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为何以《传习录》收官?

 星河岁月 2021-12-01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先后演绎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传习录》等十一部典籍的相关故事。

中国人做事,一首一尾的安排,往往都别有用意。《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不难理解。因为《典籍里的中国》就是通过典籍来讲述中国故事,而典籍就是书,《尚书》最早便称为《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可算得上是最早的典籍,其中还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这样关于典籍的最早记载,所以《典籍里的中国》从《尚书》讲起,是很合适的。

图片

《尚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那么,《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为什么要以《传习录》作为收官之作?《传习录》又究竟讲了些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这些话题。

图片

《传习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01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为何以《传习录》收官?

前面说到,《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原因之一就是《尚书》是最早的典籍。那么《传习录》作为收官之作,是不是因为它的时代晚呢?似乎不是。因为第一季这十一部典籍中,基本出于两个时代,七种出于先秦两汉,四种出于明代,而《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都比《传习录》的年代晚。所以要论时间晚,似乎还轮不上它。

图片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

我们认为,节目组选择《传习录》作为收官之作,可能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传习录》的书名及主旨,都非常适合用来结束这段典籍之旅。节目开场戏剧就点出《传习录》的书名“传习”二字,源自《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说的“传,不习乎”,就是说,老师传授给自己的,都实践了吗?

图片

《论语·大学·中庸》(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而《典籍里的中国》所讲述的典籍故事,所阐释传扬的中华文化精神,就是先贤给我们的“传”,需要我们今天去“习”去践行,这也就是《传习录》主旨所说的“知行合一”。节目讲述典籍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精神,最终目标就是希望这些精神能被大家传承践行,因而在收官之际,通过《传习录》点出这一目标是非常合适的。

第二,《传习录》体现了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温故知新的特征。节目一开头就并行展示了王阳明讲学与孔子讲学的场景,撒贝宁也指出《传习录》与《论语》一样,都是弟子编集的语录体著作,又借王阳明之口说出“知行合一”说源自孔子所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体现其精神之一脉相承。后面演绎的龙场悟道,孔子、孟子、朱熹、陆九渊都出现在王阳明身边,也表明阳明之学是先秦儒学、宋代理学的继承发展,也可说是一种温故知新。

图片

《论语》(中华经典藏书)

而《典籍里的中国》引导我们重温这些文化经典,自然也是希望温故知新,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第一季选择《传习录》作为收官来传达这层含义,也是非常合适的。

02

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

前面说到,王阳明的心学是对先秦儒学、宋代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宋明理学大体分为两派,一派就是程朱理学,就是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学派;另一派就是陆王心学,就是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学派。那么,这两派的学术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从《典籍里的中国》中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说起。

图片

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节目中王阳明小时候跟一个叫钱友同的朋友一起格竹子,结果格得眼睛都绿了。这个故事是确有其事的,《传习录》卷下记载王阳明曾说起过此事。他说当初他“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于是一起去格竹子。其实,这里“与钱友同论”,应该是跟一位姓钱的朋友(后文王阳明称其为“钱子”)一同讨论的意思,节目中误读了这句话,把“钱友同”当成了那个朋友的名字。而且据《王阳明年谱》,此事发生在王阳明二十一岁时,节目中演员的年龄似偏小了。当然,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去格竹子呢?

图片

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这就涉及到程朱理学的观点。说到程朱理学,有一句名言大家都知道,叫做“存天理,灭人欲”,简单说就是要人克除人欲,循着天理来为人处世。如果人完全遵循天理来做事,那就成了圣贤。而要遵循天理,首先就必须要认识天理。怎么认识呢?程朱理学认为这就要“格物穷理”。《近思录》中说“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也就是说要在一件又一件事物去求其理,最终豁然贯通,领悟天理。所以王阳明他们格竹子,就是为了明天理,以便成圣成贤。

图片

《近思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可是,他们遵照程朱理学的教导,去格竹子,却没格出天理,反而把自己累病了。王阳明的朋友“钱子”格了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坚持得久些,格了七天,也终于“劳思致疾”,却终究没明白什么理。因此,王阳明对于程朱理学这套“格物穷理”的理论有了怀疑。

到后来龙场悟道,王阳明终于明白“心即是理”,天理就在人心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要领悟天理,不用像程朱理学那样到外面去“格物穷理”,而应该在心上做功夫,“求理于心”。

关于这两种不同的领悟天理的方法,徐爱在《传习录》中打过一个比喻,非常形象。他说心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圣人的心就像明镜,而普通人的心就像昏暗的镜子,程朱理学那种方法,就像拿镜子去照物,是在“照”上用功,但无奈镜子本身不明亮,怎么照也照不明白;而王阳明的方法,就像磨镜子而使之明亮,在“磨”上用功,镜子明亮了,才好照。

图片

《典籍里的中国》中徐爱画面

那么在“磨”上用功,究竟是怎么用功呢?王阳明的答案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大家都多少了解一些,那么什么叫“致良知”呢?

03

什么叫“致良知”?

要回答什么叫“致良知”?首先可能要回答什么叫“良知”。“良知”这个概念来自《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从孟子的话来看,良知就是天生的本真的心。

图片

《孟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那么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呢?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简而言之,良知就是人人天生就有的一种“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是非判断力。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王阳明说:“'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就是说,我们所“恶”(讨厌)的上级对待我们的方式,我们知道“恶”(讨厌),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而当我们是别人的上级时,我们就不能用那种令人“恶”(讨厌)的方式对待我们的下级,能做到这样,就是“致知”,也即“致良知”。

图片

王阳明画像

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为什么又要“致良知”呢?这是因为人的“良知”往往会被各种好财、好色、好名的功利心所遮蔽,使人不能真正地依照“良知”来做事。比如那些制造毒奶粉的人,他们也知道那些毒奶粉不能吃,这便是“良知”;只是贪财的心遮蔽了“良知”,所以还是制造出售了那些毒奶粉。这就需要“致良知”,就是恢复、保持那份“良知”,让“良知”给我们的行为做主。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凭良心”,而不要“昧良心”,否则就会“良心不安”。正如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是何等稳当快乐。”只有真正凭良心做事,我们才能心安理得。

图片

《传习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阳明学的内容,可说的当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能细说。不过,大家要想了解更多的阳明学内容,不妨来读读我们最新出版的三全本《传习录》。我们注意到,由于《传习录》是一部语录体的哲学著作,有些话不那么好理解,不少读者反映,看了注释翻译还是看不懂。所以三全本《传习录》在注释、翻译之外,还设有大量题解,解析文段所蕴含的哲理及其与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关系,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传习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