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城》:读书笔记

 一然杂谈 2022-06-07 发布于山东

读何伟的《江城》源于和南方周末的一段缘分,这本书是它们非虚构写作课程中要求阅读的第一本书。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美国人何伟(原名:彼得·海斯勒)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重庆涪陵这个地方的一段经历,它大多以何伟在涪陵时的笔记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等到作者回到美国后,方才整理成册,出版面世。后来,《江城》一书还一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后续发展很有戏剧性。

看《江城》,主要是抱着学习如何进行非虚构写作的目的去阅读的。

写游历中国经历的外国人很多,但何伟的这一本可读性还是更强一些。这可能也同翻译者了解何伟的那一段经历不无关系。

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加之何伟的特殊身份,透过他的视角去看那时那地那人,批判、宽容、冲突和理解,格格不入以及入乡随俗,一切都显得复杂却又合理。他对于中国人的观察和思考会让读者有更多的视角去理解事物, 一个是代入作者(外国人)的角度,另一个是从国人的身份出发去体会那个年代的故事。这是很多书籍所不具备的,也是《江城》的特点所在。

另外,在非虚构写作方面,《江城》的形成过程对于想要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来说也有不少启发。比如作者做笔记的习惯,何伟无论去到哪里总会带着本子和笔,随时准备记录,正是如此,《江城》中才会引用了大量作者在中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否则,仅靠回忆,也很难将曾经的感触复原。

此外,《江城》的行文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将他在中国的重点记忆做了记述和评论。而且,内部的连接性也不是很强,章节之间可以说得上是分开的,如若不是一段完整的经历作为写作的背景,同时以时间的顺序将其串联,这样略松散的布局是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游记的。

如果仅作为日常读物来讲,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性,《江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或许他更为出名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更值得推荐。

《三峡好人》剧照

摘录:

1.这就是中国的方式。成功是预料中的,失败则要受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要么正确,要么不对,没有中间状态。

2.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告诉我,她搞不懂那样的事情,因为她只是个老百姓。作为老百姓,那是最大的好处——他们可以对什么事情都不负责任。在任何一个国家,普通公民都把自己称作“平民”,这是共通的,但中国老百姓的比例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实际上,你碰到的每个人都会这样描述自己,没有谁会说发生的那些事情跟自己有任何关系。

3.毛主席喜欢的就是革命,他喜欢搞斗争。人们都给搞穷了。而你越穷,就越容易让人控制。

4.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赋予每个公民稳定,这种稳定一向是通过国有的工作单位来维持的。

5.这个节日(春节)的历史远远超过圣诞节,但它的庆祝方式已经被简化成了对着电视观看舞台表演,读着这样的作业,真是令我沮丧至极。

6.在中国,讽刺和娱乐这两样都是具有风险的东西。

7.笔下的人物变胖了,作者有什么办法呢?“你看起来不错,”我就只说了这么一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