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99%的人都理解错了!别再随便挂嘴边。按照我们的解释:大家理念三观不...

 hse_hzh 2022-01-24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99%的人都理解错了!别再随便挂嘴边。按照我们的解释:大家理念三观不同,就没有必要在一起共事与合作了,这个理解简直是在和孔子唱反调!如果孔子想表达这个意思,应该会说:“道不同,不与谋”,这样似乎更简单明了。

要明白,孔子主张的是,“君子不器(不相)”,“有教无类(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和而不同”。

特别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在这样的思想统领下,孔子怎么会说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狭隘的话?

再说,对句中“道”的理解。孔子的“道”,一定是“圣人之道”,是以实现天下大同为目标的“道”。
而按照我们对这句话的解释,把孔子的“道”,曲解为个人的认知,评判、定义和喜好,这是私道、小道,绝不是大道,因为有这样的“小道”,才会孤傲排外地说“不相为谋”。其实就是排除异己,划出自己的小圈子。
“小道”对应的是孔子说的“小人”,同而不和里的那个“小人”。

第三,对“相”的理解,我们平时读的是不相(xiāng)为谋,正确的读音应该是第四声“相(xiàng)”,它的古体象形字,意思是用眼睛观察树木,引申为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貌;不相,就是不通过表面的现象而作出判断。
不相,一直都是孔子主张的君子谋道的基本原则之一。

综合以上,这句话正确断句应该是:道,不同,不相(xiàng)为谋。“道”是主语,“不同”用来形容“道”,“不相为谋”与前面存在递进关系。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圣人之道,是和而不同的,在谋道的过程中,不能通过事物的表象去作评判。
孔子力求说明,千万不能以“相”作为君子谋道的标准和准则。
这样的解释,不仅符合古代象形字的规律,而且与孔子的思想高度契合。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古代先贤的经典当细细品咂,不能人云亦云。

当然,别说我们了,就连号称大儒的司马迁都没搞明白,他在《史记》里,引用了这句话,还错误地加上一句:亦各从其志也,以至于误导了无数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