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二 外篇 缮性

 修远兮 2021-11-19


本篇主旨是修心养性,所谓“缮性”,即修心养性之意。

作者认为,社会发展之后,道德日益沦丧,所以要进行道德上的修养。

人要“以恬养知”,即以内心的恬静来涵养生命的智慧,而不要步俗学之后,“丧己于物”。

分节导读:缮性即修缮保养心性。此节对以世俗学问、世俗思想来修缮心性的做法做出了批评,提出“以恬养知”的观点。)

用世俗之学修治性情,想要复归本性。

靠世俗之念规范欲望,想要明达事理,这真是蒙昧之民。

古时修道的人,是用恬淡涵养智慧。

虽有大智却不凭智慧行事,这就叫以智慧涵养恬淡。

智慧与恬淡相互调治,就可形成中和顺理之性。

各人能自我端正又能收敛自己的德性,德性就不会外露,德性外露,那么就必然会失去其本性。

分节导读:此节重点论述“存身之道”。当大道和世运都已丧失,复兴大道已无从谈起,人要关注的不是有所作为,而是如何保持心灵的宁静,端正自身,避免为世俗纷争所扰在追逐名利时丧失本性。)

古代的人,处于混沌茫昧之中,与世相处而能淡漠无为。

那时,阴阳调和宁静,鬼神不搅扰生活,气候变化与季节相应,万物不受伤害,生命不会夭折,人虽有智慧,却无处可用,这就是最纯粹的时代。

那时,人们无所作为而一切都合于自然。

及至道德衰落,到燧人氏、伏羲氏时就开始治理天下了,所以只能顺从人心而不能与天道合一了。

德性又衰落,到神农氏、黄帝开始治理天下时,只能安定天下而不能顺从民心了。

德性更衰落,到唐尧、虞舜来治理天下时,开始兴起教化之风,扰乱、破坏了淳朴之心,背离道而作为,危害德而行事,这样一来,舍弃了天性而听从心智。

彼此以私心窥测对方,然而仍然无法安定天下,只好用文采来粉饰,以广博来增益。

文采破坏质朴,博学沉溺心灵,这样以后,人们开始迷惑动乱,而无法返回本性,恢复自然的本初了。

由此来看,世运丧失了大道,大道也就丧失了世运。

两者相互丧失,明道之人还凭什么复兴世运呢,世运又如何复兴大道呢!

道无法复兴世运,世运也无法复兴道,圣人虽然不退居山林之中,他们的道德也自行隐匿了。

这种隐匿,本不是有意的。

古代所谓的隐士,不是藏起来不见人,不是闭口不说话,不是隐其智慧而不外露,而是世运与天道大相背离呀。

当世运与天道合一而盛行时,圣人当然返归于至一之道而了无痕迹。

当世运不济而天下困顿时,圣人就会保持宁静至极之性来等待时机。

这就是保全自身的方法。

古代善于保全自身的人,不用辩解来文饰智慧,不用智巧使天下人困窘,也不用心智困扰心性。

独立自处而返归自然的本性,又何必要有所作为呢!

道不是世俗之行,德不是世俗之见。

世俗之见危害德,世俗之行危害道。

所以说:端正自身就可以了。

保全内在纯朴的心性就是得志。

古时所说的得志,不是指获得高官厚禄,而是指得到无以复加的快乐而已。

现在所说的得志,就是指得到高官厚禄。

高位在身,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偶然得到的外物,暂寄于此的。

暂时得来的东西,来时无法阻挡,离时不可挽留。

因而,能够不为高位而放纵心志,不为穷困而趋炎附势,富也好穷也罢,其间快意相同,自然也就无忧无虑了

现在暂寄的东西一旦失去就闷闷不乐。

这样看来,虽然看上去很快乐,但内心未尝不是心慌意乱的。

所以说,因追求外物而丧失自我,为附和世俗而丧失本性的,就叫做本末倒置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