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年初二说乡愁

 拾稻书斋 2021-12-14

大年初二说乡愁

□ 拾稻金

不管怎样变迁荒芜,我以为,有故乡的人仍然是幸运的。  ——野夫

什么是乡愁?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是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种情怀;“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认为,乡愁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无论我们走遍天涯海角总被故乡牵引着的心;歌者齐豫、赵照一曲《乡愁》告诉我们,乡愁是所有人的泪点……

这些年来,我很郑重地问过许多人什么是乡愁,答案总是模糊不清。是啊,“乡愁”这个词似乎总是很难形容,不论是席慕蓉在诗中刻画的“一种模糊的惆怅”,还是卡森·麦卡勒斯笔下混合着孤独的怀旧,它获得的感性描述总是多过理性。为什么我们会有乡愁?这种普遍而又私密的体验从何而来?

我是大年三十中午回到故乡的。爆竹声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年的味道已经很浓,四处弥漫着敬神檀香和鞭炮爆炸后的味道。我的故乡镶嵌在“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的九曲河畔,青瓦土墙,溪水潺潺,山峦叠翠,是典型的江南客家村落。父母均已经食过午饭,知道我会回来,特意留开了一些饭菜热在大锅里。揭起大锅盖,一盘客家油炸酿豆腐立刻勾起了我无限食欲。于是,迅速找来碗筷,欢快地把还有一些温润的酿豆腐送进嘴里,汤汁醇厚,鲜嫩滑香。

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的食物,据说起源于中原,是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有记忆时起,豆腐就是我生活的总要组成部分,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客家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它源于北方的饺子,因南方少产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面粉,将肉馅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吃不起猪肉,平日里大多吃的是自家石磨里出产的白豆腐,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带有肉馅的酿豆腐。记忆中,我们家逢年过节都会有两盘酿豆腐同时上桌,小伙伴们知道为什么要同时上两盘吗?那是我们家穷啊,这个也是我们许多客家人的做法,为了多凑几个菜,所以啊,每次都是两盘酿豆腐上桌。

文字到此,什么是乡愁呢?人为什么会有乡愁呢?似乎又不这么重要了,也更加说不清了道不明了。大意上来看,乡愁应该是我们对一个地方、一些物件和有些人悠长的记忆,是我们对那个成长之地绵绵不绝的思念,如于我而言的逢年过节同时上桌的酿豆腐。有故乡就有乡愁,乡愁绵绵不绝,生生不息,它是刻在我们骨子里、血脉中的一抹愁绪,一种记忆,它剪不断,理还乱,它是一杯酒,是一生情,是余光中先生那首倾倒了众生的思乡曲,是作家野夫牵肠挂肚的故人和温馨。

作者介绍

拾稻金,江西定南人,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江西赣州,工作之余喜好读书、写作,文章散见于一些报刊媒体;热爱并坚持跑步,已经完成了多场国内马拉松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