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学典籍浩如烟海循序渐进之一百三十四

 见青黄 2021-10-17

《道德经》明白四达上

本章是讲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

文章图片2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文章图片3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河上公注曰:“营魄,魂魄也。”《楚辞·远游》亦有“载营魄而登霞兮”的诗句。此处所谓“抱一”的“一”,就是指的“身”。 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人为万物之一类,自然也包含阴阳二气,那就是“营魄”(魂魄)。魂与魄的结合便有了人的身体和生命,魂与魄的相离便意味着人的死亡,所以老子十分重视“抱一”、“无离”。

文章图片4

两手一阴一阳相抱成圆为“抱一”,“抱一”表示为太极图式。阴阳属道冲之用,“道冲”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河图》之火上而水下,左木而右金。水火既济,木升金降,五行运行不息。

“魄”的本义是指古人心中的阴神,由于被认为依附在人身上,就被引申为指人的形体了,并有了“体魄”、“形魄”等说法。将“营魄”意解为“全身心”。人有时会精神和身体不合一这个事实情况,他这是在教人做事要认真专心,要做到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在心在。教导侯王要全身心投入到他的为政的工作当中,在其位谋其政,干一行爱一行。

文章图片5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说明生命之阴阳构成,生命之本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阐述道的本质,阴阳的关系。“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解释了生命的结构,阴阳的相互关系。三句话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生命本质和生命构成,营魄的本质就是阴阳,阴阳即属道冲之用,道冲之用即德也。故“能无离乎?”强调了“载营魄抱一”之“乃化成天下”的本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专,集中而不分散。气,精气,指生命的活力。专气,就是集中精气、排除杂念。这是一种宁静柔顺的状态,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今从傅奕本。

文章图片6

婴儿,这是老子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或形象),有两种含义,一是像婴儿那样的纯净、自然、无欲状态,另一种含义是像婴儿那样柔弱,出生地婴儿是最柔弱的,然而无论你是多强的人,都是从婴儿状态慢慢成长起来的。最弱的婴儿成就了最强的男人,你如果想最强,那就先回到最柔弱的婴儿状态吧,柔弱胜刚强。中医认为,婴儿是纯阳之体,寒热不惧,恶邪难侵,婴儿时期也是人的精气神最佳状态时期,尤其婴儿的肾精,抱元归一,天下莫能与之比。成年之后,肾门一开,元气就散了。

文章图片7

修行好的人,外观上看,就如婴儿一般,面色好看,白嫩如婴,身体柔软,有骨似无。而能做到这样的诀窍在于能够“专气”。中国古代有许多高僧仙道,修炼已成“鹤发童颜”,年寿超常,即此之谓。希望能像婴儿那样事事都专心一意,事事都柔弱顺从,一切凭其生理本能生活,毫无心知的作用。老子主张追求本性,归真反璞,由于年岁增长,成人的心智比婴儿发达,但却丧失了天真可爱的本性。

文章图片8

这里讲侯王要将其本身或者本人自身的特点、属性,抟,也就是捏聚、集聚至“柔”这一属性、特点之上。而“柔”正是《老子》中对于侯王所一再提出的德行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