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血尿的基本方剂

 观世音06 2021-12-04

肾脏病血尿的基本治疗方剂

血尿常为起病的第一症状,几乎全部病人都有血尿,40%有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混浊或呈称洗肉水一样,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持续1到2周,镜下血尿可持续1到3个月,少数病人可持续半年或更久,但绝大多数均痊愈。以上讲述的是肾病综合征血尿,而IgA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就完全不同


在这里我所讲述的是针对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血尿基本方剂。

组方

大小蓟,旱莲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白茅根,石韦,生地,丹皮,女贞子,生侧柏,马鞭草。

方剂解说

血尿是多种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错综复杂,其病位多在于肾脏,其病理性质多属阴虚,到于阴虚的形成,其原因久病伤肾,耗伤肾阴,劳而诱发,所以滋肾养阴为治本之法。由于出血兼瘀滞,阴虚而兼有血尿者,治宜凉血活血,不宜止血,瘀化血行,血气调和,不止血则血自止,同时又因阴虚生热,肾又主水。湿热极易相合,湿热内蕴又可伤阴,加重原有的阴虚,且湿,热,瘀互结,更使病性复杂,因此,清利湿热结合活血化瘀虽属治标,但也是治疗阴虚血尿的重要方法。如此标本结合,滋肾与化瘀清利同用,多途径,多环节地进行调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中药解说:大小蓟甘凉,入肝肾经,凉血散瘀,利尿消肿,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入肝肾经,且能凉血。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益母草:苦,性寒,入肝心包经,活血法瘀。白茅根:味甘,性寒,凉血清热,生津利尿。石韦:甘苦,性凉,入肺膀胱二经,利水通淋,清热去湿。生地:味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丹皮: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去瘀。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入且肾经,功专养阴益精。生侧柏:苦涩寒凉,专入肝肾,凉血去瘀,祛风利湿。马鞭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脾经,凉血散瘀,利水消肿。诸药合用,肾阴得复,湿热得清,瘀化行水,血气调和,共奏其功。

临证应用

1风热外感型:

在原有的症状基础上,伴有咽红咽痛血尿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法疏风散热,滋阴清利。方剂中加入,二花,蒲公英,玄参,麦冬,生甘草,桔梗薄荷
2下焦热成型:

在原有的症状基础上,伴有心烦口渴,尿血鲜红,洗肉水样,舌红少苔,脉象沉数。

方剂中加入,滑石,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

3湿热蕴结型:

在原有的症状基础上,伴有全身或下肢水肿,尿少色黄,口苦口粘,痞满不饥,或大便干结,或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滑数者。

方剂中加入,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

4气阴两虚型:

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伴有面色淡黄,全身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喜饮,舌质红有齿痕,可有瘀斑,瘀点,脉象沉细,有的病人可出现畏寒而手足心热,口干饮水不多,大便先干后稀等特殊的临闲表现。

方剂中加入,加用生地黄,丹参,赤芍,知母,黄柏,生甘草。

体会

多年来我在治疗肾病血尿的过程中。对肾炎血尿的辨证论治中具有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IGA肾病等多种肾性血尿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