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功与息道,定功与丹功

 专家视点 2021-12-09

为了说明四禅的修法,还要正确理解气息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修证初禅的前行法。

气功、息道与定功、丹功,是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

气功是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而息道是在呼吸的转折上做工夫,即呼转变为吸或吸转变为呼之间的一停上做工夫。

气功主要是在十二经络上发生作用,息道主要是在奇经八脉上发生作用。

气功在生活力(即维持生活的上行气、下行气、平行气、遍行气)上做工夫,息道则在生命力(即命根气)上做工夫。

真正讲气功的是儒家,佛家或道家都是通过修息道然后做定功或丹功。气功是前行法,定功丹功是主体功。息道是由前行法过渡到主体功中间的基本功法。儒家是气功系统,道家是丹功系统,佛家是定功系统。

气功,主体做在水谷之精气和天空之空气上。如果说,真气是先天气,那么,水谷精气,呼吸空气,便是后天气。因为先天气有耗散,必待后天气做补充,这就是新陈代谢的作用,气功全是在这种作用上做工夫。

息道则不然,息道完全做在真气上。譬如婴儿在母胎中,在胎中九、十个月内也是有生活的,也是有呼吸有饮食的。到了出生的时候,的一声,口鼻呼吸外天气,逐渐饮食,又吸收了后天水谷精气,这些后天气,影响他的思想(识)、身温(暖)、身体的发育)息),息暖识三,是谓命根。按藏密甚深内义来解释,就是他的命根气。

息道就是从这生命的本源上做工夫。由息道而成定,由定中改造身心,由欲界而色界,由色界而无色界、乃至不离三界,不着三界。这样,就是所谓在生活中了生死,完全由息道功夫做起。

欲界的欲,从息道下手时,就要呵五欲(色声香味触),呵去了后天气上色声香味触,呵去五欲,身体改变了,于是先天气上的生活欲,便是志愿。心之所之谓之志,本来誓愿谓之愿。

儒家讲立志,佛家讲发愿。欲之与愿,本体是一,质量有别。欲是染污的,愿是清净的;欲是无明的,愿是觉悟的,欲是有我的,愿是利他的。所以做息道,要身心清净,眼不视外色,耳不听外音,乃至鼻息声,一切清净,只有真气一团,心也是清清静静的,只此一团真气,如《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做息道工夫的人,只要清心,气自然真,真气才是息,清心便是道,这就叫息道。

关于修禅的必要条件,应有的准备和必须注意的事项,在《释禅波罗密多》、《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摩诃止观》等论著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可以参阅,兹不赘述。(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