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的诊疗(实用总结)

 钱首相小泉 2022-01-05

一:发病机制: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为糖尿病者因严重高血糖①导致渗透性利尿脱水以及②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引起细胞脱水引发意识障碍,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DKA。

二:临床症状:

约 30%~40%无糖尿病史,典型症状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和体征。血浆渗透压>320 mOsm/L时,可出现精神症状 ,如淡漠 、嗜睡等 ;当 血浆渗透压 > 350 mOsm/L 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和阳性病理征。

三:诊断标准:

①血糖≥33.3 mmol/L;②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L;③血 清 HCO 3 -≥18 mmol/L 或 动 脉 血 pH≥7.30 ; ④尿糖呈强阳性,而血酮体及尿酮阴性或为弱阳 性;⑤阴离子间隙<12 mmol/L。(注:阴离子间隙=[Na+]-【Cl-+HCO3-】/血有效渗透压=2×([Na+ ]+[K+ ])+血糖)

四:治疗原则同DKA:

①小剂量静脉胰岛素控制血糖;②积极补液纠正脱水、纠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③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

1.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原则与DKA 大致相同,但HHS对胰岛素较敏感用量相对较小。推荐以 0.1 U/kg/h持续静脉输注。血糖降至 16.7 mmol/L 时减慢为0.02~0.05 U/kg/h,同时续以葡萄糖溶液静滴,并不断调整胰岛素用量和葡萄糖浓度,使血糖维持在 13.9~16.7 mmoL/L,直至 HHS 高血糖危象缓解(血渗透压水平降至正常、意识状态恢复正常)。

2:补液:HHS 失水比 DKA 严重,24 h 总补液量一般为 100~200 ml/kg。推荐 0.9% 氯化钠为首选。补液速度与 DKA 相仿,第 1 h予 1.0~1.5 L,随后补液据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血渗透压、尿量等调整。治疗开始时应每h检测或计算血有效渗透压,并据此调整输液速度使其逐渐下降 ,速度为3~ 8 mOsm/L/h。当补足液体而血浆渗透压不再下降或血钠升高时,可考虑给予0.45%氯化钠溶液。HHS患者补液本身可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 降至16.7 mmol/L时需补充5%含糖液,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3.补钾:HHS 者存在缺钾补钾原则与 DKA相同。

4.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早期给予 CRRT 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机制为 可平稳有效地补充水分和降低血浆渗透压。还可清除循环中炎性介质、内毒素,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但 CRRT 治疗 HHS 是相对较新治疗方案,需更多研究明确治疗预后。

5.去除诱因与防治并发症:纠正休克防治低血糖和脑水肿、预防压疮等。

铁营医院急诊(李雪峰)2021.12.30(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