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章 处无为事,行不言教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第2章 处无为事,行不言教

【经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①,斯恶②已③;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④相和(hè),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⑤圣人处无为⑥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⑦,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⑧,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⑨。

【考注】①美之为美:美为什么美,即美的标准。②恶:丑陋。③已:古同“以”,因由,缘故。《康熙字典》:与以通。如《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④音声:声和音看上去密不可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⑤是以:表连接。⑥无为: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自然状态,不妄为,不刻意为,不强力施为,顺应自然适时而为。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意思是说,事物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始(shǐ):首倡,首先倡导,最先发起。⑧恃:依赖、依仗。⑨去:离去,消逝。

【考译】天下都知道美的标准,那也是知丑的根据;都知道善的标准,那也是知恶的依据。这正如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相随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恒的(自然法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兴作而没有倡始,滋养、抚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成于万物而不依赖,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

唯有象天地那样不居功自傲,才可以成为永恒。

【导读】本章核心思想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围绕这一核心,老子首先阐述了自己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可视作“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哲学依据或理论依据;其后老子讲了“天道”的做法,即四“不”,这这可视作“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最后一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是对天道圣人的最高赞誉——成为永恒。

【辨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本章难点全在这一句,争议也集中在这一句。

首先,不同版本“已”“矣”不一,有的是俩“矣”,郭店楚国竹简《老子》是俩“已”,华亭张氏原本是俩“已”,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版《老子》竟然是前“已”后“矣”。通过认真比较、推敲,我赞成俩“已”。

其次是如何理解“已”字。解老者较普遍地认为“已”同“矣”, 句尾语气词,相当于“了”。“已”也确有此用法,如《书经·洛诰》:“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通过认真查询并结合整章思想反复推敲比较,我赞同“已”同“以”,参注②。

除了注②的例句,再如: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已后典籍”,“已后”同“以后”;《三国志·诸葛亮传》:“自董卓已来”,“已来”同“以来”;唐·李朝威《柳毅传》:“从此已去”,“已去”可译成“以后”。

那这里的“以”又作何解?因由,缘故。如《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现在让我们套入:天下都知道美的标准,那也是知丑的根据;都知道善的标准,那也是知恶的依据。

有人把“已”释为“止”“毕”“尽”,把本句释为: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众人便效仿美,那也就没有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众人皆效仿善,那也就没有恶了。这种解读问题有二:一是效仿,老子主张“尚道”“尚德”甚至可以“尚水”, 唯独“不尚贤” (3章),包括圣人。全书只主张效法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还有效法“稽式”,稽式也是道,他说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65章)。二是如果理解为没有了丑与恶,那也就无所谓美与善了,真善美、假恶丑一起同归于尽了,老子这段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是在美丑、善恶的关系基础上系统阐述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辩证法道理。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这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也有人把它解释为阴阳。

万物有对,哲学上称之为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真善美、假恶丑首先就是这样一种斗争关系,即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它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物极必反。“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就是反映了上述对立面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相互成就的关系。对此,老子还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观察太极阴鱼阳鱼的运动轨迹,并思考白鱼黑眼黑鱼白眼的道理

本句的最后老子指出,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即“恒也”,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即“反者道之动”(第40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在阐述了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后指出,统治者应遵循事物相反相成的自然法则、普遍规律,顺道而为,无为而为,不言而教。“是以”表明前边阐述的辩证法道理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论依据。“无为”与为、“不言”与言也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无为”可以发挥比“为”更好的效果,“不言”可以达到比“言”更好的功效。

老子讲的圣人既不是智慧圣人,也不是道德圣人,而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统治者。老子的“无为”当然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的意思(参注⑤),《淮南子·修务训》驳斥了“无为者,寂然无声,默然不动”的观点,认为“天子之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万物兴作而没有倡始,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有成于万物而不依赖,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
天道自然是什么样子?“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天地说什么了?没有指令、没喊开始,四季不是自然更替、万物不是自然兴作?这不就是“处无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吗?“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即不居功为私,这不就是“行不言之教”吗?天道无为,靠的是自然力,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效法天道,即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力。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惟其不居,才成就了牠的永恒。这里的“不居” 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即不以功而为私。“去”古义为“离去,消逝”,“不去”即不会消逝,永恒。天地圣人为这个世界做了那么多却丝毫“不居”,必然赢得世人的景仰、感念,成为永恒。能成为永恒的当然不能是某一具体事物,只能是作为“天地之始”的道。

很多解老者把这句释为“正因为它从不占有,所以它不会失去”,这就肤浅了。

本章是《老子》全书首次提出“无为”理念,遍观全书 “无为”有很多具体表现,柔弱、不争、清静都是,后面将循序渐进陆续讲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