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老桃核承气汤医案

 经方人生 2021-10-25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52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109 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药物组成

桃仁(去皮尖)12g,大黄 12 g,桂枝6g,甘草(炙)6 g,芒硝6g。

图片

作汤剂,芒硝冲服,服后当微利。五味配合,共奏破血下瘀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去,瘀热清,诸症自平。主治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

本方为张仲景所创重点方剂之一,不论是在临床上运用之广泛,还是疗效之可靠,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云:“此即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引入血脉以破瘀结也。

硝、黄、桃仁咸苦下降,佐桂枝、甘草辛温甘缓载之,使徐行入于血脉,导瘀血邪热由肠腑而去,故桂枝非为解太阳之余邪也。”

《医方考》亦称:“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大黄,行药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

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硝、黄,则人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治方之意乎!”

实验研究:桃核承气汤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大鼠明显降低血黏度,延长凝血时间,抑制纤溶剂,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聚,降低血糖、血脂,抗惊厥,泻下,抗肾衰,解热等作用。

本方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太阳病经证不解,病邪随经侵入太阳之腑,且其人平索少腹积有瘀血,今又热结于下焦与瘀血相搏,因而产生少腹硬满、如狂、发狂的蓄血证。

现代常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用药心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邓教授经验,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制成逐瘀通腑灌肠液,每日1次,保留灌肠治疗 60 例颅脑损伤患者。经初步临床观察,本方对预脑损伤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显著。

图片

逐瘀通腑灌肠液是邓教授经过多年临床总结形成的经验方,主要药物有大黄、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当归尾、牛膝、牡丹皮、水蛭、土鳖虫、芒硝、甘草等。

方中大黄攻下积滞兼有活血化瘀功效,桃仁活血逐瘀,共为君药;牛膝祛瘀血、引血下行,芒硝助攻下通腑,为臣药;红花、赤芍、当归尾、丹皮、地龙助君药行气活血祛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之使药。

诸药配合,共起逐瘀通腑、行气活血之功效。制作时先将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当归尾、牛膝、牡丹皮、水蛭、土鳖虫、甘草等药置多功能提取罐另加热水提2次,为时2小时,后合生大黄加热水提半小时,过滤,加人芒硝拌溶,每瓶 150 ml。

【验案举例】

邱某,产后六七日,午后发热,既而但热不寒,少腹感觉胀满。自恃体壮,不以为病。病数口张益甚,其夫始来邀诊。

询之,产后三四日恶露即止。遂与桃仁承气汤,晚间进药,至夜半腹中痛不可忍。约2小时后,排下脓血极多,次日往诊,其病快然如失。

产后恶露团止过早,残败之血内留,瘵积而化热,致发热、少腹胀满,下焦都血之证备矣,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療热,瘀热一尽,则“其病快然若失”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