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我只是个傀儡,马云永远是阿里的实际控制人!马云虽然退休了,但是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虽然只有不到10%的股权,退休后依然可以控制整个阿里,为什么? 我们先看一下阿里的股权分配: 日本软银依然是阿里的最大股东,持股25.9%; 其次为Altaba,持有阿里9.4%的股权; 阿里董事局前主席马云持股为6.2%,为第三大股东; 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持股为2.2%,为第四大股东。 从阿里股权的结构来看,软银才是阿里最大的股东,但为什么是马云说的算呢?其实这一切得益于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马云是如何操作的! 阿里合伙人制度始于2009年,直到2013年才随着上市临近对外公布。该制度是阿里独创的管理制度,它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人制度。传统的合伙人制度要求合伙人共同为企业经营的盈亏负责,而阿里合伙人则不必承担这样的责任。 一、成为阿里合伙人的条件 1、在阿里在职超过五年; 2、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 3、获得至少四分之三合伙人的表决同意。 此外阿里还规定,合伙人在任期间必须持有一定的公司股权。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目前有36人,女性合伙人12个,还有2名80后,他们绝大部分在阿里呆了10年以上。 二、阿里合伙人的退出机制 1、60岁时自动退休 2、自己随时选择退休 3、离开阿里巴巴工作 4、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5、被合伙人会议50%以上投票除名 6、马云和蔡崇信属于永久合伙人,将一直作为阿里合伙人,直至死亡。 三、合伙人的提名权和任命权 根据阿里的官方资料,虽然合伙人提名的董事,需要得到年度股东大会半数以上的赞同票,才能当选为董事会成员;但是如果阿里合伙人提名的候选人没有被股东选中,或选中后因任何原因离开董事会,则阿里合伙人有权指定临时过渡董事来填补空缺,直到下届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也就是说,无论合伙人提名的董事,股东会是否同意,合伙人总能让自己人行使董事的权利。实质上,阿里的合伙人已经通过上述程序实际控制了公司半数以上的董事。 四、合伙人委员会 阿里的合伙人委员会由马云、蔡崇信、张勇、彭蕾和井贤栋5人组成。 合伙人委员会负责:1、审核新合伙人的提名并安排其选举事宜;2、推荐并提名董事人选。 通过这个合伙人委员会和永久合伙人体系,先后卸任了阿里集团CEO和董事长的马云,其实依然是真正的阿里第一人。 作为马云的竞争对手,刘强东在采访时曾说过一句说:“如果我不能控制京东,我宁愿把它卖掉,作为一个老板,对公司没有绝对控制权,那和打工无差别” 很多人认为东哥打拼的半辈子,最后竟成了马化腾的打工小弟。因为他只看到了表面:京东最大的股东随人不是刘强东,而是腾讯持股21.25%。但刘强东依然可以在京东方呼风唤雨,而腾讯仅仅有的只是分红权。 刘强东又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呢? 答案是:京东采取AB股双层股权结构,国内叫“同股不同权” A股:每股1个投票权 B股:每股20个投票权 所以京东设置了95%的A股,5%的B股 刘强东虽然是二股东,但手握全部B类股,虽然只有15.4%的股权,却持有79.5%的投票权,保持绝对控制权,而腾讯持有的全是A类股。 公司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插上资本的翅膀。然而随着资本的进入,就一定会削弱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你要资本的钱,资本却想要你的命。比如雷士照明吴长江、俏江南张兰等等一些因为引进资本,最终公司做大了,却被资本踢出局。 马云的“合伙人制度”显然就避免了这一点,他和京东等公司的双层股权结构(AB股)的治理架构,实际是一个目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那我们作为创始人,在引入资本的同时,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1、《章程控制》 《公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2、《协议控制》 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或《投票权委托协议》, 其他股东和创始人做出一样的决定,或其他股东把投票权给创始人行使。 3、《治理控制》 有限合伙企业有两种合伙人:普通合伙人(GP)即使只持股1%,也有100%控制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红权。创始人当GP,投资人当LP。 这些协议都在下方的“股权工具包”里,你拿去就能直接使用。 同时“股权工具包”还能为你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合伙人股权问题】 2、【解决公司顶层设计问题】 3、【解决人才激励问题】 不仅有方案,还有落地的协议资料。同时我们还提供以下服务: 1、顺丰包邮的电子版资料终身免费更新。 2、配有1对1老师咨询指导服务。 3、配送价值99元的《老板财税管控线上课程》 4、配送价值99元的《公司控制权和股权激励线上课程》 不到一顿饭的钱,解决你的企业难题,赶紧拿回家学习吧! |
|
来自: 淘沙金 > 《企业-名企-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