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锡武医案(六)

 一个大树 2021-12-21

九、越婢合真武汤石减治愈肺胀一例

邓某,女,48 岁。初诊∶1963 615 日。

主诉及病史∶因浮肿气短半年,1 周来加重而入院。病者于 19611月感冒后,开始咳嗽气短,下肢浮肿,经治疗好转,但常感心悸。近月来病情加重,动则心悸气短,下肢逐渐浮肿,心下痞满,咳吐白痰,尿少,既往有八年慢性咳嗽史。

诊查∶脉弦细数,苔白。半卧位,呼吸较促,颜面微肿,唇色紫绀,颈静脉怒张,左心界稍扩大,两肺满布细湿啰音,二尖瓣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可触及两指,剑下四指,中等硬度,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高度浮肿。X线胸部摄片;右心室段显示延长膨隆、两肺广泛性索状及斑片状模糊阴影,心电图为肺型 P 波。

辨证∶心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阻遏,肺气壅塞。

治法∶治宜清宣肺金,降气化痰,温阳利湿之法,方用越婢合真武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 12g 麻黄 3g 甘草 9g 云苓12g 白术 9g 杭芍 9g 附子 6g 生姜9g 大枣(擘)5 枚 车前子15g 白茅根 30g 杏仁 9g

二诊∶上方药服 3 剂后,尿量增加每日达 15001900ml,下肢浮肿明显减退;5 剂后,浮肿不显,肝大回缩,咳嗽减轻;于上方加入厚朴 6g,陈皮 6g

三诊;药后气喘亦减,仅有胸闷,故上方去白茅根、车前子、厚朴,加苏子 9g

四诊;服药 5 剂后,症状减轻,但咳嗽未愈,乃肺气不宣所致,故改投宽胸理气清肺之法,方用厚朴麻黄汤加减。

处方∶厚朴 6g 麻黄3g 半夏9g 杏仁9g 甘草 9g 沙参18g 小麦 30g 茯苓 9g细辛 3g 五味子 6g 生姜 4.5g

五诊;服上方药后症状大减,两肺底有少许湿啰音,病情稳定。

【按语】西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的"肺胀""痰饮""咳喘""水气"等范围。其病机多属心肾阳虚为本,痰饮停蓄、肺气壅塞是标。治疗原则应标本兼顾。本案证属心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阻遏,肺气壅塞,故从肺肾并治,宣肺化痰、温阳化湿为法,以越婢汤宣肺降气以化痰浊,真武汤温通肾阳以利水湿,从而使咳喘减,浮肿消,最后投以宽胸理气清肺之法而收功。

【编者评注】赵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之一,对胸痹、消渴、水肿、小儿中风等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专长。本例患者水饮内停,痰湿阻遏,赵老抓住这主要病机,取宣肺化痰、温阳化湿为法,方选越婢合真武汤,从肺肾并治,既清肺金之热,又温心肾之阳,药选生石膏与附子配伍,寒热并用,标本兼顾,恰合本例本虚标实之病机,再以麻黄平喘而利水。真可谓考虑全面,突出重点。后之治肺胀者,当从此案悟出如何标本兼顾、清温并举之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