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刺史之何士干

 取经的兵 2021-12-19

何士干唐庐江人。代宗永泰二年登进士第。大历十二年,上疏谏葬贞懿皇后事,诏褒之,除左补阙。德宗建中三年,为浙西判官。帝奔奉天,节度使韩滉遣其送绞练十万匹赴行在。既至,陆贽表荐其堪重任。

贞元四年,也就是公元788802何士干自谏议大夫出为鄂岳观察使

少年时代的在家族的培养下何士干熟读各种兵书,练习各种名家书法;本来他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一名济世安民的一方父母官的。

可惜,一场安史之乱打乱其美好的人生规划,因不满一些叛军鱼肉百姓,于是何士干便从老家庐江弃文从戎投身到了繁镇节度使韩晃麾下,凭借着满腹的经纶和文采做了一名幕僚。

何士干在当了藩镇节度使韩晃的幕僚后正好唐德宗逼祸到了四川,韩晃得知唐德宗被困,打算派遣使者进献绫罗四十担,送到皇帝行在去,这时身为幕僚何士干便自告奋勇的请求前往。

当时,韩晃高兴地说:“你要是能够替我去,请在今天就渡过长江。”何士干答应了。当何士干回去告别家人时,韩晃已经让人,将家中需用的柴米储备罗列在门口和庭院了。

到了何士干登船时,韩晃已经让人把所需物资装备与用具在船中装满了。甚至清除大便的用具,韩晃都亲手逐项记录,十分周全详备。并且给每个担夫发给银牌一块,系在腰间。这是何士干第一次出现在以节度使幕僚的身份出现在正史的典籍里。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何士干便安排到了当时的鄂州任中央下属分部门的负责人,正好又遇上李希烈叛乱,于是便和当时的观察使李兼一起打退了叛军的进攻,后因战功调任中央直属部门任谏议大夫

到了唐德宗贞元年间,这个时候的唐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了,朝廷政治方面,藩镇已经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虽然能暂维持和平但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演安史之乱的悲剧,唐德宗方为了挽回唐王朝的败,便想着从掌控在手上的地方改革吏治,于是就选拔自己人到地方上任职

也就是公元788,经过在中央锻炼何士干的才学和能力被唐德宗赏识和看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去镇守武昌,出任鄂州刺史。

果然,何士干到了鄂州也是不负众望,不负皇恩浩荡,上任起始不仅聘请当时人品学问的名人袁滋为从事,还不远千里去山东请当时学问大家段弘古出任幕僚,且还将隐居在荆楚江湖之间的名绅“山中四友”苻载等人出山。

这些人在何士干的感染下,也确实一心一意卖力给其出谋划策的治理当时的鄂州,据传其从事袁滋帮他破获了一起一名小吏诬陷盗窃钱财的案件。

某年,下属一个县的农民挖到了满满一坛金子,全是西汉时铸的马蹄形金币。众目睽睽之下,那农民胆怯,不敢据为己有,送到了县里。这日,天已黄昏,县令揭开验看一下之后,心想这时送到公库也不太方便,恐怕保管不严,丢了不好交代,不如暂且放在家里,明天交由公库妥善处置。

然而到了第二天却发现金子不见了,全都是泥土,于是一个小吏就被诬陷盗窃银子,袁滋经过追查,果然弄清了事情真相,是乡里的里胥伙同几个贪心歹徒沟通作弊,换走了真金,有意陷害县令。

这名叫做袁滋人不仅为县令昭雪了冤枉,且还因此声名鹊起,尤其是经过何士干的引荐,中央官员御史中丞韦縚便推荐他做了侍御史,后转任工部员外郎此后不断升迁,一直当到宰相。

鄂州在何士干的治理下,没过几年就恢复到了唐贞观盛世时候景象了,何士干也因此胜任鄂、岳、沔、蕲、黄等州都团练观察使,为了纪念何士干的功绩,当时荆湖一代名苻载还专门写了一篇《中和节陪何大夫会宴序》的诗文,大概意思就是叙述贞元十三年为岳鄂观察使何士干中和节宴的盛况和场景。

何士干是唐朝后期一位威望较高的将领,在荆湖一代任职长达十五年,不仅武力过人,精通兵法,而且能够维护中央集权,维护安定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不仅如此,作为一位军政合一将领,何士干还是一名书画家,史料记载其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绘画方面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可惜,年代久远其真迹早已失传。

好人终究有好报!何士干在镇十五年,有善政,享大名于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