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日食记。 」 小学六年级时候来杭州才知道清明馃。 用糯米粉制作,软和儿有粘性有嚼头,因为掺了艾草汁而形成的好看墨绿色顺便夹带着天然青草香气,内馅则是最爱的咸菜笋肉。 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喜欢吃糯米制品和咸菜笋的人来说,简直太好吃了! 往年都是老妈在菜市场找同一个摊位买的青团,今年因为疫情好久没回,正好在菜场买菜时看见艾草,寻思着就自己做了。
看了下厨房的一些做法,值得注意的地方大概就只有一处:艾草淖水时需要放一些小苏打(食用碱),用来中和掉一些苦味以及固色(大概)。剩余的艾草,可以直接放冷冻存储,以后想吃的时候再做。>> 2.揉糯米面团<<
倒一些糯米粉(量随意)到碗里,放入刚刚的艾草青泥(其实不算泥,有很多植物纤维)。 倒一些开水(糯米粉需要烫熟,所以用开水),量少一些,用筷子先搅和一下,用手试一下面团不烫的话就可以上手揉啦。 如果水倒少了,就再加开水,如果觉得面团太粘湿了,我的做法是往里加几勺面粉(有人是加澄粉的,但我家没有),就一直揉啊揉啊,把艾草泥和糯米粉充分混合。 最后得到一块没那么光亮的面团,哈哈哈,这个没有三光要求,所以我觉得是揉面中最简单的。
要诀是用猪五花切成小长条,炒出猪油,放切片蘑菇吸收猪肉油脂香气的同时释放菌菇自有的鲜味,然后倒入淖完水切成丁的春笋翻炒,最后再加入自家腌制咸菜即可,全程只需要用盐调味,鲜香美味又春天。揪一小糯米团搓成小圆子就可以啦,注意下面垫保鲜膜/袋,小圆子尽量避免叠放和拥挤摆放,防止粘连,搓完放冷冻,冻硬了才用保鲜袋装成一小袋哈,不然全部粘在一起,你到时候会哭的。我觉得直接拍成小圆饼用来煎着吃味道应该也很不错,就像之前一直在某宝上买的青糕类似。面团有了,馅有了,那就揪一小团糯米团下来,摊平,中间放馅,然后用各种方法(我是用包包子的感觉)把它滚圆(我是扁圆)就好啦,注意不要漏馅~。记得要垫点东西蒸噢,不然蒸熟会跟蒸锅粘在一起硬扯就破底了。蒸的时间也比较随意,因为馅是熟的,所以表皮颜色由抹茶绿变成墨绿色时,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6.开动!<<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把艾草换成别的食物,比如说紫薯,比如说南瓜,然后就可以做出来紫薯丸子,南瓜丸子啦。有的地方做青团用的不是艾草,而是清明草(鼠麴草),长这样。做的方法类似。有一年清明回老家跟老妈一起摘过这个,开花的这种已经有点老啦,最好挑开花前嫩的摘。农村地头应该挺多的。还见有人是用菠菜汁或者抹茶粉之类的混进去,颜色方面当然没啥问题。不过青团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原因不就是因为天然的青草香气嘛,当然啦我本人其实不爱吃菠菜= =。 这个菜谱的定量实在是让人太头痛了是不是,什么都是随意…… 糯米粉和艾草泥也没什么配比,就是差不多(此处BGM:差不多先生)。艾草多了你就当多吃点草,香气浓郁,糯米粉多了就多吃点粉,填饱肚子……= =。这种自由掌控的感觉是不是很棒!(非常能找补!)我常常都是把做饭当成化学实验做,大部分的菜都只需准备好各种料,(放油)加热,按某种顺序依次放入,搅拌(炒)就可以,或者还有一类思路需要继续加溶剂/水,长时间低温慢反应。只不过通常化学实验要称准确的数字,而中国食谱中出现的少许,若干,这类隐约又模糊的字眼却非常对我这种不爱用秤人的胃口。当然主要还是觉得总是要计量用秤做菜就太麻烦了,大大损耗人的做菜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