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撸起袖子 学做包子【禾言细语:原创】

 Q哥闲话 2022-01-10

包子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起源于馒头,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已1800多年,“包子”的名称出现始于宋代。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多少区分,最小的称作小笼包子。馅心则是依据各人口味而不同,常见的为鲜肉、香菇、豆沙、青菜、豆腐等。包子属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口感也好,蒸熟的包子白白胖胖,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包子虽然好吃,却不好做,还真是个技术活,这点我可是深有体会。已经尝试过两次了,还没掌握好“真经”,留下了不少遗憾,下面就与各位分享下我的经验教训,也算是个总结,给自己加加劲!

首次秀是在一年前的夏季,一早,我就上菜市购好包子馅的作料,记得有猪肉、韭菜、香菇、干子,为了让馅味道更好,还添加了鸡蛋。没有师傅指导,只好全靠度娘了,在正式操作的前几天,我已在网上反反复复观看了视频和文字,自以为有点入门了,于是撸起袖子,说做就做,这就开始运作了。

包子的制作程序主要有五步:发面、制馅、擀面、包馅和蒸制,为了节约时间,前两步可以同步进行。发面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可以说包子的成功与否,它是决定性的因素。我是用酵母发面的,每500克面粉5克就足够了。先用温水把酵母融化好,可以适量的加点糖。然后把酵母水慢慢倒入面粉中搅拌成棉絮状,揉成光滑的面团。揉好的面团放入盆中,铺上保鲜膜,进行发酵。在发酵的同时,可以来制馅。将所有的作料全部切碎,用盆盛起来,再放入调和油搅拌均匀,满满的一盆子,已经飘出香味了,光是闻闻,就让人有点醉了。天热的时候面团容易发酵,两个小时左右,便会呈麻蜂窝状,是原先2倍大小,此刻你可不要被面团的外表吓住,用手指沾面粉在中间戳一下,不回缩就证明面发好了。

发好的面团倒出来放到面板上要多揉一会,将里面的空气多排出一些,这样揉出来的面光滑且韧性强,然后用刀具切成小团面,再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簿的面皮,将肉馅包入,这中间厚边缘薄,可不是很好掌握,一不小心就把面皮擀的很大,家人笑话我这是做大饼了。小面团即剂子切多大,也是个要点,要恰到好处,小了,只能做小笼包子,大了,做的包子外型臃肿。而难度最大的便是捏包子的褶,把适量的馅放到擀好的皮上,右手手指捏摺,左手托皮随之转动,文字解释是这样,可真操作时却不这么简单了,不是出来的褶不好看,就是馅放多了,收不了口,一个个是歪瓜裂枣,东倒西歪。虽然挺不满意自己的手艺,但第一次能成基本模型,也觉得很是欣慰了,毕竟这是自己用心打造的“作品”啊!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蒸制”,将好的包子移入蒸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全程用大火蒸,20分钟左右便能蒸好,再等2-3分钟后开盖,这时就大功告成了。赶紧夹起一个,边吹边尝,味道还真是不错呢,原来包子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第二次的经历是不久前,与首次基本相似,不再赘述,只是发酵粉放少了,时间又短了,结果发酵的面团没膨胀,蒸制后包子口感差了,形状也偏小。

总结两次做包子的得失,我觉得以下几条必须牢记:

1、在包馅后、蒸制前,最好再进行二次发酵,将生坯在添加水的蒸锅中静置约20分钟-30分钟,这会让包子更加松软,口感更好。

2、剂子的大小须适中,相当于饺子剂子的1.5倍。

3、褶时,左手托着面片,在左手食指往前推的帮助下,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着面片的周边顺势捏褶。每次捏褶的宽度和用力要均匀,一般不少于15个褶皱。

4、关火后必须虚蒸三五分钟,不能马上开锅。

纸上功夫得来终觉容易,化身实践方知不足,有了两次尝试,我也有了更大的信心,第三次会成功吗?我在憧憬,也在祈盼,希望下一次向众亲汇报时,能做出一笼秀色可餐的包子,让动手的乐趣在指间随性流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