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涪陵”

 南歌子鱼 2021-11-17

-2017,重庆-

“坐慢船,由重庆顺流而下,我来到了涪陵。这是一个温暖、清爽的夜晚,在1996年八月的尾声。”这是美国作家何伟《江城》的开篇。

大概三周前,在一个无比颓废且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一个初夏的傍晚,我开始看这本书,没多久便被他温暖而平实的叙述吸引了。何伟,一个美国人,在中国涪陵,这个被叫作“江城”的地方当了两年的志愿者,他正尝试着走近并了解他身边肉眼可见的涪陵人……

Peter Hessler

那是上个世纪的中国,二十年前,重庆还没有被这样妖魔化,高楼大厦也远不如今天这样四处林立,棒棒大军们正盘踞在整条街引发热议。而美国人何伟,就这样来到位于三峡库区的腹部,那是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那里,有一个尚不发达甚至很闭塞的小县城——涪陵。

二十年前,何伟正拿着每月1000块的工资,周围的人们时常拿他与大山相提并论(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熟悉的外国人);他在课堂上的每次讲话都被记录在册;他去的旅馆时常会遭到各种名目的突击检查;人高马大的他与同伴一旦出现在涪陵城内,势必会引来一番规模不小的围观.......

-作者何伟在涪陵-

以这样的身份想要深入涪陵腹部,对于一个完全不会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这显然太艰难了,然而何伟从来没有放弃过。事实上,这本书的可读性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原本,我以为这大概会是一本异乡人的游记,加上作者普林斯顿与牛津大学的背景,或许学术性会更强一点,然而并没有,他当真只是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感所思如实地记录下来,就像是一本诚意满满的日记。

评分好高哇!感觉不用我推荐了吧。。

然而,这又不仅仅只是一本单纯的日记。

你说它很生活,但它的确暴露了当时的中国残存的诸多问题,跟同龄的外国人相比,那时年轻的涪陵人的确背负了许多来自父辈的压力,他们是从文革的浩劫中成长出来的一代,关于政治,他们有太多的禁忌与桎梏;

你说它很严肃,但它的笔触却相当轻松有趣,写作过程中,作者完全把自己分裂成两个人,一个是涪陵人眼中的假洋鬼子何伟,一个是美国作家Peter。为了融入当地人,他甚至会采用一些小小的战术…..这些,无疑都让那个陌生的美国人何伟的形象逐渐生动而丰满起来;

你说它很简单,然而在阅读过程中,在那不紧不慢缓缓流淌的讲述中,我仍然感受到了一种平和与谦逊的力量。

初夏的清晨还没有那么燥热,脑袋放空的我就这样跟着作者的节奏慢慢进行下去,一抬头到正午了,突然觉得有些饿,才发现手中的书居然都翻完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正因为他没有戴任何有色眼镜来看待那个当下的涪陵,更没有任何偏见与讽刺,他只是如实地、冷静地、客观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外国人眼中的涪陵。

这样的感觉非常奇妙,因为我从没去过涪陵,然而现在我却通过一个外国作家二十年前的描述,一点点建立起关于涪陵的印象来,就好像穿越了二十年的时空在异地恋着涪陵,恋着重庆......

以上图片by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