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美食 | 惊蛰鲜吃香椿芽

 谦言益语 2022-01-05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节气惊蛰一到,即进入仲春时节,蛰虫苏醒,众芳吐蕾,春意盎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虫都闻雷声而动了,人更应该运动起来,所以,惊蛰该是一个倡导运动养生的节气了。

惊蛰之时,阳气升发,春情萌动,运动既能够激发阳气增上,又可以散解欲望过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一增一散,气充百骸,此时适度进行如散步、瑜珈等舒展肢体的运动对提升免疫力有事半功倍之效,亦是消除春困的妙法。

旧时民俗中有“惊蛰吃梨,百虫远离。”之说,到如今小朋友恐怕也不会相信。虽说秋梨润燥,能助脾益气,但存个半年到春天来吃,估计味道好不到哪里去。惊蛰后,应季果蔬日益丰盛,梨还是待秋冬之交再吃新鲜的好。

春吃芽菜生机旺。有种芽菜味道很特别,但被中医称其为发物,它就是香椿。俗话说:“门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这一株椿指的就是香椿。

椿树很有意思,分香椿和臭椿。两者从植物学分类来说,分属两个不同的科,但树形太象,很易混淆,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味道,臭椿叶子有异臭,而香椿叶子有特别的异香。

香椿树上能吃的是芽。

惊蛰过了,香椿树的枝杈顶端就冒出嫩芽来,像我在北方的家乡,每年从惊蛰到谷雨都是采椿芽的时节,而像云南等地,采摘时间会更早些。采椿芽是有窍门的农活,椿芽萌生的位置不同,其味道也有差别。最肥嫩的上品椿芽是主干枝杈顶端的芽,芽蒂粗壮却很肥嫩,味道也浓郁,采的时候很容易掰。而旁枝小杈上的芽不容易掰,味道也薄,芽蒂虽然不粗,却难嚼,适合腌做咸菜吃。采椿芽时,不能把一棵香椿树主枝杈上窜出来的嫩芽全都给掐了,全掐了的话等于杀鸡取卵,这树就甭活了,来年也就没椿芽吃了。

这香椿芽的味道很难描述,就如榴莲极其特殊,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喜欢的那将其奉为春菜时鲜之宝,厌恶之人闻到香椿的味道都会觉得恶心。一年中也就那么三十天左右的时间能有机会鲜吃香椿芽。好吃香椿那口味道的人,平日里只能吃点香椿芽咸菜解馋了。

椿芽以株短芽壮为上,四横指长一拇指粗,芽株完整不掉叶不干梢才是上品鲜货。香椿芽鲜吃的话最好是当日采当日吃,隔夜味道就差了许多。

椿芽还分为红芽和绿芽,北京人认为绿芽好吃,山东人喜欢吃红芽。红芽最适合腌制椿芽咸菜,绿芽适合鲜吃,可炸、可炒、可煎、可凉拌,椿芽煎蛋这一时令名菜真心是美味又养人。

一位厨师朋友说,“时令菜怎么做都好吃。”这话颇有道理。像这椿芽搁老北京厨子的手里,都能整一席家宴出来。最嫩的椿芽拌豆腐,椿芽炒山药,少壮级别的煎蛋,再来一椿芽蛋花汤,老梗可以炸香椿鱼,主食吃椿芽木耳蛋素水饺,这四菜一汤不就齐了吗。

做椿芽最难在去邪味留香味,这就靠水焯的分寸。椿芽鲜嫩,水焯时间要短,椿芽粗老,水焯时间要长。时间不足,芽不香入口硬;时间过长,芽烫熟烂,也就没法吃了。

椿芽煎蛋做法极其简单:先将椿芽洗净,放沸水中焯好捞出,切成碎丁入碗,再敲入几个鸡蛋一起拌匀,趁油烧开直接倒入炒勺,并晃动炒勺使蛋汁均匀成饼状铺满勺底,煎至金黄出勺入盘即成。

椿芽不仅是时令美食,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生生草》称:“嫩芽瀹食,消风去毒。”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等病症。据《食疗本草》载,“椿芽多食动风,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若和猪肉、热面频食则中满,盖壅经络也”,所以,椿芽虽好,却不可食之过量,而像有痛风等慢性病及皮肤病患者要忌口禁食椿芽。

惊蛰后,各地的时令果蔬多不胜举,还有一道美味是花椒芽与香椿芽一样别有风味,下回再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