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31:浴火重生--《了不起的我》

 伊卡洛斯之翼 2022-01-13

最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尝试过很多的办法,依然难以解开自己的心结。我一度怀疑自己有点轻微的抑郁,不过这就和那些个喝酒的段子一样,喝多了的人是不会说自己喝多的。想想这其实不是段子,这个国庆假期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喝断片,我一直说我还能喝,幸亏这只是一个家庭聚会,伴随着家里老人家一次又一次的叮嘱,别喝多了,别喝多了。醉酒的人,通常都是自己求醉的。

浴火重生--《了不起的我》

然而,在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能从之前的情绪走出来了,相比起之前的心理压力和低落的情绪,现在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回看几天前的我,似乎已经不再认识了。我们经常会说凤凰鸟是不死鸟,因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相信在熊熊烈火中的凤凰,一定是痛苦万分的,但是它明白,忍受完痛苦,它就获得了一段的新的生命。因为我知道抑郁之后,就会是万念俱灰,人为的会把自己的所有出路堵死,然后自己逼死了自己,我曾经有过一小段绝望的体验,所以当我调整过来之后,每每遇到自己的情绪低落,我都会尝试寻找出路,寻找上师。

我第一次产生“什么都没意思”的感觉,是我在念大二的时候,凑巧我的朋友给我介绍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籍,其中提到了我们要爱世界,用一种没有预置偏见的态度来接受事物,来爱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接着我就被选为学院的主要学生干部,或许自己的人生顿时有了意义,然后我还算出色的打造了计算机世界的人文关怀,毕竟在那个时候,我的技术水平和我的人文素养是平分秋色的。或许是转移了注意力,所以我以为我已经克服了这种情绪,然而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又重新以别的方式冒了出来,一度让我陷入绝望的深渊。

对我而言,我是有一个还算有点深度的精神世界的,所以一般的鸡汤对我毫无作用,作为一个研究混沌的学者,我对科学的认识也会超过常人。我常常说,这就是知识的代价,它会让你痛苦的,除非你能找到一种消除这种副作用的方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觉得得到app收的是智商税,通过贩卖焦虑获得财富。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和持有这个观点的人理论,除非是我的老熟人,因为大家对知识的认识以及高度不一样,难以用相同的频道沟通。现代人的焦虑,的确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了,然后我们的认知模式预测了一个可怕的未来,于是我们被自己脑中的幻想吓到了。如果是我们对知识是求知若渴的,而不是叶公好龙的,我们看到海量的知识就会兴奋,不会是焦虑。所以,传统的印第安人对知识有天然的敌意,认为什么都不知道才是幸福的。某个角度来说这并没有错,那些在偏远地方生活着的人们,他们或许在认知上比不上我们城市人,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所以他们一直很开心的活着,直到人生的终点。

书中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及作者通过做心理咨询师积累的经验,我觉得受益匪浅。

什么是心理舒适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明明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却坚持它还是原来的样子,由于我们熟悉原来的应对方式,就牢牢地抓住不放,于是我们所害怕的事情,就真的发生了,这就是悲剧的来源。

大象与骑象人:谁指挥谁?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的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骑象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通常他是拗不过大象的。

什么是改变?

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与环境而存在的。所谓的好处和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亲身感受到的经验,这跟你听来的道理很不一样。如果你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所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大象为什么难控制?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好。但是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经验的好处。

  1.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2.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3.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的好处”大得多。

如何改变?

改变的愿望(期待)和不改变的动力(经验),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我们想要让汽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却踩着刹车,我们的能量和动力就在空转声中痛苦的消耗着。作者提出了一个改变自己的方法,分成4个步骤:

1-检验人生假设:

我们的行为后面往往会隐藏着我们对人生的一些假设,如果你不知道这种阻碍改变的力量,不找到这种力量后面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你是活在你自己的假设里。

比如很多人会用背后抱怨的方式,强化自己的需要,同时在防止冲突和矛盾。大家很少直接向别人提请求和需要,因为很怕别人拒绝,伤了面子。可是,自己又有这样的需要。所以抱怨,就变成了折衷方案。隐含在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是自己的重大假设:“如果我直接表达不满,说明我很苛刻,别人就不会喜欢我;如果我直接提要求,别人很可能会拒绝,就会引发冲突”

只看见假设是远远不够的,改变的本质是让我们通过做不一样的事,获得一些新的经验。当新的行为让我们的内心假设松动以后,就会产生新的领悟,合并到我们的经验当中,大象就会慢慢的被我们控制了。

如果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你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了,我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2-小步子原理

一直来说,我们都相信一句老话”失败乃成功之母“,其实失败会让人情绪低落,知道某种事情不能做,而怎么才能做,依然很不明朗。正确的话应该是”成功乃成功之母“,从一个小成功慢慢走向一个更大的成功,回想一下,那些我们成功攻克的难关,是不是一点点的被拿下来的。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使大象不断迈开步伐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东西经常会不一样。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大象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是怎么不可能,它的困难在哪里,而只会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时候,你会更清楚,大象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小步子原理”不只是一个关于如何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更是一个关于让自己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

反思自己,最近的一些年,每次遇到要改变的时候,为了确保一定成功,总是会像经济学那样去考虑事情的优劣,所以总是在假设,总是在想象,而没有动手去做。所以放弃了跳槽去金融公司的机会,放弃了做青少年STEM教育的机会,我自己有预见性的事物,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想吃鱼,却不敢下水捞鱼,只是在岸边不断的思考。

改变的过程必须是心理有目的,但必须要迈开脚步往前走,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3-培养“环境场”

作者借用了卡巴金的关于正念培训的概念。“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就是我们的惯性习惯。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大象为什么难驾驭,因为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环境中所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因为“场”的不同,在某一些地方你会努力工作,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懈怠;在一些地方你会沉默不语,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滔滔不绝。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在这个假设里,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写字间是和工作学习相联系的;而家、宿舍是和休息娱乐相联系的。你到了被假设为工作场所的空间,自然就表现出工作的样子;反之,如果你在家或宿舍,要让自己好好工作,就要付出几倍的心理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其实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所以我忽然认识到,我在毕节坚持喝咖啡,燃点各种香料做的塔熏,为的就是让自己回到在广州时候的生活环境,疲惫的时候,能让让自己慢慢恢复。只不过这种回血的速度比较慢,往往敌不过坏情绪的影响。

4-情感触动

经常有人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是,作为理智的骑象人和作为情感的大象,都有各自的主张,可大象的力量要大得多。我们常说: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个词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

你得先让大象有所触动,它才能听得进去道理。作者说在咨询室里,如果来访者跟他说:“道理我都懂。”那他就会想,坏了,这个咨询没起作用。因为,当来访者说“道理我都懂”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你说的道理我不想听。”来访者已经把道理放到了很远的,跟他无关的位置上了。为什么?肯定是没有触动他的大象。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的发生。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样的积极情感触动。所以我的大象比较大只,不太容易被撼动,比较大只的大象其实就是被知识喂养出来的。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焦虑恐惧,也就是用恐吓的方式来促成改变。原因是,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比如在学校里,老师用批评来让学生听话;在工作里,公司用末位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我们也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进步和改变。所以每次面临改变的时候,我们都会分裂成两个自我:一个上进、正义的自我,一个堕落、邪恶的自我。

上进的自我总是责备那个堕落的自我,而堕落的自我,经常会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焦虑和内疚就这么产生了。我们本能地相信,内疚和自责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改变。就像小时候,我们淘气、偷懒,严厉的老师或者父母就会监督我们做作业。成功学也是这么喊口号的:想成功吗?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你可能也会经常说:最好能把自己骂醒,如果不能改变,那一定是你骂得不够狠。可是,内疚和自责能推动大象改变吗?当然不能。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拖延着不愿意改变了。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吸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现在,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那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它们呢?当然还是吸烟、乱吃东西、拖延这些老方法了。所以,越是自责,你就越容易放纵自己。这就陷入 “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

用焦虑、恐惧、内疚的情绪来激励大象,大象只会焦虑烦躁地在原地打转。更何况,内疚和自责还会降低你的自尊,让你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理解,是驱动大象改变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你对自己还好吗?想起自己的时候,你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带着爱、同情和期待呢?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就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就像一个士兵终究要解甲归田一样。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

什么是有效的改变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总是心存向往,这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就会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变成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事实上,想要改变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比如工作不满意,换工作。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比如工作总是不满意,短时间频繁的跳槽。

作者认为,改变最主要的是要接纳自我,而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自我接纳”这个词,大家已经听得太多了,但其实很多人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什么时候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该自我接纳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改变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改变会变成一个问题呢?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的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了。

消极情绪的来源

作者提出,消极情绪主要源于三种思维模式:“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的人通过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阻碍我们发生改变。

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足,相反的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乐意迎接挑战。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自己能力不够。面对批评,僵固型思维的人容易把批评当做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面对别人的成功,僵固型思维的人会看成是自己的失败,因为人家做到了自己没做到。

把批评看做是对自己的反馈而不是负面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壳”,我们需要它的保护,哪怕他阻碍了我们进步。人总是兜兜转转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好像搞清了这个就能获得成长,所以我们特别在意自己聪明不聪明。不要太执着自我,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重要,你怎么跟这个世界互动才重要。

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我们可以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 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对世界

作者讲了一个案例:一个来访者,最近因为职场焦虑来咨询。他刚换了工作。新人嘛,公司的人对他都挺友善的。只有一个同事,对他爱理不理。他有问题去请教那个同事,那个同事经常流露出一种“这你都不懂”的傲慢。可偏偏那个同事的工作做得不错,其他人都挺喜欢那个同事的。来访者就对那个同事非常生气,下定决心要在业务上超过他。每次那个同事有什么表现,他都很在意。如果那个同事做得比他好,他就会非常焦虑和沮丧,甚至到了见到那个同事就紧张的地步。

这个故事里的来访者背后,也有很多的应该思维。第一个“应该”,是他觉得所有的同事都应该对他好,或者抽象点说,他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他。所以当那个同事表现出傲慢时,他就非常生气。第二个“应该”,是他觉得既然同事不尊重我,我就应该超过他。只有超过他,我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就像很多励志故事的范本一样,好人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超过了坏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你也知道,有时候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这就是事实。即使它让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了。事实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你也战胜不了事实。就算你想要改变事实,那也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想办法。可是,有应该思维的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好像是在跟事实赌气,觉得事实就不应该这样。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太容忍自己偷懒了?

  •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对个人

很多人的心态里,有一种自我强迫的存在,就来自“我应该要努力”的应该思维。我们来想想,自然的努力是怎么样的。也许你也会看到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他们心里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其实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事情上,他们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所产生的副产品。可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时候会怎么样呢?他会想,“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既然那些成功的人都很努力,头悬梁锥刺股这件事我也会啊。”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应该的规则行事。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想一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跟你灌输“应该如此”的信条呢?

  • 电视上的偶像剧在告诉你,该怎么谈恋爱
  • 精明的商家在告诉你,该怎么给情侣送什么礼物
  • 结婚的时候要拍什么样的婚纱照
  • 有个水果贩子在一个平安夜发明了平安夜要吃苹果,于是,平安夜送苹果就变成了一种标配。

我们的心里有太多的“应该”在告诉我们怎么做,这些应该思维变成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限制,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这就是自我应该思维的最大问题。“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它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完整的语句也许是: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做

很多人其实是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呢。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而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Pose,来满足他心里我“应该要努力”的想法。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当你不认同某种规则,但迫于某些看不见的压力不得不屈从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分裂,但这种分裂不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抑了,而是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了。因为,应该思维会妨碍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让我们的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仿。其实,应该思维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应该思维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很多我们的烦恼背后,都是应该思维所导致的非黑即白。比如我失恋了,我就没人爱;如果老板批评了我,我就没有能力;如果他没帮我,他就是一个坏人。

绝对化思维

人会经常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比如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失恋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

这其实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这有点像是,每次遇到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接触,就会触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所以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树起警示牌,来标定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这就是我们抑郁的根源。

对挫折的绝对化,也是悲观思维的本质。塞利格曼提出,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 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一旦把一件事情永久化了,你就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 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就是这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
  • 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走出消极的情绪

三种导致焦虑的思维模式其实我们自我保护的武器,僵固型思维保护的是我们内心的完美形象,应该思维保护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保护的是可能发生的伤害。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法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关系,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使用二分法

其中一个方法是,控制二分法。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这两句话,前者讲的就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就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同时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想想我们的烦恼有多少来源于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环境,控制不了我们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父母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再怎么样愤怒,他们还是不符合你的期待。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人都会死,而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只要我们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要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应该思维就是对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早上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散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如果不能控制每天都这么做,你至少可以控制一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你是能控制的:你控制不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但是你能控制自己怎么想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有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专注到你能控制的部分。认识到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这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它们的问题也在于没有好好区分哪些地方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比如,僵固型思维,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我们不能控制的,别人评价我们“聪明不聪明”上,而没有放到我们能够控制的“努力不努力”上。“应该思维,则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发现控制不了,就会变得很焦虑、沮丧甚至怨恨。绝对化思维,则先是用绝对化的要求,把自己的控制范围无限扩大,又因为受到挫折而放弃了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

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是专注和精进,而不妄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是为变化留下空间。这也是有弹性的思维的特征。

关于近与远的思维

近的思维方式,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远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常常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

僵固型思维不是看重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是看你付出的努力,而是评价你这个人怎么样,聪明不聪明,这是远的思维;应该思维只执着于头脑中已有的规则,而不关注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也是远的思维;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呢?把一件现在发生的坏事,用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推演,这就是远的思维。

远的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省略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同时,因为抽象和规则化,它让我们面对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确定性。但是,远的思维也限制了我们的成长。如果固守这些远的思维方式,你就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新的东西就不会进来,你的思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打个比方,远的思维像是看电视,你觉得自己能看得很清楚,但你看到的,都是电视导演想让你看的;而近的思维呢?像是在现场,也许细节太多,你会被淹没,但是你会看到更多、更真实的东西,因为你就在那里。

如何掌握近的思维方式,作者总结了三条原则:

  •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
  •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不要过多的自责

很多人遇到事情会找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自己。“都是我的错”说的是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就像两个鸡蛋,都带着自己的壳,你再想跟别的鸡蛋亲近,也只能期望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鸡飞蛋打。

人总是有亲近的渴望。因为这种亲近的渴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承担别人的痛苦。可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遵守。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有时候,这样的组合是成对出现的。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如果总是把关系的错误归为自己,经常觉得内疚和自责,哪怕明明在关系中,你也受了委屈,那自己要提醒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浴火重生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独立的本质是孤独

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可是他也知道,别人帮不帮他,这是别人的课题。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不得不”的强迫,关系里的两个人,也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转折期

记忆总是很容易把过去整理成一条平顺的、符合逻辑的曲线,让我们误以为自我的转变也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

其实并不是。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发展常常需要经历很多跨越式的转变,这个过程伴随着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就好像,在某些时刻,你发现自己越过了生命中一条神秘的红线,到了某一个你从未到过的新的领域。你熟悉的旧生活已经过去了,而你想要的新生活还没到来,你被留在新旧交替的关口,茫然无措。

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折期,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都发展平顺,从没经历过什么挣扎和难事,那他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特别平面和肤浅的人。每一个转折期,都在更新你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在考验你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给你的自我增添新的内容。

看到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作者说他会想:这个人一定在经历人生的某些重要转变。如果他的抑郁很重,那也许是这个转变的过程特别重要,因此也特别艰难。如果他的情绪持续了很长的时间,那也许是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在哪里被卡住了。这就是发展的视角:不是他有问题了,而是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他是被卡住了,才有了抑郁的情绪。

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是很痛苦的。那它们为什么要脱壳呢?因为这个旧壳已经限制了它们。如果它们一直背着那个旧壳,就没有办法继续生长。你可以把这个旧壳理解为是旧的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自我的发展,也需要经历很多次这样的脱壳,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迷茫。但这不是自我的问题,恰恰是自我发展需要经历的道路。

职业认同

在工作中,真正让你觉得幸福的,是你是否认同你所做的事情。寻找职业认同和寻找真爱的过程也很像,它的困难既包括我们怎么找合适的目标伴侣或者工作,也包括我们怎么克服对完美对象的幻想和对失去可能性的焦虑,做出自己的选择和承诺。

就像稳定的亲密关系会带来内心的安稳和平静,投入自己喜欢的职业,你也会让自己的心慢慢地沉下来,并逐渐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就感。

有一种说法,说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这三个层次背后所假设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

有一种说法,说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这三个层次背后所假设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

  • 生计代表的是一种你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
  • 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
  • 而使命呢,则变成了一种你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

正是对职业背后关系的认同,把你逐渐塑造成了一个有技能、被需要、肯奉献的专家,你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展了你的自我概念。如果你不认同职业背后的关系,那你就很难做出职业承诺,也很难建立职业认同。

你会把工作当做自我之外的东西,把它看作一种负担、一种苦差、一种临时之计,就好像你真正的生活从未开始,因为你不想要它。这样的状态通常会让人焦虑。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被社会接纳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能够为之奉献的东西是什么。就像一个老农,虽然也在耕地,可是他知道这块地不是他自己的,那他就没有办法专心地耕种了。

心理学家范伦特(George Eman Vaillant)说,职业认同有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如果没法胜任一个工作,如果没能做出发自内心的承诺,如果工作给你的报酬不让你满意,或者工作没法让你有满足感,都会影响你建立职业认同。满足感就是能把你所从事的工作,镶嵌在你的整个人生故事里,变成你整个人生故事中有机的一部分。

作者有一个朋友,初中时就想做一个靠自己本事吃饭的手艺人,觉得这样很酷。后来他上了大学,学新闻,想着一定要写稿子,觉得那是一个手艺活。后来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了一个中央媒体做行政的工作。那个工作不错,有光环,有油水,领导也器重他。可是,这不符合他对自己“手艺人”的设想。所以,他毅然辞职到了一个小杂志社,重新开始写稿。

虽然中央媒体做的行政工作他也能胜任,也能给他带来报酬,但是这没有让他产生满足感,也没法让他做出职业承诺。后来,他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些变化,从最开始做记者写稿,到变成帮作者改稿的编辑,到带领团队做项目。但是,他都是以手艺人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工作的,“手艺人”这个故事的核心没有变,它构成了这位朋友的职业认同。所以,职业认同的背后,是我们能够把工作纳入完整的人生故事里,并认同这个故事。

结语

我不再关注那些大而远的未来,只在眼前的事情上用力;我要努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是我可以控制的,而同事和领导是否能接受,那不是我能控制的。我的人设也是“手艺人”,而当下的工作越来越让我偏离了我的人设,我无法从中获得我的满足感,所以关于未来的职业走向,我要重新规划。而这便是我的重生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