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分享:治心绞痛的专方!壮气补血,打通心脉,源于实战

 新用户41883773 2021-12-15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我来给你讲讲心绞痛吧。这可是一个大病,一个常见病。

来,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医家,是张学文老前辈。张师,作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在业内是有口皆碑的。所以,我选择他老人家的一段故事,和你分享。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65岁,姓段,医案记载是一个农民。

初诊时间,是1992年的3月5日。

这个人,早在两年多以前,就有胸闷、心慌的毛病。但是由于尚能忍受,所以未曾重视。

后来,最近这半年,此人的胸闷症状开始加重,而且时不时传来心前区的疼痛。一旦疼起来,他就心慌、出汗、动弹不得。到医院去,他被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怎么治好呢?经人介绍,患者慕名求到张学文前辈,以图中医药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弱而涩,舌苔薄白,舌质淡而色暗,整个人很消瘦,食欲减退,而且常常自觉疲乏无力。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张师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炙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18克,赤芍15克,桃仁6克,红花7克,地龙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 炒枣仁15克,生山楂15克,一共是六剂。

结果如何?患者一个月之后复诊,说原方服用6剂以后,成效明显,胸闷疼痛之感减轻,四肢有力,而且食欲开始增长。于是,他自己决定继续购买原方30剂,用了以后,身体状态基本恢复正常,只是偶尔有胸闷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张师根据原方稍作加减,做成散剂,每次冲服6克以善后调养、防止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曾经被收录在张师于1995前后出版的个人专著里。

现在,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的辨证并不难,而且很有代表性,这就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

你看,这个人脉象细弱而涩。脉细弱,说明患者气血不足。脉涩,说明患者淤血阻滞脉道。

看舌头,发现舌质淡而暗。舌质淡,说明气血不足,舌质暗,说明血运不畅。

再看,患者消瘦、纳少,自觉疲乏无力,这表明其脾胃虚弱,气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不足,自然气虚血弱。

心主血脉。现在,这个人气血不足,气虚血瘀,自然就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所以,胸闷、心慌、心痛这样的症状,就渐渐生成了。

既然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补气血、活血化瘀。我们看看当时张师是怎么遣方的——

炙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18克,赤芍15克,桃仁6克,红花7克,地龙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 炒枣仁15克,生山楂15克。

这个方子,显然是补阳还五汤的加减,立方的宗旨,就是益气活血。你看,其中的炙黄芪,重用30克,用于补气。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炒枣仁、山楂,用于养血活血,安养心神。地龙,用于通经络。瓜蒌和薤白搭配,可以宽胸、通阳、散结、理气,为中医治疗胸痹的常用药对。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觉得,我应该是讲清楚了。

在这里,我建议读者朋友,将上文张学文老师的验方,记下来。医案的大致经过,你也要记下来。尤其是患者的舌脉和全身特点,更要记下来。

我觉得,类似上文医案里的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数不胜数。为什么?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气血虚弱的状态会逐渐明显,淤血阻滞的倾向也越来越加剧。面对这种情况,中医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来应对,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张师的用方,给我们打了一个样板,值得我们揣摩借鉴。

当然,非专业的读者朋友,请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化裁。心绞痛的中医分型有很多。我们不能盲目尝试。

总而言之吧,这就是一点业界经验。文老师借花献佛,将其解读出来,供大家参考。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