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公司值多少钱?5种估值方法,教你正确的拿投资人的钱

 前沿讲座频道 2021-12-14
你的公司值多少钱?你知道该如何对自己的企业做评估吗?今天精选的内容是来自郑指梁老师的《中小企业合伙人制度》课程片段,文章内涉及了2个概念,5种估值方法,有具体公式和操作方法,教你如何拿投资人的钱,希望对您有帮助。

郑指梁《中小企业合伙人制度》课程节选

我们经营一个企业,不论是对内做员工股权激励,还是对外做投融资,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公司值多少钱,这就是估值的来源。

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评估,在这之前先给大家说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被投企业注册资金为1千万,外面投资机构非常看重这个企业及发展前途,于是投了2000万占20%,相当于公司投后估值1个亿。

关键是投钱估值是多少?

大家记住一个公式:投后估值=投前估值+投资金额。

这个公式可以算出投前估值等于1个亿减去2千万,也就是8千万。

此时投资人占多少比例?用2000万/8000万=25%。

可以看到,如果按照投后估值是25%,按照投前估值是20%,二者居然相差了5%。

对于创始人而言,他喜欢哪种估值方式?当然是比较喜欢投后估值,而对于投资人而言,他更喜欢投前估值。

所以在未来签订投资协议时候,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投资协议当中的估值方式,是投前估值还是投后估值。

第二个概念:外面投资机构投了钱,新增加了多少注册资金?

在这里又要告诉大家一个公式:新增注册资本=注册资金*投资占比/(1-投资占比)。

还是拿刚才的案例来说明,被投企业注册资金仍然为1000万,外面投资人投2000万占20%,注意的是投资人是以增资扩股进来的,我们把数字带进去来算一下,得到新增注资本等于1000万*20%/80%=250万。

这就是公司由原来的注册资金1000万,增加到现在的1250万,另外的1750完跑到哪里去了?

学到郑老师课程的学员们都知道,这个金额跑到了资本公积金当中去了。

实际上在估值当中有5种方法之多,并且在实操当中还是比较可行的:

第一种方法,PE估值。

这种方法是按照市盈率和一定的利润的估值方式,它是根据企业的盈利水平需要多少年回本,计算公式是每股的股价除以每股收益。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二级市场上买入上市公司股票,5块钱一股,目前这个公司的每股收益率为8毛钱,用5块钱/5毛钱,得到6.25,就相当于要6.25年才能够完全回本,那么PE就等于6.25倍。

按照经验来判断,对于正常盈利公司来说,净利润保持不变给予5-10倍的PE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十倍的倒数就是10%,10%就相当于目前投资人需要的投资回报率。

那为什么要强调公司正常的盈利状况?因为亏损的公司或者是净利润为0的公司来计算PE是毫无意义的,对于未来几年,净利润保持持续增长的那些公司而言,10-20倍的市盈率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我们可以找到在上市公司当中,相同的产业,相同领域,他们的PE倍数多少,我们在计算时也可以打些折,作为我们公司倍数也是可以的。

在实操当中也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选择哪一年利润作为PE基数激素的问题。

例如一个公司第一年利润100万,第二年利润50万,第三年利润20万,第四年80万,第五年200万,如果按照10倍来计算PE估值,假如选了第三年,公司的估值就为200万如果选了第五年,公司估值高达二千万,两者相差了十倍,因此在实操当中,我们要把这五年利润加起来做个平均。

比如我们把这五个数字加起来得到450万,再除以5得到了90万,再乘以10倍的市盈率,可以得到公司估值为900万,PE估值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反映出公司经营状况和利润之间关系的,但也有它的不足。

假设公司会一直平稳的经营下去,同时利润有可能会受到会计方法与会计准则的影响,它就很容易会受到人为的操控。

第二种方式,PB估值。

它是市净率的估值方式,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假如一家公司总资产为100万,负债是40万,净资产就是60万,需要注意的是,净资产是税务机关最关注的一个指标,理论上来说,净资产是股东经营所形成的,因此给员工做股权激励时,PE估值用的比PB的多,一般来说取1倍,我们称之为地板价1元/股。

对于那些没有融资计划的一般公司而言,PB大部分是未分配利润形成的,一般PB的倍数会大于1,非上市公司pb的倍数可以做参考,比如2-5倍。

PB在现实操作当中适用的情景,一般是那些利润不分配的公司,或者很少分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自然人股东形式存在的,因为利润进行了分配,自然人股东要交20%的所得税,所以他就不分配,不分配利润就形成了未分配利润。

而净资产主要还是由未分配利润构成,但PB的缺陷在于,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公司发展,不能计算公司未来的利润。

第三种方法,ps估值。

它也称之为市销率,简单说就是按照销售收入的倍数作为估值的方式,适用的企业是那些不盈利、不赚钱,但是公司非常值钱,有销售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

比如互联网企业、电商,它的优点是收入非常稳定,收入不容易作假,不容易出现复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法正常的反应公司的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

第四种方法,DCF估值。

也就是用现金流来估值,也称之为折现现金流的方式,是种动态的估值方法。

把未来公司赚的钱折算到现在,进而对公司进行估值的方式,为了方便理解,给大家举个例子:

你开了一家餐馆,一年可以赚20万,假如持续经营五年,现在投资人给你20万来买你这家餐馆,你卖不卖呢?你肯定不卖,谁卖谁傻瓜,因为未来5年每年都可以赚20万,买入第二年就可以回本了,如果你卖100万那投资人也不愿意买,因为现在的100万和5年后或者十年后的100万能一样吗?

那如何计算才合理?这就需要有一个折算现金流的概念:

假如每年通货膨胀率是5%,第一年赚了20万,第二年利润要折算到第一年,用20万乘以(1-5%)可以得到19万,再把第三年的利润折算到第一年, 就得到20万乘以(1-5%)的二次方,可以得出18.05万,第四年、第五年也照理推算出来可以得到17.1万和16.3万,同时把这五年的利润全部加总起来计算得出90.45万,这个数值就是这个餐馆现在赚到的钱。

那么这个餐厅的估值就是90.45万,但是品牌、客户资源这些无形资产没有计算进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这家餐馆每年要盈利20万,大家思考下,如果餐馆每年盈利不一样,如何确定估值工具?

所以DCF最重要的是有三个变量:现金流、折现率、现金流的时间,而DCF的局限性就在于这三者之间的准确性问题,毕竟预测未来是很不靠谱的事情。

第五种方法,博克斯法。

它是美国人首创的,适用于初创期企业估值的方式,主要用五个部分构成:

一,1好创意值100万美元;

二,1个好的盈利模式值100万美元;

三,优秀的管理团队值100万-200万美元;

四,优秀的董事会值100万美元;

五,巨大的产品前景值100万美元;

把上面5个方面相加,就可以得到一家初创企业的价值为100万到5、600万之间,它的好处是将初创企业的价值与各种无形资产的联系,清楚的展示出来,且简单易行。

但是老外的估值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我们国情,例如刚才说的董事会值100万美元,大家知道绝大部分初创公司是没有所谓董事会的,只有执行董事创始人一个人说的算。

另外投资人现在也精明了,那种搞几张ppt就能融到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总结:

估值的本质就是讲故事,讲到双方都能够认可的一个金额,如果不认可就是估值的调整,又称之为对赌协议,所以对赌协议就是这么来的。

PE是最常见的估值方式,毕竟利润是投资人最关心的一个指标。

PB估值适用于那些利润不做分配的企业,但却是税务机关最关注的指标。

PS估值是用那些现在值钱但不赚钱的企业,比如互联网和电商。

DCF估值方式是现金流的估值方式。

博克斯方式适用于初创性的企业。

最后,天使阶段的投资人投资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

创始人不仅仅需要投资人投钱,其实更应该关注他背后的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