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花生,能养生?研究发现:花生能让血管更健康,怎么吃才正确?

 小羊收藏 2022-01-19

花生素来有“长寿果”的美誉,尤其是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联系颇多,说它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对此,陈先生却保持怀疑的态度。

起因与他的母亲之前想要通过吃花生来达到预防心血管病的目的有关。

原来,陈先生的母亲不知道在哪里听说,花生对心血管有好处,于是每天出门和牌友打牌的时候,都会抓一把花生放在口袋,想起的时候就吃。因为陈先生自己平时也挺喜欢吃的,所以看到母亲这样的举动,陈先生也没说太多。

可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母亲在吃了大半个月花生后,不但血压没有降下来,反而因为疏忽吃药而导致血压上升了,甚至差点脑梗。对此陈先生十分生气,认为都是这些不实的谣言害了人。

那么,花生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关系呢?相信很多喜欢吃花生的朋友对此都很好奇,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来聊一聊花生与心血管之间的那些事。

Image

一、花生是心血管祸根,还是营养佳品

花生在血管方面是福是祸,一项基于日本公共卫生中心的研究给出了回答。

该研究一共征集了74793名年龄在45-74岁的志愿者,通过填写生活方式问卷的方式,了解这些志愿者的饮食要素,并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计算花生消费量,意在判断花生与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最终结果显示:在14.8年的中位随访期间,3599人被发现中风,849人被发现缺血性心脏病,其中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抽烟喝酒、其它食物摄入等情况后,发现花生消费量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的多变量风险比(95%CI),也就是说,食用花生越多,这些志愿者发生全中风、缺血性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但不包括缺血性心脏病。

可见,花生对心血管来说是起着积极作用的,所以平时可以适量吃。

Image

二、比果实更营养,吃花生这种物质别丢

有的人在吃花生时会习惯性把红衣,花生仁表皮的一层红色薄膜剥掉,可事实上,花生衣的营养不比果实差。

据了解,花生衣当中含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包括白藜芦醇、儿茶素及原花色素等,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帮助消除体内多余自由基,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防止出血及其引发的贫血。

另外它当中还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原花色素低聚物等成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所以吃花生时,别把花生衣当“垃圾”扔掉,你可能是丢了“宝贝”。

Image

三、花生的营养被忽视,吃多少最好?

花生虽然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但在吃饭上也有所讲究。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中医综合科张英泽主任提醒,吃花生要注意控制量,一次吃20粒,大概50g左右就差不多了,因为花生当中的油脂含量高达40%,吃太多,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带来多种不良影响。

至于花生的吃法,建议以水煮为优先选择,这种烹饪方式,可最大程度保护花生当中的营养元素不被加热而破坏;而最不建议的吃法就是油炸,因为油炸过程中,花生蛋白脱水,人在吃的时候,喉咙里的水分很容易被吸干,导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发炎症,而且油炸花生热量也会比较高,吃多了容易胖,对健康不利。所以尽量避免这种吃法。

总之健康吃花生,除了控制量,在吃法上也要多加注意,水煮最合适。

Image

四、花生再好吃,这4类人少吃

除了吃法外,一些特殊人群也要尽量避免吃花生,以免过多食用,最终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这4类人:

1、胃肠疾病

花生属于高蛋白食物,每100克当中就含24.6克蛋白质,过量摄入这种物质,可加重肠道负担,有胃肠疾病的人大量进食花生,更会加重病症,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情况。

2、肝胆疾病

花生当中的脂肪含量也不低,每100克当中就含48.7克脂肪,进入体内后,需要胆汁来消化吸收,但肝胆疾病患者的肝胆功能多少有点问题,此时大量吃花生,很难及时消化吸收脂肪,容易加重病症,并引发腹泻等不适,所以这类疾病患者也尽量离花生远一点。

3、油性皮肤

这类人群,皮肤毛囊分泌的油脂本身就比较多,此时在大量进食花生这种高脂食物,只会加重皮肤出油,易长痘,所以建议这类人还是克制一下自己,少吃花生。

4、血栓

花生当中含大量的维生素,以及脂肪含量也较高,可增进血凝,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所以这类患者也要尽量少吃。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适量、合理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尤其是心血管健康,所以喜欢吃花生的朋友平时可适量吃点花生,但切记要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只有吃对了,才可以对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