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戛尔尼的使团出访与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燕山茶社 2021-10-25

十八世纪末,中英在广州就有少量的贸易往来。英国以工商立国,迫切需要扩大对华贸易,形成新市场和原料来源。但清政府以视英商为患,诸多限制英商的发展。

英方认为英国商人之所以受限制,是因为中国皇帝偏听地方官员的一面之词,才导致英商处处遭为难。为打破这种僵局,英王乔治三世的政府决定,趁乾隆皇帝寿辰的名义,派出使团,直接向中国皇帝面呈实情,并同清政府谈判,改善两国贸易。

而这次使团的大使便是马戛尔尼,斯当东为公使。马戛尔尼的赴华使团阵容庞大,包括了外交官、青年贵族、学者、医师、乐师、士兵、仆役和水手近七百人,浩浩荡荡。经历十个月的航行,于1739年7月到达天津大沽口,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一事,已成为世界历史的热门话题,国内外著述浩繁。而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皇帝》则为第一手的资料。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前,西方对中华的描写太富理想主义色彩,大多是不切实际的美言,而使团的全面考察,将这层虚幻面纱无情地捅破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英使谒见乾隆皇帝》主要表现在于,它用翔实的笔触,真实还原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本来面目,从各个方面把中国的落后具像化,比如物质贫乏、对机械工艺一无所知、对陈规陋习顶礼膜拜等等,这也为后面的中西的心理易势埋下了伏笔。

该书1796年在英国出版,1799年也在美国出版。而上海书店也引进了该书的中文版,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