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性格决定命运”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谢耳朵馆长 2021-12-2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纵观每个有过义务教育经历的学生的生涯,几乎都是被各种“名人名言”所影响着的,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故事和相关典故,还是源自西方的名人轶事,都几乎能够成为影响每个学生的“座右铭”。
小的时候,孩子们会被要求像“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那样去孝顺、像“凿壁偷光”、“铁杵成针”那样去勤奋。
到了年纪渐长之时,各种源于西方名人的所谓“名言”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点滴。
无论是爱因斯坦的名言还是牛顿的轶事,亦或是富兰克林的传说,尽管这些真实性已经不可考,但家长们依旧乐此不疲地让孩子们学习。
同样,“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同样贯穿几乎所有学子的学生生涯,关于其出处,有人说源自美国牧师、演讲家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一说源自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去进行思考和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一句谎言。

性格是什么?

许多人都对“性格”这一词汇耳熟能详,并且经常使用,但是关于其含义,相信许多人都还是只有自己的理解。
所谓性格(character),在心理学当中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现实表现出的稳定态度,还有与之相应的一种已经习惯化了的行为当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
这种特性是每个个体都会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特质,然而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极强的可变性。
性格这种特质与个体的气质不同,性格更多能够从更大层面上体现个体的社会属性。
所以,关于性格的相关研究,除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为代表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个体的人格结构动理论。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区分个人特质与共同特质的人格特质理论以及艾森克(Hans J. Eysenck)的三因素模型理论之外。
在社会学以及人类学领域,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著名学者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与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也以研究性格见长,尤其是集体的性格。
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就论述了不同群体之中,两性之间性别差异的实例;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以及《菊与刀》更是十分出众的集体性格研究。
前者有创见性地提出了“日神型”、“酒神型”以及“妄想狂型”等三种差异显著的集体性格;后者更是通过在日本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分析了这一民族集体性格呈现极端差异的现象,且认为源自其个体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压抑。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诸多理论和文本的叙述,我们可以大致清楚一些与“性格”相关的事实:首先,所谓性格并不仅仅是出现于个体层面的,更是会存在于集体之中。
无论是个体受到集体影响还是某个极端个体影响整个群体,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其次,既然性格千差万别,且产生了诸多理论与实践,那么就侧面证明一个事实——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且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甚至容易被很多其他因素影响。
我们可以说,性格只是在某个时期,影响个体的思维状态以及观念,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个体对于生活的态度,亦即性格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并不能直接影响命运。

影响命运的因素

既然性格难以真正影响命运,那么命运是否会被什么因素影响呢?亦或是是否存在能够影响命运和个体发展潜力的因素呢?答案想必是存在的:思维与认知决定命运与潜能。
关于思维(thought)与认知(cognition),诸多社会科学领域都已经存在相关研究了。
哲人柏拉图(Plato)认为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认为思维是“在某种意义上对惊奇的不断摆脱”;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则认为,思维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起点。
所以当个体拥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有认识世界的正确起点,之后辅之以适当的努力,最终就有很大可能性去实现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
而关于认知,这一过程是紧跟思维之后的一个过程,是个体对于外界万物进行的一种“加工”过程。
存在诸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多种方式,是存在于实践(practice)之前的重要环节,思维-认知-实践最终构成一个个体改造世界的完整环节。
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的潜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个体对于人生产生了某种初步的思维之后,以怎样的方式去进行认知会为自己之后的实践行为进行显著的指引作用。
几乎每个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有着相同的思维:好好学习,但是在之后的认知环节之中,有的学生认知方式十分清晰:有的人认准每门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则开始发掘自己的某种专长,还有的则开始开拓文化课之外的范畴。
于是表现在实践过程当中时,有的学生专心致志,成绩平均;有的学生整体成绩不错,却偏科现象明显;还有的学生成绩比较一般,沉迷于校园之外的各种娱乐方式之中不能自拔。
最终,第一类往往会成为重点高校的学生,第二类则可能会进入某些金融类、农林类、海洋类等院校之中,第三类则可能难以在继续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被迫进入社会。
从这三种类型的例子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与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决定个体的命运与潜能,而不是所谓的性格。
尽管许多所谓名言警句是作为“心灵鸡汤”而存在许久,且为人所熟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是真理。
比如“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就算得上是一句“最大的谎言”。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