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四子知多少

 新用户4125ybPU 2021-11-23

教资考试,年年有年年考,知识重点,天天说天天背,但每当记忆到教育学发展史的内容,大家都不禁嗟叹,中华上下五千年足够源远流长,教育学发展史也是不相上下啊!今天小编斗胆在教育史的海洋中钓起一尾大鱼,细细分解呈现给大家品味消化。众所周知在教育学发展史中孔孟荀墨四位大家一直是考查的热点,多年以来经久不衰,不管是咱们教资还是之后的教招都会有题目涉及,所以如何精准的捕获相关知识点,做到背无遗策,考无疑虑呢,下面来看看小编的心血所得。

首先,这四位大家在考试命题方面有很多是相同的考点,例如都会考查到他们的人性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座椅经常有混淆选项就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所以贴心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清晰的对比表格,方便大家一目了然。

当然,除了有四位学者的思想对比,还有他们所代表的学派儒墨两大显学,也常有对比考点,例如:

经过这样直观的对比,脑中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和四位大家是否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呢?起码不是单纯的一团乱麻了,当然小编的总结只是九牛一毛,不算稀奇,想要更多的知识详解,不妨来中公的课堂,我们一起领略。最后,来几道简单的习题,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考试当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点会进行怎样的考察吧。

习题演练:

1.记载了孔子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并反映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 )。

A.《学记》 B.《大学》 C.《中庸》 D.《论语》

2.“性恶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3.《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表明学习要注意( )。

A.与好学相结合 B.与思考相结合

C.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D.与行动相结合

4.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主张有( )。(多选题)

A.性相近,习相远 B.有教无类

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不愤不启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论语》只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答案】D。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 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3.【答案】B。解析:本句阐明了孔子倡导的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

4.【答案】ABD。解析:C选项说明了教育的词源问题,出自孟子《孟子,尽心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