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禹彤:从pck的角度浅谈语文老师职后教育

 昵称15221501 2021-11-20

加急《中小学教育》21年11月1期 

从pck的角度浅谈语文老师职后教育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汪禹彤

职后教育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从pck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语文教师的职后教育。

一、进行在职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pck即学科教学知识,是在教师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在职培训能够帮助教师吸收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初入职的语文教师正处于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渡时期,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一般都有如下特点:1、有着较为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语文教学工作充满激情;2、缺乏教学经验;3、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导致失误较多;4、难以适应新环境。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

1、提供实践机会

新入职的语文教师一般都从学校教育中获取了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他们的各种知识无法沟通、融合和发生联系,那么相应的,他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和维持正常教学的时候就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以《锦瑟》为例,《锦瑟》一诗历来以意象众多、意象朦胧而著称,“一篇《锦瑟》解人难”说的正是它的难以索解。要让学生真正地体悟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意境和体会诗歌的美感,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教案、用心选择教法,在教学中做到适时点拨和巧妙引导。然而,新手教师在处理教材、学生与课堂的关系时往往不够灵活,一味追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发现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然而,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失去教师的引导,只是搭起了“学生主体”的花架子,没有实效可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师的入职初期,是他们对语文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一般教学知识等掌握的最为扎实的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把这些理论知识和真实的教学情境和语文课堂连接起来,从而谋求自身发展。在这一时期,如果学校能不流于形式化的“试用期”制度,切实为新教师的成长着想,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并给予正确的领导,那么新人教师就能够在实践中较好地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摆脱生存焦虑和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

2、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不同教师群体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阶段不同,水平各异,因此,在进行教师培养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程度和授课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师徒结对是学校为了针对新手教师而专门进行的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其重点在于老教师对新手教师进行的一对一的指导。这种师徒结对模式既包括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进行认真观察和随堂学习,也包括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对新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接受骨干教师的指导,一方面,新手教师可以更快地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新手教师可以在前辈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尽快地成长起来。学校在对新手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可以以师徒结对为主,综合采用多种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

3.灵活选用培训模式

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而言,他们各方面的知识积累都较为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结构也相对完善,针对他们进行的教师培训则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化和系统化。目前,常见的教师培训模式有如下几种 :

1.“问题—合作—反思”教师培训模式

该模式以教师行动研究作为理论框架,以新课程的要求为基点。在实施过程中,先由参加培训的教师把自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形成问题包,再由指导教师和学员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讨论解决,在合作、反思中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其推广开来。

2.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发起,并在学校中展开的教师培训模式,其目的在于满足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校本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互助合作式培训、教研网络式培训、诊断反思式培训等。

3.选择式培训模式

在这种培训模式下,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因此,相比其他模式而言,选择式培训模式显得更加灵活和富有针对性。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培训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师群体,最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也相应地存在不同。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就必须规范在职教育模式,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用最适合教师的培训方式,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鼓励观摩研修,完善教师知识

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个体性,各教师的擅长领域也就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创造了可能。比如有些教师作文课讲的特别好,通过观摩他们的课堂,其他教师也能掌握一些讲解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有些教师擅长讲诗歌,通过对他们的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其他教师也能获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诗歌的方法;有些教师教文言文教的很有意思,别的教师从他们这里学来一些方法,就也能使自己的课堂变得富有生趣。由此可见,课堂观摩就是一个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是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学校应该鼓励并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修,不仅听同一年级教师的课,也要听不同年级教师的课,既要听本校教师的课,也要听外校教师的课,建立起有利于语文教师进行观摩研修的良好环境。目前,一些学校已经率先大力倡导学习共同体和课堂观摩教研,收效良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观摩研修并不是单纯的听课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种教学研究。授课者经过精心备课,在观摩课上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听课者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观察课堂情境和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最后,填写教学评估表,对授课教师及课堂质量给予评定。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还要以研究者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及时记录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自己的存疑之处以及闪现出的教学灵感,作为评议此次教学的依据,也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除之此外,课后评议也是教师获取和发展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课后评议的时候,听课教师既要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也要指出授课者的不足,并给予相关的发展和改进建议。此外,对于自己的存疑之处,也要向授课教师寻求答案。授课者则应该耐心地解答各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各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同时,虚心接受来自各位教师的意见并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从而谋求自身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