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志明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九、清湿热、疏肝和胆法治疗胁痛一例

王某,女,69岁。初诊∶1979411日。

主诉及病史∶右胁肋及右上腹绞痛反复发作 10 余年。此次于年初发病,某大医院诊为胆囊炎,动员手术治疗,本人因考虑年老体弱而未同意,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

诊查;自诉右胁及右上腹部剧烈疼痛,经常发作,多由劳累过度、受凉或生气引起。发作时绞痛难忍,连及右肩背和腰部。伴有发热、恶心、大汗淋漓等症,一般需注射吗啡、杜冷丁等药方可缓解。现感腹胀痛,畏多食;大便时干时稀,每日12 ;2 天前吐蛔2条,以往曾服驱虫药亦未见下虫。脉弦细滑,苔薄腻。

辨证∶证属湿热蕴结中焦,肝胆疏泄失职。

治法∶治宜清利中焦湿热,调和肝胆气机,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 9g 半夏 9g黄芩 9g 白芍 9g 郁金 9g 泽泻12g滑石12g 元明粉 4. 5g 枳壳 6g 三仙各 9g 金钱草 24g 党参 9g 甘草 6g

二诊4 19 日。上方药服8剂后,右上腹疼痛减轻,腹胀亦减,纳食稍增;大便已正常,11 次。唯觉腰背部酸痛,小便频灼。脉弦细滑,苔薄黄。湿热之邪未尽,以上方出入。

处方∶柴胡 9g黄芩 9g半夏 9g 白芍12g 陈皮 6g 泽泻 9g川断 12g 川楝子 6g 寄生 15g 三仙各 9g 甘草 9g 茯苓 9g 当归 9g 金钱草 24g 太子参 9g

三诊;4 26 日。药后右上腹部疼痛已止上,腹胀亦除,二便正常,腰背部微有不适。湿热已清,气机已畅,疏泄复常。原方去陈皮,加生薏仁 18g,再服药 7 剂,巩固疗效。并嘱其避免受凉、生气、饱食。随访 3 年未再复发,其间仍从事劳动或操持家务。

【按语】胆为"中精之府",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治疗胆囊炎多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结合苦寒攻下的方法。本例辨证属湿热蕴结中焦、肝胆疏泄失常,但虑及患者年近古稀。病程较久,又反复发作10 余年,不宜峻下,故用小柴胡汤减姜、枣,增郁金、积壳、陈皮等疏肝理气,泽泻、滑石 、金钱草、茯苓等祛湿利胆,以白芍配甘草柔阴止痛,三仙消食。尤妙者以玄明粉少量泻热导滞以通府气,《药品化义》谓其味咸、性苦寒,能泻"六府邪热",作用较缓和,无大黄峻下克伐之虞,用之本例甚为合拍。二诊邪去大半,大便转常,遂减去玄明粉,增当归、川断、寄生,配以太子参、甘草补肾益气和血。本病治疗,既立足于证,更着眼于人,扶正以驱邪,祛邪不伤正,活法机圆,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十、清利湿热、健牌滋肾法治疗水肿一例

刘某;男,23岁。初诊;19844 27日。

主诉及病史∶面浮肢肿复发半年不消。患者于 1983 年元月突发浮肿,在本市某医院住院

治疗,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缓解后出院。近半年来前症复发,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转诊于余。

诊查∶头面四肢浮肿,晨起则头面上肢为甚,目胞肿如卧蚕,手掌肿胀;午后则下体为甚,足背按之凹陷不起。伴腰酸腿软,头晕乏力,不耐疲劳,烦躁多梦,胃纳减少,小便短黄。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01),颗粒管型(01),透明管型(12)。脉细而滑,舌苔薄黄微腻。

辨证∶证属湿热蕴结,脾肾两亏。

治法;治宜清利湿热,健脾滋肾,方以猪苓汤加味。

处方∶猪苓 12g 泽泻 12g 滑石 15g 阿胶 12g 茯苓 12g 石苇 18g 车前子 9g太子参 18g 生芪18g 茅根 18g 川牛膝 9g

服上方药 7 剂后,尿量明显增加,浮肿减轻。药已中的,仍守前法,随症加减。

服药调理 4 个月余,肿消而体力有增,面色红润,尿检蛋白(—),细胞、管型均消失。年后来院复查,未见异常。

【按语】水肿病,其制在牌,其本在肾,迁延日久,必损伤脾肾二脏。本例患者病历年余,湿药化热,以致脾虚不运,肾阴又亏。治疗时如—味利湿,则更耗肾阴∶若单纯滋阴,又易效湿困脾。仲景猪苓汤,功能育阴制水,益以太子参、生芪益气健脾,并增茅根、滑石等品清利湿热,既可顾及脾肾之本,又能清利湿热而消肿。虽久病缠绵,又何愁不念!

十一、调理气血、祛风除湿法治疗产后痹证一例

张某,女,30 岁。初诊∶1980913日。

主诉及病史∶周身关节疼痛加重1个月。患者于去年 10 月产后不慎风寒,引起周身关节疼痛,开始痛如针刺,尤以手指关节为甚,经多方求治未见好转,近 1个月来症情加重,故来我处就诊。

诊查∶现症全身大关节包括肩、肘、膝、髁以及腰、项部走窜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久坐及下蹲,行走亦感困难;手指关节酸痛肿胀,不能握拳及自行穿衣,生活难以自理;畏风寒,受凉或天气变化则痛势增剧。纳食稍减,二便尚调。脉弦细,苔薄而滑。

辨证∶病属产后痹证。

治法∶治宜调理气血,佐以祛风除湿。

处方;当归 12g白芍9g 川芎4.5g 生地15g 生黄芪15g 防风12g 秦艽 12g桑寄生 15g羌独活各 12g 牛膝12g 生苡仁24g 白术 9g

以上方化裁,投药 30 余剂,手指关节肿胀消除,疼痛亦止,全身关节活动自如,生活能够自理;仅感周身稍有酸楚。继续坚持服药半月余,诸症基本痊愈。

【按语】产后痹证,多缠绵难已,甚至罹患终身。患者为病痛所苦,多情绪悲观,易耗散气,血。临证若—味法邪,徒用攻伐,易伤正碍胃,使正气难复,旧病不已,又添新病。故应于祛风散寒除湿或清热以驱邪之同时,注意调理气血,运用得当,往往使患者精神振作,体质增强,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从而加速痹痛缓解,乃至痊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