、吸气、翻身转倒疼的咬牙切齿。就诊时胃纳尚佳,大小便均属正常。脉弦数,舌质深红,两侧沿有瘀斑,两胁下痛不可触。治以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丹皮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加减化裁,先后共服二十余剂,两胁疼痛基本消失,唯四肢疼痛未愈,但已不足为患,仍能操持一般家务。

按;胁痛出《内经》缪刺论等篇,胁痛证的发生,多与肝胆经之经气失调有关。因胁痛部位为两经之分野,即肝胆经络分布于两胁。本证的致病因素虽有十数种之多,但大都为精神刺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不通,因而发生胁肋疼痛。如气郁日久不愈,必然因气滞而进一步造成血瘀,瘀血停滞,经脉痹阻,此为气滞兼有瘀血。不论气滞或瘀血,皆以舒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为治疗之大法。如气滞明显,则以理气解郁为主,如瘀血明显,则理气兼化瘀活血。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治疗胁痛,既可理气解郁,又可活血化痰。经方发挥

论:此脉弦数,绝对不是外感之数。弦为木郁,数为相火上炎,所以舌质深红。注意在这个脉与舌象下,而主症病胁痛,这就是小柴胡汤证。

假设主症是口渴,小便不利,那就是八味地黄丸。如果是口渴与小便不利,那这个弦数,弦就是乙木陷陷,血枯而木燥,数就是相火不降,而这个舌红,就是通俗理解的所谓的阴虚舌。同样的脉与舌,而在主症不同的情况,就有两种不同的注解。

脉舌与主症,二者因人因病因时不同,都会有变,所以辨证,不是简单的事,药到病除的神医,自然很少,像黄师与四圣这样级别的圣人,屈指可数。普通凡人,都是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改变,取得一点进步。

黄元御医学研究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14胁痛————李宇铭医案

L,女,46岁,菲律宾人。2010-09-07左胁痛22年。左胁痛偶作,一周约发作1次。大便一周3次,时觉头晕,尿频,偶有小便尿不尽感,偶有心悸、口苦,每于行房后小腹痛,小便有尿不尽感,偶有胃中痛,无咳嗽,胸中有沉重感。有贫血病史。面色青黄。舌暗红,苔白腻欠润,脉沉弦。与小柴胡汤加减法三、五,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柴胡125g,党45g,生半夏45g,甘草45g,生姜45g(切),大枣30g(切),赤芍45g,茯苓60g.1剂。上药以水12杯,煎剩下6杯,去渣,再煎剩下3杯,分3次服;翻煎,   

以水6杯,煎剩下3杯,分3次服。

201009-08上药尚未服完,只服1剂中的两次后,左胁痛已除,停药后再作而较前痛轻,小便较畅顺,无心悸,无胃痛,无胸中沉重感。舌如前,脉沉细弱。嘱咐继续服完上方。

2010-09-17上药服后随访,诸症已除。《原剂量经方治验录

论:这个医案好,好在用小柴胡不难,难理解的小便不利。去黄芩泻火,加茯苓泄水,这小柴胡汤医案就好懂了。平时老看主证,而忽略了后面的加减法。

115胁痛——聂惠民

白某,男,40岁。1999111日初诊。主诉:胁下不适半年余,伴口苦不爽。观其面色晦暗,舌质暗,边有瘀斑,舌淡,脉沉弦。血脂检查:总胆固醇7.8mmol/L,甘油三酯5.4mmol/L,高密度脂蛋白0.5mmol/L肝脏B超提示:脂肪肝。辨证为肝郁脾虚,血行不畅,瘀积为患。治疗当调理肝脾,活血化瘀。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5g,炙甘草5g,炙鳖甲10g,炙黄芪15g,防风10g,炒白术10g,郁金15g,泽泻10g7剂,水煎服。

再诊症状大减,嘱咐患者一定坚持服药,使血脂调整到正常水平,以免后患无穷。患者坚持服药3个月,复查血脂正常,余无不适。

原按;中青年高脂血症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此年龄段高脂血症的治疗,导师常以调理肝胆气机为主,佐以祛痰活血,选方常用小柴胡汤与泽泻汤相合进行加减,名之曰柴泽汤。摘自:张秋霞,聂惠民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经方治验内分泌代谢病

图片

116胁痛——王乐平医案

孙某,女,58岁,201665日初诊。右胁肋痛半月余。现病史:面色暗,右胁、背及胃痛半月余,眠差,大便成形,舌淡苔薄,舌下有瘀点,脉细滑。中医诊断:胁痛(气滞血瘀)。治则:和解少阳,调畅气机,祛瘀止痛。处方:柴胡8g,黄芩10g,姜半夏10g,郁金12g,川棟子10g,制香附10g,党参10g,丹参10g,茵陈12g,干姜7g,连翘15g,大枣4枚,甘草4g,威灵仙12g5剂,水煎服,日1剂。

610日二诊:药后胁痛、胃痛、眠差诸症明显好转,现大便失调,苔浮腻,脉细滑。

    效不更方,原方加神曲12g5剂,水煎服,日1剂。经方证证实践录

图片

117少阳病胁痛——许叔微医案

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可忍,或作奔豚治。予视之曰:非也。少阳胆经,循胁入耳,邪在此经,故病心烦,喜呕,渴,往来寒热,默不能食,胸胁满闷,少阴证也。始太阳传入此经,故有是证。仲景云: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胁下满,干呕者,小柴胡汤主之。三投热痛止,续得汗解。【《伤寒九十论?证六十四》]

按语:少阳病兼太阳证,当和解少阳为法,续得汗解。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119胁背胀痛——刘渡舟医案

姜某,女,40岁。其人喜怒无常而善郁,近日胸胁及背部胀满疼痛,口中干苦,脉沉弦有力,舌质红苔白腻。此气郁不疏,少阳经气不和之变。

柴胡12克 黄芩10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党参6克 大枣5枚 炙甘草6

服药三剂后,口苦除,胁背疼痛消,但胸胁偶觉发胀。改服四逆散加黄芩、当归,三剂而安。临证指南


120肝郁胁痛——马永华医案

胡某,男,45岁,干部,数年前曾患无黄疸型肝炎,经休息治疗而愈,几年来每感疲劳,即发胸胁苦闷,肝区隐痛,食欲不振,食后腹满饱胀,全身疲息,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无热,大便正常,小便有时色黄,口苦,不渴,脉细微弦,舌薄白,与小柴胡汤,先服8剂,肝区痛著减,食欲稍,续服10剂,间日1剂,渐次复原。(马永华等.叶桔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96名医验案精选

与木贼克土,故有柴胡黄芩与半夏,胆胃俱降,合则两利,所以痛愈。

121胸肋痛(肋软骨炎)——赵明锐医案

郭某,女,20岁。左胸膺部疼痛数日,痛处日渐肿胀增高,肋骨突起。经用一般消炎药不能控制,数日后发展的更为厉害,痛处起足有小桃子大,身热、脉数、口干欲、胸满气粗。急投以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丹皮、青皮、陈皮、银花治之,日服一剂,共服十余剂,痛止肿消,突起的肋骨,于一个多月后逐渐平复。

按:本例患者发病迅速,数日间胸膺部之肋骨隆起有二公分高,掀肿、红、痛。前后曾用消炎止痛剂治之,病情不能控制,继续发展。而投以小柴胡汤理气、解郁,和解少阳之经,加当归、川芎、丹皮活血散瘀,消肿,青皮、陈皮助小柴胡汤以行气,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本病收效之捷,是因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为主,而病位恰在少阳之经,故调理经气,为治此病之本,标本同治,因而效显而速。

胸肋痛属现代医学肋软骨炎者,其发病部位大都在胸膺部,适当于少阳经脉分布之处,中医认为是凝热瘀血相凝滞于经脉为主要致病因素,其治疗原则,以舒解少阳之经,兼活血化痰为治本之法。经方发挥

论:这个胸膺与肋骨处有凸起,这个凸起怎么理解?是不是从枳术汤提纲理解。《金匮》水气三十二,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师解,水旺土湿,胃气上逆,壅阻胆经下行之路,因而痞结心下,坚硬不消,枳术汤,泻水而消痞,燥土而补中。此凸起者,也是胆经壅阻之病理,也同于经气不降而生瘰疬。只是病理不是水气而已。

图片

122慢性胆囊炎——陈宝田医案

李某,女,34岁。1979715日初诊。素患慢性胆囊炎,近日因饮啤酒1瓶后,心窝部胀痛明显加剧,腹胀尤甚,欲呕吐,2天未解大便,舌苔薄黄,脉弦,体温37.7℃C,此属少阳兼阳明证,宜和解少阳兼通阳明之实。投小柴胡汤加大黄3剂。复诊:服2剂后大便通,其他诸症随之而减。再进1剂体温正常,诸症消失。续投上方去大黄3剂,以善其后,叮嘱按胆囊炎的饮食治理,即不饮啤酒,少食或不食芋类和大头菜、韭菜等。经方临床应用

123急性胆囊炎——门德纯医案

芦某,女,58岁,右上腹部疼痛拒按,口苦、恶心、呕吐苦酸水、往来寒热、体温39℃,平时腹胀、背憋痛、便秘,脉弦数有力.B超诊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此类病证余常施以小柴胡汤加味,多有效验。处方:

柴胡12克,黄芩15克,半夏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片姜黄10克,金银花30克,芒硝6克,生姜9克,红枣4.水煎服三剂.

服后诸证基本消失、唯心口疼痛、喜温喜按,再给与桂枝加芍药汤三剂,疼痛消失,食量渐增,后以自拟化石丹服用,数年来安然无恙。《名方广用》

124右胁痛(胆囊炎)——俞济人医案

高某,女性,36岁。1年前曾患急性胆囊炎,当时经西医治愈。近1星期来右季肋下又作胀痛,痛甚放射及右肩胛部,嗳气泛恶,不思饮食,舌苔薄黄,大便溏薄,午后有微热。

  检查:巩膜无明显黄染,右腹上部触痛,肝脾未扪及。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稍高,肝功能正常。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治疗:用小柴胡汤加郁金、枳壳、陈皮各6克,赤芍、白芍、当归、香附各9克,共服药9剂而愈。(俞济人,论小柴胡汤证及临床应用之体会.江苏中医,1961226

按:胆囊炎的临床表现,类似中医少阳病。此例慢性胆囊炎乃出邪留少阳、经气阻塞而成,故予小柴胡汤平泻胆火、枢转气机,很快痊愈。经方临证集要

论:只有嗳气泛恶,就是知道是胃气不降,此理观生姜泻心汤提纲。本案是胆胃不和胆胃俱逆,不用生姜泻心汤,用的是小柴胡汤。

图片

125胆囊炎——姜春华医案

于某男,42岁。1972年胆囊造影,轮廓清楚,影宽3.4厘米;总胆管显影正常。肝功能正常,目前胆区胀,反射到两胁及后背两肩,头部两侧痠痛。

柴胡15克黄芩9克太子参9克姜半夏9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克白芍15克郁金30克山栀9克元胡15克旋覆花9克(包)方5

按:本例胆囊炎辨证亦属于少阳证,故以小柴胡汤加减,佐以郁金、山栀促进胆汁分泌,俾细砂容易从胆总管排到肠内,再排出体外。药后显著缓解。经方发挥与应用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