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高四书”之《产品型社群》(精要)

 亲斤彳正禾呈 2021-11-18

匠人精神磨产品

魅力人格生逼格

社交媒体聚粉丝

失控运营化社群

顺势而为大风口

一、产品:极致、简洁、情怀(审美主义时代)

(一)极致(用赤子之心做产品):

图片

乔布斯:如果你知道里面的线路板是整齐的,对这个机器的感情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产品就不一样。

黑色的iPhone在接缝切口处会留出一点白天,这是任何工艺都切不掉的,乔布斯居然让工人用人工的方式把白边涂黑。可见他对细节要求到怎样的程度。

倾注感情,做到极致,在小事情中,注入生命和情感,最后换发出来的力量,让人对作品产生敬畏感。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99分=-1,100分=0,101分=1,做到100分实际值是0,101分才算是天才,99分以下都是无尽的黑洞。

1.01365=37.8,1365=1,0.99365=0.03

极致≠完美

不求十全十美,但求单点极致;重点突破,点滴完善。

永远不厌其烦的改,越改越有温度感,越改就越知道下一步往哪里走,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图片

客户满意度(符合预期)

客户尖叫度(超出预期)—满意度的十倍

动态尖叫值—持久的尖叫

(二)简洁(人是懒惰的,做三秒就会用)

简洁并不是把现象层面的东西变少,而是从现象层面深挖下去。想要获得简洁,就必须要挖得足够深。

小白理论: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用户,从傻瓜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够不够简单。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都不是好体验。

e.g.:iPod不能有开关键;iPod Shuffle去掉屏幕;iPhone只有一个Home键。

图片

命名简洁、品类简洁、会议简洁、团队简洁。

(三)情怀(乔布斯: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

罗振宇:产品的本质是连接的中介,工业时代承载的是具体的功能,互联网时代连接的是趣味和情感。

爽胜过功能;酷是未来的体验方向。

功能已经成为基础;审美才体现价值。

明星代言能迅速把人气做起来,但明星走了,人气就走了,人气与品牌没有情感关联,情感是寄托在明星身上,没有寄托在产品上。

产品的人格化品牌时代。

不要强求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你,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这是一种情怀。今天的人们会尊敬一个伟光正的人,但不会爱一个伟光正的人,却会爱上不那么完美、有一些缺点和瑕疵的人。

产品与制造的区别:

制造是指与工厂、生产和材料相关的部分;

产品是指设计思想、创造附加值的能力,是心动感。

匠人精神: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这背后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高感性能力的族群:创造力、同理心、观察趋势、赋予意义。

优秀作品:非常苛刻的品味,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

(四)产品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1、营销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如果不懂产品,一定做不好营销。

坚持在一线做产品和设计,就是为了保持温度感。

把营销融于产品,产品就是广告。

2、技术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乔布斯:对创新没兴趣,我只关心伟大的产品。如果你关心的是创新的话,那你最后只会列出我们做了哪些创新,一、二、三、四、五,好像把这些东西堆起来就做成了好产品。(e.g.在诺基亚被苹果取代的那几年,诺基亚的研发费用是苹果的4~5倍)

必须首先从用户体验出发,继而再回头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

3、战略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创新者的窘境》: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会超过市场需求的速度;而当产品性能过度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发生变化。

图片

从正态分布到鲨鱼鳍分布

图片

产品周期:奇点—大爆炸—挤压—熵。

图片

今天的企业凭一款产品就可以横空出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小米手机、微信、余额宝就是例证。

用户则分为两类人:试用者和其他人。

二、社群

1、E=mc²:小质量可以产生大能量

社群势能=产品质量(增加最终产出,增加顾客数)×连接系数(用户的重复购买率、推荐率等指标有关系)

高势能:我相信你!我愿意追随你!

2、连接系数=lg(铁粉)

以用户来估值。

3、小米社群三步曲定位核心人群;O2O社群运营;参与感游戏)

⑴定位的人群越多,最后实际的市场占有率越小。定位越窄,最后得到的人群反而越宽。

如果全国人民每个人给我一元钱,我就发了,结果我一毛钱也赚不到;还有的定位是18岁以上到48岁以下的人都是我的用户,最后没有人是这个人的用户。

小米:手机论坛1000人—刷机换MIUI操作系统—找到100个人的第一批天使用户—小米社群的起点。

核心粉丝=早期使用者=狂热使用者=共同创始人

⑵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

对于传统厂商,产品售出之后与用户接触结束;而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售出之后与用户的关系才刚刚开始。

线上建立高势能,线下提供好产品,持续进步。

⑶功能—品牌—体验—参与

聚集集体智慧做大家能够参与的一款手机,把荣誉感化为一种动力。

图片

三、降维打击

(一)中间成本为零,如何实现营收?零广告费+零库存+零渠道费)

1、零广告费(社会化媒体&内容营销)

社会化媒体:2013年,小米新媒体团队有近百人,其中小米论坛30人,微博30人、微信10人、QQ空间等10人。小米没有打广告,而是建设了一直自己的媒体队伍。

内容营销:重点不是去占领用户的眼睛,而是占领用户的嘴巴——讲故事、真人秀,你的一切都是故事。

2、零库存(小米的F码,每周二12:00抢购)

黎万强:只见过撑死的企业,没有见过饿死的企业。

有时顾客完全满意,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在一个不确定性时代,你的势能高,人们就会主动与你发生连接,你的认知流量成本就会下降,你的连接成本也下降。势能越高,连接成本越低。

3、零渠道费

“互联网-”:减掉一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到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到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减到一切可以外部化的低效的内部交易,减掉核心能力之外的所有欲望冲动,减掉基业长青的春秋大梦。

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不是减法,是除法,减法的意思是在你原有的维度里减掉冗余;而除法的意思是把某个维度去掉。

(二)毛利率为零,如何实现盈利?

产品做精,价值链递延,实现二次打击。

小米:小米用生产成本或生产成本95%的价格来定价。当其他人还在卖硬件时,小米却仅仅把手机视为一个壳子,壳子里的软件才是它的利润来源。手机只是入口。米粉买的是手机背后蕴藏的调性。

图片

四、工业化时代V.S.互联网时代

(一)营销手段

过去,借助媒体建立连接;

今天,干脆把自己变成媒体。

(二)技术创新

工业化时代:中心性的创新,闭门造车、火箭发射式的研发模式。

互联网时代:“领先用户创新”,让用户充分参与产品研发,由产品最活跃的使用者来推动创新。

(三)木桶理论P.K.长板理论

工业时代(木桶理论):强调组织的成就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互联网时代(长板理论):最长的那块板决定你的成就

(四)产品周期

工业品时代:产品生命周期漫长,企业对变化的观察、预防有足够的时间,成心想把一家大企业做垮也是一件难事

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快进”年代,产品的辉煌期大大缩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一个既有优势“速朽”的年代

(五)好产品

工业时代:功能、技术、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时代:单点极致,超出预期,给用户惊喜,然后产生超越商业价值的强烈情感关系(情感体验)

(六)标准化P.K.灵性

工业时代:甩干桶,因为标准化,是杀死灵性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灵性回归,有温度、有情感、有味道

(七)生产与销售

工业时代:B2C模式,先生产出来再销售

互联网时代:先跟用户直接建立连接,再生产。先找到用户就不需要广告费,产品直接卖给用户,没有渠道费,没有库存

(八)连接用户的成本

工业化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巨大,不得不依赖广告

互联网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为零,产品本身就是广告

(九)品牌塑造方式

传统品牌塑造方式:明星代言、线下路演、媒体投放

互联网时代品牌塑造方式:CEO魅力、产品体验、粉丝社交

(十)归属感

传统时代:开发布会,给客户送礼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粉丝要自买门票,寻找归属感

精彩论述:

  • 功能成为标配,情感成为强需

  • 中间成本趋零,二次打击盈利

  • 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Netflix最为核心的理念是:“你能为员工提供的最佳福利,是招募优秀的员工,让他们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

  • 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

  • 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

  • 颠覆创新,用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

  • 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

  • 专注,少就是多。

一个降维化生存的时代,一个方生方死的时代,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一个超时空获取资源的时代,一个审美的时代,一个灵性回归的时代。

  • 不只讲功能,还重设计。

  • 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

  • 不只谈专业,还须整合。

  • 不只讲逻辑,还给关怀。

  • 不只能正经,还会玩乐。

  • 不只顾赚钱,还重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