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四逆汤——少阴欲寐,失眠不寐,黄疸肝火,眩晕呕吐,全身浮肿

 铁毛l 2022-01-07

图片

47但欲寐——闫云科医案

渔民,傍晚扬帆出海,临晨收网而归,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者相逆,长此以往,阳气焉能不伤?有林某者,男,59岁,海南万宁人。鱼盐之地,滨海傍水,轻舟漂泊,若一浮萍,昼伏夜作,颇为辛苦。年轻气壮时不累不疲,近年渐感力不从心。去岁冬,每畏寒喜温春节后,时欲寐。然不以为病,出海如故。其女事亲至孝,且知医术,于2006312日偕父来诊。望其面色黯淡,容颜憔悴,身略佝偻,步显蹦跚。询知饮食尚可,口不干渴,二便调畅。诊其脉,沉弦细也

脉证分析,此阳气虚弱之少阴病也。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盖劳倦过度,阴阳乖戾,阳伤于渐,气耗于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如是,则宜温补阳气以固其本、益其真。拟:附子10g干姜10g 甘草10g三剂

二诊:恶寒、嗜睡已,神疲乏力如旧,脉舌同前,四逆汤为温阳而设,兼气虚者,莫若四逆加人参汤也。拟:附子10g干姜10g 炙甘草10g 党参15g三剂后,其女云精神大好,复下海如初,询问需否服药?余谓药可不服,惟少劳作耳。《经方躬行录

论:本案就是累出来的病。劳而汗多而气耗,少阴失藏,则阳少脉微细,便欲寐也。本案用的四逆加人参汤,即有大效。本案我想着用附子汤,治少阴虚寒。四逆汤加党参也治愈了。细分还说不上来,但终有区别。中气与水寒。水寒则欲寐,中虚则疲劳,四逆汤,温燥脾肾。

    《素问》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四时阴阳者,就是春升夏长,秋收冬藏。逆其根者,就是逆时令之藏泄,则伐其本,而坏其真。最典型的“逆其根”的职业就是矿工。矿工在地下,冬天阳气收藏之时,矿工在地下干活,却光着膀子,大汗淋漓,汗出即是阳泄,冬天则寒水当令,从时则收藏阳气,当藏而失藏,即是伐其本,而坏其真。少阴肾脏,以寒水而藏阳气,阳气失藏,即为阴盛水寒,寒去春来,木气当令而升发,阳气不足则木气下陷,则百病丛生。此即是伐其本而坏其真的典型,也是阴阳不从时令,逆之则死。所以矿工的职业病,最典型的中医理论。久干矿工的人,无一不病阳虚湿寒。

48不寐——曾辅民医案

蒋某,女,54岁。初诊:不寐有年,阴阳两虚,养心安神,滋阴潜阳之剂遍服不效,遂来诊。寝食几近于废,时觉上火之症状(如经常起口疮,常觉咽痛等),而购中西成药清火之剂服用。近几日益觉难寐,虽寐亦浅并时间短(2-3小时),手脚心热,身阵阵发热,便干,尿热,舌红有津,边有齿痕,脉沉细数。此阳虚外越之不寐也,以四逆汤加龟板、肉桂、砂仁治疗。处方:附子60g(先煎),干姜40g,龟板20g(先煎),肉桂10g,砂仁25g,炙甘草20g5剂。

二诊:入睡改善,可熟睡5小时,予原方加重附子、干姜用量。处方:附子80g(先煎),干姜60g,龟板20g(先煎),肉桂10g,砂仁25g,炙甘草20g5剂。

三诊:药后已整夜睡眠香甜,余症若失,舌仍淡,脉沉已起。与温补之剂为丸,长服久服善后。

原按阳入于阴则寐,不寐总的病机不出阳不入阴。然导致阳不入阴的原因又各不相同,或因于阳或因于阻隔。具体分析不外阴虚阳浮,相火无制;痰湿、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阻滞不得内入。此例审症求因,即属于虚阳外越之候。认证既准,方药中的,因此效如桴鼓。摘自:杨殿兴,等,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82.经方治验精神神经类疾病

论:火炎则生疮与咽痛,火气离根,则生烦躁不寐。皆因中虚,不能升降。此就是所谓的土不伏火。胃气不降,则不伏火。胃气不和,则见不寐。脉沉细数,是重要阳虚用四逆的重要依据。如不沉细数之阴脉,那真的要研究用泻心汤。

49厥逆(休克)

李某,女,69岁。因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而住院。神清,颜色苍白肺部有湿性哕音,心率92/分,血压80/50mmHg,静脉注射四逆注射液2毫升2分钟后血压上升至90/60mmHg20分钟后血压上升至100/60mmHg,一小时后血压仍维持在90/60mmHg,并持续2-3小时,在升压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天津医药通讯》19723月)

按:据报道,四逆注射液处方为附子200克,干姜200克,甘草200克(制备方法从略)。本注射液应为浅黄色澄明之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6克。使用方法为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动物试验表明,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对正常血压无影响。并能增强麻醉家兔在(位)心的收缩力,在增强收缩力的同时,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临床观察,用本品抢救休克患者,能使血压回升。对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引起的虚脱、血压下降等,注射后血压回升,持续2-3小时,在升压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经方研习》

图片

50寒厥休克——聂惠民医案

杜某,女,56岁。197412月患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为心源性休克。经西药抢救,抗休克治疗数日,血压不见回升,仍表现为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汗出如洗.绵绵不止,浸湿衣衫,正谓寒厥之证。汗出阳散,虚阳欲脱,阴液将竭,阴阳已将离决之势,非回阳固脱不可挽回危候,故急投以大剂人参、附子,浓煎顿服,药后汗止,手足渐温,血压随之回升,休克得以纠正。(聂惠民.伤寒论与临证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525

医案解要:本案患者心衰数日,已呈阴阳离决之势,非回阳固脱无以扭转危候。附子大辛大热,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中能温脾阳以散寒,下能补肾阳以益火,挽危阳于顷刻之间,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加人参益气生津,大补元气;如《医宗金鉴》所言,两药合用能瞬息化气于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阴固阳回,危候得解。名医经方验案

论:四逆汤,别管什么病,只要病机到了亡阳之时,就是应用依据。

51真寒假热

徐某,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汹汹,急以承气与服。予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谓曰:此用人参附子干姜之证,奈何认为下证耶?医曰:身热目赤。有余之邪,躁急若此,再以人参干姜附子服之,逾垣上屋矣。予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以姜附投之,尚恐不胜回阳之任,况敢以纯阴之药重劫其阳乎。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欲咽,反而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懊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且既认大热为阳证,则下之必成结胸,更可虑也,唯用姜附则补中有发,并可以散邪退热,一举两得,至稳至当之法也,吾在此久坐,如有差误,吾任其咎。于是以四逆汤加人参:附子、干姜各15克,甘草6克,人参9克,煎成冷服。

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复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寓意草》)

按:据报道,应用四逆汤加减治疗胃下垂7例:腹痛加肉桂、樟木子、吴萸;腹胀加枳实、木香、厚朴;嗳气加山楂、麦芽;恶心加砂仁、法夏;大便不规则加党参、白术等。服药天数为14-43天不等。并辅助健胃、解痉、制酸、镇静等西药。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等主要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腹部压痛以及x线之胃张力和胃大弯位置亦有部分改善。(《云南医学杂志》19646344~45页)《经方研习》

论:躁为亡阳离根之象。洪大无伦,重按无力,区别于阳明浮大,大而有力,重按有力。李可老中医的咽痛医案中,也脉洪大无伦之象,阳火不归,离根而失藏也。另一点就是索水不饮,而非真渴。本案是众多真寒假热的典型。

图片

52发烧不退——林沛湘医案

有一老干部发烧四十多天不退,请过权威的西医会诊,用过各种抗生素,但体温始终不降,服过不少中药,病情仍没改善。后来请一个中医学院的名老中医去大会诊,各名老中医当然是各抒已见,其中有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当他看到老干部在大热天把热水瓶的热开水倒入杯后,片刻未停就喝下去了,大热天喝这么烫的水,如果不是体内大寒绝不可能,于是林老力排众议,以少阴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论治,处大剂四逆汤加味,药用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肉桂,服汤一剂,体温大降,几剂药后体温复常。100首经方

论:本条医案,在广播电台里听过,还在什么地方引用过。本案也是真寒假热的典型,如何才能真到真寒的辨证依据,才是用的关键,又如何确诊此为假热,才是真的学习的关键。本案两点,一是各种抗生素,体温不降,二是喜饮热水。另外本条病例不全,脉也没写。

53肝炎发黄——姜春华医案

沈某,男,31岁。患肝炎已3年,面色如烟熏黄,1分钟胆红素为4.3umol/L,总胆红素为29.07umol/L畏寒肢冷,脘闷,腹胀,口淡,便溏,苔黄,舌胖,脉沉细。脾虚寒湿使然,以茵陈四逆汤加减:大黄、甘草各6g,山栀、附子、党参、大腹皮、茯苓等各9g,干姜4.5g7剂药后黄疸减退,怕冷好转,再7剂而症除。

原按:本案为阴黄,系脾虚寒湿不运,胆液外侵肌肉所致,治取温阳健脾而获佳效。摘自:戴克敏,姜春华教授治疗黄疸验案五则[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762):19-20.经治验内分泌代谢病

论:本案可以作阴黄学习,应不用茵陈与大黄也行。

54肝炎胁痛腹用——胡希恕医案

孙某,男性,38岁,病历号134809196446日初诊。196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疼。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三个月腹胀消。(冯世纶、经方传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76~177名医经方验案

55眩晕呕吐——郑益民医案

毕某,男,59岁,已婚,干部,1978615日就诊。患眩晕六年余,剧烈发作时,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外界景物旋转,面色苍白,汗出耳鸣,血压下降甚至晕厥。一月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一个多星期。屡经中、西药治疗,仍时有发作。

1978615日邀余诊治,患者两胁微痛,嗳气吞酸,喜热饮,大便溏,脉弦紧而细,舌质淡白,苔中根部黑润。证属水极似火,真寒假热,肾阳虚衰,治宜扶阳逐寒、温补脾肾,佐以涤痰降逆。处方宗四逆汤加味:黑附片、姜半夏、绵茵陈各12g,淡干姜8g,炙甘草、鲜生姜各9g,代赭石30g(打,先煎),煅瓦楞15g,天麻10g(另炖,冲服)。

连进5剂,眩晕好转,呕吐消失,嗳气大减,精神振奋,舌苔黑减退,脉弦细。药中病机,守原意,将干、鲜姜各加至10g,再加肉桂末2g,迭进10剂,黑润苔已退,眩晕停发,胃脘痛消失。当时因气候炎热,过用热药,恐有伤阴之弊,故方中减肉桂,加党参、熟地各14g,白芍8g,以善后,继服10剂,诸恙悉平,随访至今未发。

解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四逆汤在《伤寒》、《金匮》中多处出现,总取其温脾肾之阳的功效。本案虽为眩晕,但患者亦为真寒假热、肾阳虚衰之证。舌苔黑润,乃虚寒体质,故以四逆汤治本。眩晕、呕吐等为标实,故方中有祛风的天麻,豁痰的半夏,重镇的赭石,补气的党参,养血的熟地黄,除湿的茵陈等。扶正固本,标本兼施。经方验案评析

论:本案脾胃虚寒,水旺而火负。左右两胁,阴阳升降之路也,升降不利,则两胁痛。胃气不降,胆木克之,则嗳气吞酸,此是胆胃不和。便溏为脾虚陷下,脉弦紧而细者,弦为木陷,紧为水寒,细为阳少。苔根黑润,此是水旺而火负,皆因脾胃之土虚也。面白为木枯,晕厥为阴厥,厥阳不降也。四逆汤为主,温脾胃以退水寒也。脾阳实而升陷,则胃逆自降,不用代赭降胃,也能胃降。

56头痛高血压——杜雨茂医案

李某,男,45岁,咸阳市服务公司工人,19641011日初诊。患者头昏头痛五年余,时轻时重,同时发现血压高,由于治疗时断时续,故未能好转。近十余天头疼加重,整日觉头昏重而痛,头不欲抬,目不欲睁,精神倦怠,畏寒喜暖,手足发凉,面色青黄,唇暗,体瘦,脉沉细紧,舌淡苔青白而润,血压170/110毫米汞柱。患者自述既往服寒凉药反加重。辨证属少阴阳虚,寒浊上逆之头痛,治宜温经助阳,散寒降浊。

处方:干姜12克附片12克炙甘草4.5克代赭石18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茯苓12克开水煎服,四剂。

1016日二诊:头昏疼显减,精神好转,手足转温,血压降至15095毫米汞柱,舌脉同前,唇暗退淡。拟守上法,用初诊方加肉苁蓉、山萸肉各三钱以补肾固阴,四剂。

1022日三诊,头略昏不痛,已不畏寒,精神更好转,进食增加,舌淡红苔白,脉细缓,血压150/90毫米汞柱,嘱服二诊方六剂后,常服桂附地黄丸以善后巩固。伤寒论阐释与医案

论:头痛头昏者,气厥不降,因脾家阳虚,不能升陷降逆也。脉沉细紧者,下寒而中虚也。

脉法三十二,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本案沉细紧者,皆为阴脉,以此为治辨依据,治则扶阳。

图片

57全身浮——戴丽三医案

四逆汤合白通汤

孙某,男,8岁。主诉及病史:全身浮肿已3个月,尤以面目及四肢为甚。曾服五苓散、五皮饮等药及西药利尿药未效,转余会诊。诊查:面色青兼晦暗,四肢不温,口不渴,精神顿,面目浮肿较四肢严重。舌白滑,脉沉细。辨证为元阳衰惫,脾肾两虚。处方:附片60g,茯苓15g,干姜15g,炙甘草6g

二诊:上方服3剂,肿势递减,小便虽有量仍少,继用理中汤加附片温肾理中,扶助元阳。处方:附片60g,潞党参15g,白术9g,炙甘草6g

三诊:肿势大减,小便量较之前增多。用白通汤,重用干姜、附子,交通阴阳,宣达气机。处方:附片90g,干姜24g,葱白3个。

四诊:上方药服2剂,小便通畅尿量多,肿势全消而愈。

原按:此例患者全身浮肿,元阳衰惫,脾肾两虚,故不可徒事利尿而舍本逐末。四肢浮肿属正气大虚,气化功能衰惫,急当温扶元阳,增强气化功能。张景岳云:温补即所以气化,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不利尿而尿自通,不消肿而肿自退。摘自: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46经方治验泌尿系统疾病

论:治肿之纲,以汗与利小便,泄其水气也。本案利尿不效,改用扶阳,温燥脾肾,交通阴阳,宣达气机,而尿多水泄也。此扶阳温燥脾肾之利小便法,可以好好研究。此突破了治肿之纲,还诠释发挥了四逆汤。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