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的3种底层思维

 闲云野鹤qpab3u 2021-11-22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少人明明道理懂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努力,却始终不如人?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拿到好结果?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思维方式。

拥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得出的结论和产生的行为,会有天壤之别。

很多时候,正确的思维方式,比努力更重要,它才是人生逆袭的关键之道。

今天和大家分享,能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的3种底层思维。

1、复利思维

所谓复利思维,它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就像滚雪球,雪球上的雪越来越多,会变得越大,而越来越大的雪球又会粘上越来越多的雪,如此循环,雪球会大到超乎想象;一个人坚持运动的时间越长,身体会越健康,他自会坚持的越久;网站的访问量越多,搜索引擎的排名就越靠前,那么网站的访问量就越多......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符合复利效应的事情,关键要沉下心,专一事,而不能急于求成,功亏一篑。

比如,你每年存5万元,年收益是5%,利滚利存10年,你就发财了,可不少人存到第二年、第三年,感觉钱不见多,慢慢地就会放弃,结果只会一穷二白。

人生是一个长期的循环赛道,急功近利不可取,唯有持久坚持,方能见成效。

李笑来当了7年的新东方英语老师,每天坚持看书2小时,2016年12月份,他在得到上线了一个知识付费专栏,分享知识。结果不到5个月的时间,这个专栏卖了105866份,营业额2000多万。

真正的智者,从来不会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而是站在未来的高度看现在,坚持日日不断之功,做到切己体察,追求长远发展。

正如Peter老师所说: 成为长期主义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回报率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思考它的价值是什么?能否为别人带来益处?怎么做能坚持一辈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认准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水滴石穿,厚积薄发的力量,在未来的某一天,披星戴月的你,终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坚持做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情,相信时间的复利效应,它会让你的人生实现正向循环,绽放光彩。

2、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指许多事情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完全属于偶然,我们思考问题时,要学会客观的考虑它的随机性。

比如有些人只买了几次彩票,就中了头等奖;当你正和某个人谈论另外一人时,那人就出现在了你们面前;你新到一家公司,碰巧办公室有同事跟你同一天生日……

生活是一个随机发生的概率分布,没有固定的格式与类型。

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使你准备充分,也不代表你能够事事顺利,生活中总会充斥着小概率事件,影响你的正常进度。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要想方设法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困扰,将时间投入在成功概率大的事件中。

写作则属于一种成功概率大的事件,如果你每天坚持写2000~3000字,1年后,写出爆款文的概率为50%,可你坚持2年,写出爆款文章的概率则为50%+50%*50%=75%,坚持3年,写出爆款文的概率就会高达50%+50%*50%+50%*50%*50%=87.5%。

事实证明,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投入的时间越久,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你的极致努力,可以改变成功的概率。

我今年年初正式接触写作,从开始参加的每月共读训练营,到22天写作训练营、点评导师训练营、朋友圈日更训练营,朋友圈文案系统训练营、新媒体写作私教班,自己在一步步向前走,写文从绞尽脑汁到自然顺畅,思想从肤浅干瘪到深入饱满,日子从得过且过,变得充实美好。

现在我每天坚持读书写复盘、日更朋友圈、写感恩日记并开启了每周一篇新媒体长文的目标。我突然发现,原来许多事情,根本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从来没真正发自内心地极度渴望与努力过。

我有时候会想:一直这样写下去,会成功吗?不一定,但我始终坚信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因为以更加努力的群体为参考对象,自己会被一直裹挟着向前走。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以优秀的人作对标,人便会加倍努力,极致付出,自然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当我们不断地在大概率事件中乘风破浪,同时避免与小概率事件正面交锋,便会奔向人生平坦的康庄大道。

3、黄金圈思维

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分为3个层面:第一,是what,指具体做的每件事,属于表象;第二,是how,怎么去做这件事;第三,是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黄金圈思维,告诉我们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比如,你决定写作,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写作?”

你只是为了提升自我能力?还是创造个人品牌,带领一批人通过写作,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写的人,才能看到表象背后的本质,并可忍受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苦与焦虑。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国内几家旅游巨头,包括携程,都有涉足酒店行业,但他们只是在如何让酒店更便宜,居住更方便上下功夫。

而共享经济的鼻祖Airbnb,则反其道而行之:旅行为什么要住酒店,人们需要的真是酒店吗?还是一张床和一顿早餐?

这也是“air bed and breakfast”的由来,现在Airbnb的市值超过300亿美元,比携程跟去哪儿的总和还要高。

优先思考为什么?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直击问题本质。

查理·芒格曾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之前我考虑问题,比较浅显,在写作群中,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小伙伴,就会有一种挫败感,为什么别人的文笔如此流畅,而自己的简直惨不忍睹。

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无法集中精力,结果,目标都与我背道而驰。此时,我只看到了别人优秀的表象,却没有深究底层原因。慢慢地我开始思考,她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跟我一样的困扰?

我为什么而写作?我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而是要秉持长期思维,按照自己的节奏,用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即使目前进步不明显,但我相信,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于是,我开始主动出击,向优秀的小伙伴学习,时刻享受着被碾压的状态,内心也逐渐变得淡定从容。

正如刘同所说:“多数事并不如你想的那样一帆风顺,但你却因此成为了可以乘风破浪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有些人年少出名,有些人大器晚成,但无论如何,你必须努力拼搏,一直保持向上的姿态。

遇事多思考,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与本质,寻找底层逻辑,做到知行合一,一切自会变得明朗无比。

【写在最后】

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能力再强,思维狭隘,终难成大器!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人与人的差别,究其本质,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拒绝走捷径,秉持长期主义思维,相信时间的复利效应,你的平凡会因坚持变得伟大。

杜绝侥幸心理,偶然无处不在,抓住关键的少数正确大概率事件,你成功的机率会呈几何式增长。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以终为始的思维习惯,直击问题本质,你自会实现爆发式成长。

作家马里奥·普佐说:“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

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改变底层思维,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无限宽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