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山物语:又说“呼吸”

 空山茶话 2021-11-01

器有专擅,人有专攻。

上次“呼吸”一文,引得一位素来只是“点赞之交”的朋友非要拉着我再念叨念叨那——呼吸。

想必人家是此前有所研究、有过思考后才会如此笃定要给我讲讲的。于是便约定择日登门拜访,——还指明要我带好茶!如此嚣张,不是别人,正是“汉府琴院”的青年才俊——曹昊老师。

好茶还是有的,但看来这架势是要大聊特聊啊,——那茶水是得跟上……

简短截说,聊了一上午。由表及里,从内到外,发自肺腑,热热乎乎,一点不剩,全倒了出来,——聊完了。

我是带着笔记本去的,记了好几页,——幸亏带了笔记本……

曹昊兄的确能说,两片嘴唇上下翻飞,还时不时就一口早起没来得及吃的煎饼,或一口茶。

关于“呼吸,他思考得的确深入、系统。溢美之词(略),直接分享干货——

呼吸有很多种,而且都需要反复体证

呼吸方式有很多种,除大家熟悉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外,还有逆式呼吸、后胸呼吸法、胸腹一体呼吸法、小周天呼吸法等等,而无论修习那种呼吸法都是需要去反复感受,反复体悟,——这一点他多次重申。因为修习特定的呼吸法相当于是在培养一种新的习惯甚至本能,哪种习惯不需要反复积习?

懂他的意思,而在修习过程中又会将涉及到下一个重点……

专 注 力

对于这类偏重体证、体悟的技法,专注力是很重要的。那专注于什么呢?专注于感觉,——专注于那种对的感觉。回到我们各自的领域,他吹尺八,我泡茶,——对的发音感觉是需要专注的对象,而不是尺八的角度、位置、唇形等具体动作;茶体正确的析出状态(茶感)是需要专注的对象,而不是投茶量、水温、坐杯时间、手法等细枝末节。很多人专注错了地方,故久而未成。

其实专注对了地方,有了持续的正反馈,专注力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

气息的循环对身体的整体影响

喝茶时他嗅到了茶香,于是顺便提到了气味对于呼吸乃至身体的影响。

肺泡连接毛细血管,是交换空气的器官,而肺包裹着心脏也是离心脏最近的器官。一口空气被吸入肺中,将氧气代入血液,再运送至其他器官或肌肉处使用,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以呼的形式排出体外。整个循环过程用时最长28分钟,而作用于目标处则只需一半的时间,14分钟即可。这还是最远端,更近之处用时更短。所以说气息是作用于身体最快的方式之一。

更近一步,香气并不只是愉悦了鼻腔,而是在调适整个身体;负面气息也不只单单难为了鼻子,而是整个身体。之前同佳林老师(青云香学广西院长)交流时也谈到过这个问题。

至此发现,我以前对气息的认识还没有很到位,它可发挥的空间还是蛮大的,——比如情绪引导……

又回到饮食上来,茶香与食物香气都是很重要的,不只要有,还要让闻到的人心旷神怡,为之后的进食、品饮做好全身心的积极准备(预热)。

若按此理,那一些香气对身体也是有调理功效的,——精油好像就有这方面的应用。

中医、武术呼吸法

更进一步,呼吸就要上升到“吐纳”的认识高度了。曹不仅抚琴吹竹,还习内家拳并涉猎中医。而吐纳就是中医、武术对呼吸的更高级理解。

如果说“呼吸”是就空气、氧气来讲的话,那么“吐纳”则是针对“气”这个更为抽象,更具涵盖性的概念而言的。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空气呼吸,而是一种能量的摄取方式。

后胸呼吸法——蓄力

他提到了一种我姑且称之为“后胸呼吸法”的技术,——有别于之前的“胸式呼吸”,——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个名词,之前王德顺老师在他的人体雕塑表演中,为了让观众看不出呼吸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此前我所理解的胸式呼吸是直接将空气吸入胸部,但我没再把胸分出前后。回想当初应该只是吸至前胸了,导致紧张、僵硬之感。而当我学着把气吸至贴近后背的后胸部位时,一切都变了……

如拉弓蓄力,专注于的,随时可发,毫无僵硬感。他说猫科动物扑食前都是这种状态。

这种“后胸呼吸法”有提神,提升专注力的作用;而“腹式呼吸”则气向下行,更容易使人放松。

看来从前的“胸式呼吸”也是错了……

任督循环呼吸法

又一种更复杂的呼吸法,以任督二脉的小周天线路运作,详述从略。但这就是一种胸腹一体式呼吸法,——把整个身体想象成为一个大气腔。

停    顿

曹昊问我:“你有没有注意到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

“注意到了。”

“连续的呼吸之间,停顿的意义是什么?”

“……说实话,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说。

“停顿很重要,呼吸间的停顿也很重要。”他提醒我。

我忽然意识到,“对啊,为什么需要停顿?好像很多事情的关键时刻都需要停顿……”

我们谈到了《弓道之禅》那本书。其中当作者在学习弓道时,张弓之后不是立即放箭,而是要有停顿的,——“停顿,等待那个对的时刻的到来……

吸——停顿(转化)——呼——停顿(休息)

这是我关于呼吸间的停顿所能理解到的,但停顿的意义远不于此。回头他文另述吧。

乐    境

在他吹奏尺八时,跟我提到了一个概念——乐境,不同于乐感,是基因不同器乐、声乐语言在内心构建出的音乐意境

这个概念很到位,开汤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姑且叫“汤感意境”吧。看来在这个层面不同领域间也都是相通的,它或许是各领域间建立连接的桥梁。

————

最后,对于日常呼吸曹昊给了四个字的建议——气疏韵长

用席间的一句话结尾吧:

人这一生,就是那一吸一呼的事情……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友情推荐“古韵龙吟 · 汉府琴馆”公众号

相    关    链    接
空山物语:也说“呼吸”
新贵论:从《“物”的崛起》说起

申瑞老师
(开汤品鉴教学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