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焦氏中医 2021-11-20

一说道饮食,人们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错觉,饮食不就是和脾胃有关系吗?你若这样想,其实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都知道,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也就是说,人身的气与血都是通过“脾胃”的消化与吸收而化生的,在这里,单从“气”的层面加以论述。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人是依靠“气”而生存的,中医认为,人体的气分为“宗气”、“卫气”、“营气”与“元气”。在这里,单说“宗气”。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与肺吸收自然界的清气共同构成了宗气,宗气居于胸中,有贯心脉和行呼吸的作用,人们如果饮食失宜了,那么,就会内伤脾胃,脾胃受伤了,宗气的化源就不足,不足就会虚弱,宗气一旦虚弱,就不能更好的助肺而行呼吸,也不能更好的贯通心脉了,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心肺的疾患。由此可见,心肺的疾患与饮食是密切相关的。

再谈谈睡眠,中医学的观点,在正常情况下,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如此心肾相交,这就叫做“水火相济”,假如,经常失眠或“熬夜”的话,肾水就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就会愈来愈亢,心火亢盛就会进一步煎熬肾水,肾水虚则进一步不能制约心火,如此往复循环,对于健康极为不利。

中医认为,人体的思维活动是“心”管辖的,心肾不交了,心主管神志的机能就会下降;肾为先天之本,肾水虚则脑髓失养,脑髓失养则头晕耳鸣、健忘。

由此可见,人们要想健康,饮食与睡眠是极其重要的。

养生专著《寿世青编·食饮以宜》:“饮食之宜,当候已饥而进食,食不厌细嚼,仍候焦渴而引饮,饮不厌细呷。毋待饥甚而食,食勿过饱。时觉渴甚而饮,饮勿过多。食不厌精细,饮不厌温热。五味毋令胜谷味,肉味毋令胜食气。食必先食热,后食冷”。

《中医养生学》一书里论述了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如下:

1、消除疲劳;2、保护大脑;3、增强免疫;4、促进发育;5、利于美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